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冷轧钢板变形织构的理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法研究了钢板中的轧制织构。其中以{110}<111>滑移系滑移为基本变形机制,利用Sachs,Taylor,RC和PC等模型对轧制织构进了理论模拟。这些理论模型可以再现体心立方金属冷轧过程中晶粒取向在{112}<110>,{111}<110>,{111}<112>及{001}<110>附近的聚集过程。分析表明{110}<111>滑移系的滑移是体心立方金属十分重要的变形机制,适当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方法,对含微量砷无取向电工钢冷轧后再加热过程中织构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含0.035%和0.072%砷的冷轧电工钢板快速加热,{111}∥ND纤维织构组分等在630~720℃范围内显减弱,表明该材料在此温度范围内已发生再结晶转变。含砷量从0.035%增加到0.072%,促进了无取向电工钢的再结晶转变。  相似文献   

3.
冷轧过程中IF钢板织构的ODF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ODF分析方法,对IF钢热轧钢板在冷轧过程中织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随冷轧压下量的增加,钢板中晶粒的取向密度主要汇集于α,γ取向线附近,织构的变化也主要表现在α、γ取向线的{001}<110>,{112}<111>,{111}<112>取向密度的增加上。其趋势是随形变量的增加,{111}<110>,{111}<112>积构增加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冷轧IF(Ti+Nb)深冲钢板再结晶γ纤维织构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ODF)分析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对冷轧IF钢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再结晶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Gibbs-Thomson关系式对冷轧IF钢再结晶织的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重位点阵晶界在再结晶γ纤维织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艳玲  陆德平 《江西科学》2010,28(6):797-798,806
通过对比纳米晶镍与粗晶镍的初始织构和冷轧织构特征,发现纳米晶镍冷轧后没有出现黄铜织构,对纳米晶镍的冷轧织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强磁场退火对冷轧IF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EM-EBSD分析研究了在再结晶初期强磁场退火对冷轧IF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将样品加热到650℃分别保温0,10,30 min以获得部分再结晶的样品.磁场退火时磁场方向平行于样品的横轧向,所施加的磁场强度为12 T.结果表明,在再结晶初期,与其他{111}取向的再结晶晶粒相比,磁场退火有利于{111}〈112〉取向的再结晶晶粒首先形核和长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Taylor 模型和 Van Houtte 算法模拟了 FCC 金属冷轧织构。模拟中以{111}<110>滑移为微观形变机制,并采用等面积分割形式表示理想无规初始条件。模拟结果与铜和铝的实测冷轧织构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化学浸泡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4种钢制散热材质在不同含氧量和氯离子浓度下的腐蚀速度及耐蚀性,并用X射线衍射对锈蚀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钢材腐蚀速度主要取决于供热水系统中的溶氧量。在脱氧条件下则形成Fe3O4保护膜,此时氯离子将加速材料的腐蚀。腐蚀极化电阻则随残余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冷轧高纯铝板再结晶织构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定量织构分析术,对90%冷轧变形高纯铝板的冷轧态织构和400℃等温退火织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冷轧织构组分{114}〈221〉在向再结晶立方织构组分{001}〈100〉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一中间过渡织构组分-{001}〈110〉反高斯织构组分·主要冷轧织构组分{114}〈221〉与反高斯织构组分{001}〈110〉之间、次要冷轧织构组分{013}〈031〉与立方织构组分{001}〈100〉之间分别存在195°〈110〉和184°〈100〉的位向...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2种实现国产轿车冲压件用冷轧钢板对路供应的方法,并对这2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铝板轧制织构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无初始织构的工业纯铝轧制织构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取向空间、取向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模型以及取向线分析是研究织构得力而又十分简便的手段,具有许多优点。在多晶铝轧制过程中取向空间内的β线是取向最终稳定线。随变形量的提高,晶粒在β线上的聚集程度不断提高。轧制过程中主要的织构分量为C{112}<111>、S{123}<634>、B{110}<112>和G{110}<001>。它们在变形中的稳定性在此也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轧制工艺制备了0.10 mm厚的6.5%Si高硅电工钢超薄带,并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冷轧过程中的形变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分别有利于λ(100//ND,ND为轧面法线方向)和η(100//RD,RD为轧向)再结晶织构优化的形变织构控制方法.研究表明,50%~70%压下率有利于η再结晶织构优化,易于促进S=0.5层强η再结晶织构的形成.小于30%压下率和91%~97%压下率均有利于λ再结晶织构优化,其中30%的压下率更适合于二次冷轧法制备高硅钢超薄带时λ再结晶织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无取向硅钢常化态板材经过异步轧制,轧制速比为1.06,经过一次冷轧到0.5 mm厚,压下率为77.3%,并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再结晶退火,考察了异步冷轧织构和再结晶织构形成及演变.常化态板材的初始织构组分以{110}和{113}织构为主,异步冷轧织构主要是由α织构和γ织构组成,快慢辊侧的织构类型没有变化,但慢辊侧α织构和γ织构的取向密度明显高于快辊侧;再结晶退火后α织构取向密度明显减弱,而γ织构的变化主要是{111}〈110〉织构组分的取向密度减弱,{111}〈112〉织构组分的取向密度加强.  相似文献   

14.
无间隙原子钢冷轧板织构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X射线二维探测器织构的快速检测原理.以无间隙原子钢冷轧板织构的检测为例,用常规织构的检测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分析了各种X射线二维衍射条件对计算取向分布函数的影响.实验表明,用二维探测器可以同时采集多个极图的数据,合理减少样品转动,织构的检测仅需几分钟时间,且织构的检测结果与用传统X射线衍射法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金属轧制变形的模拟过程,提出了新的形变模型(PC模型)。PC模型修正了多晶体内各晶粒变形时的切变边界条件,允许各种切变在变形过程中部分存在,从而使模拟更接近实际晶体变形过程。与多晶铝轧制织构的比较表明,PC模型能更好地表达轧制过程中面心立方金属各晶粒取向,在取向空间内的流动倾向及最终稳定位置。  相似文献   

16.
2.0 mm厚双辊铸轧Fe-2.8%Si-0.8%Al硅钢带坯进行直接冷轧和退火,研究了不同冷轧压下率样品的形变与再结晶织构特征.形变织构主要由α(110//RD),γ(111//ND)和λ(001//ND)纤维织构组分构成,其取向密度峰值分别位于{001}110,{111}110和{001}110~210.随压下率提高(40%~90%),各主要形变织构组分增强,压下率为60%时,剪切带特征最显著.再结晶织构包含Goss({110}001),Cube({001}100),λ,{113}361和{111}112等织构组分.随压下率提高,再结晶机制由剪切带形核主导转变为形变带和晶界形核主导,导致再结晶Goss组分减弱,而{113}361,Cube,λ以及{111}112再结晶织构组分增强.  相似文献   

17.
极图数据与板材织构信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板材织构在线检测为应用背景,以铝板和超深冲钢板为例借助X射线测量了8组不同的极图数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取向分布函数,用以分析极力数据和板材织构信息的关系。研究表明,增加极图数目有利于缩小极图测量范围。同时极图测量范围缩小的方式也应与板材织构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8.
6111铝合金在冷轧过程中织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并研究了6111铝合金在冷轧过程中织构的演变及轧制工艺对冷轧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111铝合金冷轧后,主要轧制织构组分均为Copper织构组分、S织构组分和Brass织构组分;冷轧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较强的旋转立方织构,而且继续轧制时,随着轧板的减薄,旋转立方织构会迅速减弱而Copper,Brass,S等正常轧制织构组分迅速增强.此外,在总轧制形变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道次压下率的提高,轧制织构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