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久美 《包装工程》2014,35(14):98-101,123
目的研究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方法采用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研究全国的纪念品设计方法、原则,并对井盐生产最主要的四川地区,特别是自贡的井盐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广泛收集有关盐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等方面的书籍、论文、设计实例等资料,重点从设计观点、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上,研究井盐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结论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必须充分提取井盐文化元素,使其具有创造性;深入挖掘游客对纪念品的潜在需求,使其具有针对性;着重强调对井盐文化理念的体现,使其成系列化;在满足旅游纪念品设计原则的同时体现四川的地域文化特色。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必须达到纪念品设计理念上的延续、材料的重复利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等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乔今 《包装工程》2015,36(10):113-116
目的研究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并根据地域文化因素进行纪念品设计。方法对旅游纪念品和地域文化相关文献书籍进行阅读和整理,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结论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极具特色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而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所表现的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旅游纪念品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提取与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探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边坤  杨彦侃 《包装工程》2012,33(4):130-132
探析了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提取的方法以及这些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形式。以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地区为例,通过对东河地区历史文化、历史延承、风景名胜、标志性建筑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提取地域特色元素,进而在产品中整合,设计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4.
针对旅游纪念品及包装设计同质化严重、缺少文化内涵的现状,文章从徽州地域特色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究徽州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当中形、色、意的实际应用,并剖析徽州地域文化对旅游纪念品及包装设计的深刻意义,阐释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打造。  相似文献   

5.
旅游文化纪念品意象传达与符码转换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晓赛  赵锋  张倩  付怡 《包装工程》2016,37(22):153-157
目的进行意象传达与符码转换在旅游文化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文化的组成方式、旅游文化纪念品的意象信息传达方式以及目前旅游文化纪念品在设计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意象符码转换方法,提出将文化意涵搭载于纪念品中的"8 TRANS"旅游文化纪念品设计方法。以台湾兰屿乡为例,使用"8 TRANS"方法指导其旅游文化纪念品设计。结论依据基于意象传达与符码转换理论设计的旅游文化纪念品,较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为旅游文化纪念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运动和发展的,文化内涵最终是通过设计作品所塑造形态得以表达。形态塑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纪念品中文化内涵的理解。本文从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理念的意义入手,继而探讨了在设计理念中体现地域文化意蕴的基本思路,最后创新性的构思了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现代旅游纪念品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独特思路。  相似文献   

7.
探索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产品包装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深入分析北部湾地域文化对于包装设计的重要意义。倡导以地域海洋文化为核心的北部湾特产包装设计,能够凸显地域特色,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突出以创意和文化等无形资源实现创造性智力成果的生产,激发沈阳地域旅游文化产品创新潜能。方法提取地域文化符号,结合传统手工与新材料、新工艺,设计旅游纪念品。结论将传统满清文化与现代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创造出独具沈阳特色的新型旅游纪念品,更好地传播沈阳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其文化兼具海洋性和民族性。将文化基因视作民族文化最小的遗传单位,构建文化基因图谱并转化为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之素材,建立旅游纪念品的评价模型。方法在文化基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基因复制法、文化基因植入法、文化基因共生法和文化基因变异法进行当地旅游纪念品的系列化创意设计,从而完成由文化基因图谱绘制到文化基因转译的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综合得分,完成对方案的择优评价,以确定产品开发的优先等级和明确纪念品设计的关键指标。结论采用文化基因设计法可以加强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集成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评价提供了量化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方案择优过程中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庆亮 《包装工程》2019,40(16):260-263
目的 探索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全新解析与融合应用。方法 由旅游这一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出发,探索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点和实际价值,并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由此引申出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方向,接着从视觉语言、文化体验、情感传达、品牌创建等方面探究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策略,最后探寻融合创新的关键点。结论 旅游纪念品设计在保留原有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文化、工艺、情感等方面的元素融入,能够使纪念品真正具有纪念价值,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于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独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使旅游活动的体验和情感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11.
李帅  石鑫 《包装工程》2019,40(18):85-89
目的 探索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塑造南珠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南珠产品品牌知名度,促进南珠产业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南珠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南珠产品包装及其品牌形象与南珠产品优良品质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深入分析北部湾地域文化对于南珠品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南珠产品的品牌塑造应在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其产品包装的智巧性与绿色设计来传达品牌形象,并从色彩、图形、文字、材质及形态等5个方面深入讨论北部湾地域文化在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中的文化延伸。结论 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设计能够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赋予南珠产品品牌以行业识别特征与品牌差异特性,加强南珠产业与北部湾地域文化的双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亮  唐珊 《包装工程》2016,37(10):122-125
目的对基于徐州汉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方法对汉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展开调研,特别调查和分析了汉画像石的石刻内容,依据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运用形态分析法理清设计思路。结果设计了折扇和印章两种基于汉画像石元素的旅游纪念品。结论地方特色文化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源泉,通过形态分析法的运用,能够对基于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兼具艺术性和纪念性,对其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于楠 《包装工程》2018,39(20):323-327
目的 分析巴蜀文化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审美价值。方法 根据巴蜀文化的风格和特点,从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角度对巴蜀文化要素进行提取分析。结论 在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中,必须突出纪念品的特色与个性,将巴蜀文化充分彰显出来。要兼顾本土特色,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加强对地方传统习俗、居住环境、民间装饰和民族图案的研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结合巴蜀本土文化,基于文化元素内涵来实现产品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融合,在现代和传统、东西方之间,找到发展本土包装设计的途径,使具有巴蜀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中大放异彩。唯有在发展中主动传承传统文化,才能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旅游纪念品包装。  相似文献   

