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裂缝垂向封闭性与油气富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倾斜裂缝比垂直裂缝发育,其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活动强度大的长期继承性断裂的控制.利用裂缝面压力和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倾斜裂缝和垂直裂缝垂向封闭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不同角度的倾斜裂缝在凹陷中部均是封闭的,仅在凹陷西北和东南边部开启,且随裂缝倾角增大,开启区范围增大.垂直裂缝在凹陷中部大部分地区开启,在苏德尔特潜山带中部以北地区和凹陷中南和东北边部地区封闭,封闭区在凹陷边部呈条带分布,在凹陷中部呈环带分布.通过油气分布与裂缝垂向封闭性评价结果分析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油气聚集与分布主要受垂直裂缝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断裂活动时期的垂向开启程度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断裂活动时期垂向开启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断裂走向之间夹角的大小,建立了一套断裂活动时期垂向开启程度的判别方法,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4条主要源断裂的研究中。结果表明,4条源断裂在同一构造运动时期垂向开启程度略有差异,但不同构造运动时期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其在第3次构造运动时期垂向开启程度低,此时恰好为南屯组烃源岩的大量排烃期,有利于油气在布达特潜山中聚集与保存,这可能是贝尔凹陷在这4条源断裂附近均有工业油流井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进行叠合分析,认为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与分布主要受南屯组烃源岩供烃窗口、烃源岩断裂和破坏断裂、裂缝发育区、油气运移汇聚区、中期变形形成的断阶和断垒型潜山的共同控制。油气成藏具2种模式:油气沿断裂或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潜山顶部风化壳聚集成藏;油气沿断裂或裂缝垂向运移至潜山内部裂缝或破碎带聚集成藏。根据对各种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的分析,预测: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中部、呼和诺仁断鼻构造带中部的贝17井区周围和敖瑙海洼槽中部的贝36井周围;较有利勘探区主要为霍多莫尔背斜带南部和呼和诺仁断鼻构造带北部的贝5井周围。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4.
在倾斜裂缝垂向封闭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泥岩超压形成演化过程中裂缝封闭所需的压力下限,建立了确定倾斜裂缝垂向封闭所需压力下限的方法。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为例,利用新方法,对研究区不同角度的倾斜裂缝在主要成藏期——伊敏组沉积末期的古垂向封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倾斜裂缝在主要成藏期均处于封闭状态,中部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和敖瑙海洼槽布达特群倾斜裂缝处于开启状态。目前已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倾斜裂缝垂向开启区,这些开启的倾斜裂缝可成为油气向布达特群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同时为油气在布达特群聚集提供了储集空间。应用结果表明,新方法确定的倾斜裂缝垂向封闭所需的压力下限用于研究倾斜裂缝垂向封闭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发育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在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发育特征进行描述,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以张性和剪切缝为主,线密度主要为5~15条/m,倾角以50°~60°为主,宽度为0.1~5 m,以小缝为主,中缝次之。56%的裂缝被充填,44%的裂缝半充填和开启。主要发育3期裂缝。通过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与其影响因素叠合研究,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发育和分布主要受活动强度大的长期继承性断裂、岩性和单层厚度的控制。利用活动强度大的长期继承性断裂分布密度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得到凹陷中西部地区是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发育的有利地区,其中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中部及其以北地区、呼和诺仁断鼻构造带南部和贝西洼槽南部交界处是布达特群潜山断裂发育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上侏罗统布达特群潜山源岩、盖层和内部断裂系统等成藏地质因素的动态和静态研究认为,生油盖层、断层和裂缝、生烃凹陷、源岩断裂是该潜山油气成藏的四大主控因素:有效的区域性封盖层大面积呈中等级别的封盖,其主要分布在贝尔凹陷的中部和南部的二级构造带上;大量继承性的源岩断裂和裂缝与烃源岩的生排油时期在时间上匹配良好,并具有多期次的开启和闭合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储集性能,并成为了油气成藏的主要运移路径和储集空间;生烃凹陷的位置则控制着油气藏的空间分布,其空间分布又决定了布达特群古潜山“新生古储、多源一储”的成藏模式。