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1年7月,伊敏露天矿东帮发生了整体300余万m^3的特大边帮滑动,发现边帮滑动后,伊敏露天矿及时采取了控制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没有发现加速迹象后又实行了边坡治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对特大边帮滑动原理,机理,治理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并对今后的边帮管理工作,特别是F9断层附近的边帮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伊敏露天矿通过边坡自动化监测系统发现东端帮变形区滑动速度进一步加剧,位移速度由1 cm/d增至6 cm/d。发现边帮滑动后,露天矿立即启动边坡应急预案,制定控制措施,并立即执行。经过近3个月的边坡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东端帮变形区进入缓慢匀速变形阶段。文中对露天矿东端帮变形区的成因、机理、治理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今后的边帮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伊敏露天矿东端帮运输方式存在的问题,说明该问题产生的影响,对伊敏露天矿东端帮运输方式进行优化,解决"布置的胶带机系统长度较长,胶带机系统段数多,胶带机系统转载设备多"和"占用端帮空间,挤占排土空间,占用剥离运输道路平盘布置位置,拦截了东端帮生产运输的道路"等问题,达到高效、安全运煤。  相似文献   

4.
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是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文中在分析胜利露天矿东帮南部滑坡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破坏过程和软弱面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胜利露天矿东帮南部滑坡是由第四系潜水引起的第四系沉积层圆弧滑动和第四系沉积层、下部泥岩的圆弧—顺层滑动,为进行有效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伊敏露天矿东端帮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其变形破坏机理和潜在的滑坡模式。  相似文献   

6.
2013年露天矿半连续系统端帮胶带与转载站将布置在采区西端帮,西端帮将由工作帮转成非工作帮,持续时间10-15年。在详细分析伊敏露天矿西端帮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西端帮地质模型,对西端帮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终确定:设计边坡稳定系数取1.4-1.5,西端帮整体边坡角为19°,可满足西端帮作为非工作帮需要。  相似文献   

7.
伊敏露天矿自2010年以来东侧工作帮开始渗水并逐年加剧,给采掘、运输、排土带来困难,给边坡稳定带来风险。经过8年不间断治理,涌水治理上经历事前预防、过程管控、成果总结3个阶段,摸索并成功应用了多种实践治理方法。通过对涌水治理的方法进行总结,用于指导伊敏露天矿三采区转向后涌水治理,并给予类似地质条件其他矿山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露天矿边帮巷道的变形破坏与边坡稳定性、巷道的空间位置和围岩性质等因素直接相关.针对鞍钢集团大孤山露天铁矿边帮巷道衬砌开裂的现象,利用地质雷达对裂缝开裂处的巷道围岩进行了破坏深度的探测,获得了巷道衬砌裂缝开裂处围岩破坏程度.分析了巷道的空间位置和边坡稳定性对巷道变形破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大孤山露天铁矿巷道衬砌开裂的机理主要是巷道围岩病害所致,而非整体边坡的滑动所致,为巷道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确定露天矿边帮合理形状的新方法,在穆伦陶露天矿边帮设计中使用了通过电子计算机设计程序可检验用新方法确定深凹露天矿边帮形状的可能性,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证明这种新方法可用于深凹露天矿和超深露天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华能伊敏露天矿因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系统工作面胶带机、端帮胶带机和出入沟胶带机的搭接、布置关系,在东端帮形成了咽喉通道,造成运输流量受限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并无法实现真正的双侧内排。华能伊敏露天矿通过引进箱型钢制组装路涵跨越工作面胶带机,解决了东端帮运输通道流量受限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我国露天开采的开拓运输系统布置提供了另一种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