14.
刘小路  韦鑫珠  丁虹月 《包装工程》2019,40(14):273-278
目的 探索情感映射方法在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创新策略,为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提供方法与思路。方法 基于对校园文化纪念品的特性与需求分析,运用情感映射方法对校园中的有形之象与无形之意进行原型提取,进而从图形映射、指示映射、象征映射3个层面分别论述了引发校园纪念品情感共鸣的实现路径,通过设计实践提出具体的实施程序与设计方法。结论 在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中引入情感映射方法,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类和设计形式,实现校园文化与师生情感的浓缩和物化,提升其在校园文化精神传承中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为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波  林卫国 《包装工程》2018,39(24):328-333
目的 通过提炼历史文化、结合现代设计语言、代入文化符号,将航空元素融入现代纪念品中,打造航空文化纪念品的本土特色,丰富本土纪念品的创意品种,促进文化消费,带动其他相关文化创意产品行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查找、资料分析、符号提取、归纳融合、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提炼总结航空相关元素,梳理文化纪念品的现状与发展,将航空元素代入其中,使其兼有航空符号的外形特征,同时具备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形成特色的航空文化产品。结论 提升文化纪念品的设计内涵,需要找到相关的文化元素与媒介体,文化元素与媒介体之间的衔接方法利用了直接描绘式、媒介印刷式、产品模化式与融合式方法,选择产品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形成独特文化纪念产品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6.
祝燕琴  李卫峰  王娴 《包装工程》2017,38(24):252-256
目的设计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方法分析彝族服饰、刺绣、漆器、乐器的特色元素,结合旅游纪念品纪念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产品中整合,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结论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需求,从彝族民族文化中的服饰、刺绣、漆器、乐器中提取特色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市场对彝族旅游纪念品需求的同时有助于传播彝族的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蒋鹏  付业君  李树 《包装工程》2021,42(12):272-275
目的 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思路与实践策略.方法 从旅游文化中的旅游纪念品的概念着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并从产品特色、创新和附加价值等方面就旅游纪念品的现实短板进行分析,总结出几方面不足,并借此提出以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策略,分别对当前旅游纪念品的地域化特征的凸显、创新意识的提升等展开探讨,分析旅游纪念品甚至更高层面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结论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创新一直是旅游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而以文化为导向的创新设计能够为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更多的形与质,同时丰富旅游纪念品的内涵,让其成为文化传播、艺术欣赏的综合体,从而在不断的创新开发中展示出极强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