结论指出:盖层封盖条件较好的、油源附近的继承性源岩断裂区域应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演化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全区38条平衡剖面,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形成及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主要有3种类型,即早期潜山、中期潜山和长期潜山。尽管断裂活动规律差异导致潜山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不同,但3种类型潜山有效的储集空间都主要是裂缝。根据不同方向断裂生长指数并结合平衡剖面分析了断裂形成演化历史。该区主要有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早期伸展中期张扭和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4种类型的断裂系统,其中后两种断裂系统控制着潜山有效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烃源岩演化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表明,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主要时期为伊敏组沉积末期,早期北北东和北东东向伸展断裂系统在此时近东西向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张扭复活,为油气向潜山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其中北东东向断裂扭动强度大,可能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同时,断裂活动使潜山早期闭合裂缝开启,并产生了大量的新生裂缝,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主要发育基岩风化壳、断裂破碎带和潜山内部裂缝带3种油气藏类型。因此,受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控制的近源潜山是布达特群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油岩对比,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主要来自布达特群、兴安岭群、南一段和南二段4套源岩。源岩分布及与布达特群潜山接触关系研究得到,布达特群源岩分布于潜山的内部。兴安岭群源岩与布达特群潜山源岩接触面积最大,其次是南二段,南一段接触面积最小。源岩地化特征研究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以南一段和南二段源岩供烃条件最好,其次是兴安岭群源岩,最差为布达特群源岩。通过源岩评价等级与工业油流井分布之间关系研究得到,工业油流井均分布在较好源岩区内或附近,表明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与分布之间明显受源岩供烃能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源断裂对兴安岭群油气成藏的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复杂断块地区,油气的分布和聚集成藏与断裂有着密切的联系。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群断裂比较发育且分布着广泛的源断裂,即断穿源岩的断裂。为了进一步了解油气运移规律及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开展了兴安岭群源断裂的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兴安岭群的油气只能通过断穿南屯组至兴安岭群的源断层进行运移,才能使南屯组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运移至兴安岭群中;在兴安岭群中,源断裂密度越大、距源断裂越近、断距越小的源断裂油气富集程度越高。由此不难看出,源断裂是控制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区群油藏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贝尔凹陷断裂演化特征及其对潜山裂缝的控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研究贝尔凹陷断裂的发育及形成演化特征表明,该断裂对潜山裂缝有控制作用。布达特群沉积后、南屯组沉积末期和伊敏组沉积末期的断裂活动时期是影响潜山裂缝发育的3个主要阶段。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导致早期潜山闭合缝再度开启并形成新的潜山开启缝,裂缝发育方位与断裂展布密切相关,靠近北北东向张扭断裂的潜山裂缝的发育方位基本是北北东向,靠近北东东向张扭断裂的潜山裂缝其发育方位既有北东东向又有北西西向,受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的交汇区则潜山裂缝发育方位复杂。裂缝发育程度明显受控于断裂的密集度,潜山开启缝发育的有利地区主要集中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所形成的走滑断裂带上。图8参14  相似文献   

11.
��姰����ſڹ��졪��������ģ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气分异聚集原理,一般来说,在同一构造内是气在构造高部位,油在构造低部位富集,而桥口构造则与之相反,呈“上油下气,顶油边气”的分布状态。为搞清该区油气分布规律,建立了油气运移模式,得出了如下主要认识:该区下第三沙三段,沙四上段为主要生油层,东邻的葛岩集洼陷为主要生油气区;早期洼陷中生成的油气在泥岩欠压实作用产生的压差作用下,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聚集形成沙三段油气藏,后期由于断裂活动强烈,油气沿断  相似文献   

12.
在对琼东南盆地宝岛北坡最新油气勘探资料分析基础上,通过比对宝岛北坡A区和B区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利用Knipe三角图和断层连通概率法(FOI)综合评判地区断层封闭性,最后结合油气成藏期、断层主要活动期、沉积相等地质特征,分析宝岛北坡断层封闭性对地区油气运聚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宝岛北坡A区天然气具有重烃含量高、非烃含量低、碳同位素组成轻且凝析油中不含C30-4甲基甾烷和双杜松烷的特征,这与B区有明显区别;研究区内断层主要活动期为三亚组(T50-T60)沉积时期,在晚期的油气运聚高峰期时断层主要是静止的;现今断层具有分段封闭性的特征,深部断层封闭性较差成为沟通烃源岩和储层的良好通道;断层的分段封闭性特征造成了宝岛A区和B区油气不同的运聚方式,从而导致了气藏中油气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断层是惠民凹陷南部地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主要油源断层的输导与封闭性决定了该区油气富集程度.利用断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研究了该区主要断裂输导与封闭性能的时间变化规律,活动期断层对油气起输导作用,静止期其输导与封闭性能受到很多地质因素影响.采用定量方法对该区夏口断层、营子街断层、玉皇庙南断层的封闭性进行单因素研究,并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断层静止期,沿断层走向,其输导与封闭性能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沿夏口断层走向,夏23--夏37井区附近封闭性差,夏37井区附近封闭性中等,夏37--夏224井区西侧封闭性较差,夏224--夏223井区附近封闭性中等,夏口断层的最东段封闭性变差;营子街断层自西向东封闭性由差变好;玉皇庙南断层的封闭性整体较好,但是断层东、西段封闭性好,中段封闭性差.该区断层输导与封闭的主控因素有断层活动性及断距、断层走向与倾角、泥岩涂抹系数.  相似文献   

14.
�Ӽ���ض������������˾�ģ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吉盆地是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其东部坳陷下白垩统大拉子组一、二段为天然气的区域性盖层,盖层的排替压力在11~13MPa范围内,属强封闭能力盖层。研究区断层发育,断层在大一、二段内封闭性好,在下白垩统铜佛寺组内封闭性差;边界断层封闭性差,盆地内部断层封闭性从古至今逐渐变好。研究区主要储层为铜佛寺组和大一、二段,均属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对古流体势场的恢复发现,德新凹陷的油气运移以汇聚流形式为主,清茶馆凹陷的油气运移以发散流和平行流形式为主。根据生、储、盖、断层及流体势场等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东部坳陷油气运聚模式有3种,即背斜聚敛型油气运聚模式、断层部分截流型油气运聚模式和汇聚流运移断层泄漏型假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十屋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直区南部,区内断坳叠置,共经历了五次构造运行,其油气成藏规律有别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油气源岩 河子组,营城组及登娄库组,在部分断层不能成为油气垂向油气通道的条件下,油气在烃源层内以横向运移为主,形成原生油气藏,经后期强烈改造,部分原生油气藏现到破坏,形成次生油气藏,综合研究认为,勘探靶区的选择应以近源的含油气圈闭为主。  相似文献   

16.
渤南洼陷古近系—新近系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断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渤南洼陷断层极其发育,除发育油源断层外,还发育次级小断层。断层活动速率分析表明,油源断层在古近纪-新近纪表现为持续性和继承性的活动规律,呈现出2个高蜂期,即沙三段上亚段沉积时期的一次大规模活动及沙一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的另一次较大规模活动。结合典型油气藏解剖以及油气成藏史分析发现,该区油源断层的活动期次与烃源岩主排烃期相对应,从而为油气的垂向输导提供了条件。最后,定量研究了作为有效输导油气的油源断层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断裂对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分析了乌尔逊凹陷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关系。对断裂在鸟尔逊凹陷油气藏形成与分布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深源无机CO2气藏分布在该凹陷深大断裂附近;晚期和长期继承性断裂可作为凹陷南屯组烃源岩油气的运移通道;油气在平面上主要沿苏仁诺尔断裂分布;大一段较好的封闭性促使了乌尔逊凹陷油气藏主要形成在其下伏的南二段;与断层有关的圈闭是该凹陷的主要封闭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对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研究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在断裂输导油气机制及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综合评价参数,建立了一套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南堡凹陷南堡1号构造的f1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南堡1号构造f1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由下至上逐渐增强,有利于油气在浅部聚集成藏,是南堡1号构造油气主要在东一段聚集成藏的重要原因;f1断裂西南部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明显高于其东北部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西南部较东北部输导油气能力更强,更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南堡1号构造东一段已发现的油气在西南部明显多于东北部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断层的形成及演化对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明北大港潜山滨海断层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成藏的控制作用,基于大量地震资料及各时期的底面构造图,精细刻画了滨海断层发育特征,并结合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分析两者之间油气成藏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层东段断层发育程度最强,中段稍弱,西段最弱,东段发育大量花状组合构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