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AN总线接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CAN总线转换为计算机接口的方法以及使用光纤作为CAN总线传输介质的新方法,分析了各种接入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计算机接口对CAN总线进行监测和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方便性和实用性.另外光纤CAN总线的提出使得在一些强干扰、强腐蚀的区域使用CAN总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光纤CAN总线网络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绞线控制器局域网(Wire-CAN)总线网络的缺陷和光纤优良的抗电磁干扰、衰减小的特性出发,详细分析了双绞线CAN总线的接口协议,通过改造CAN总线的物理层,提出光纤媒介的CAN总线信号传输方案,并给出具体接口电路的设计,节点的逻辑控制由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完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CAN总线技术及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温度测量节点的设计,该系统采用单片机技术和CAN总线技术实现,给出了温度测量节点的硬件、软件的设计。经实际应用,使用CAN总线的温度测量节点在信号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传输距离和测量精度有着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FPGA和MCU的CAN—VME总线转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扩展VME总线和CAN总线的应用范围,充分利用两种总线的不同传输特点,采用了模块设计方法,提出一种基于FPGA和MCU的总线转换方案。该方案给出了FPGA与上位VME总线部分的VME总线接口设计,利用MCU控制CPLD扩展的多通道CAN节点完成CAN总线部分的设计,还给出软件实现上的重点、难点和流程。实现了两种不同总线的转换,满足了工业环境对两种总线混合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SPI总线数据远距离传输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I总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短距离串行同步通信协议,针对SPI总线数据不能进行远距离传输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采用RS422/RS485通信协议,利用MAX3045和MAX3093芯片构成RS422/RS485收发电路,将SPI总线数据由单端不平衡传输方式转换为双端平衡传输方式,利用5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使得SPI总线数据可靠传输距离延长至1200m,扩展了SPI总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唐祎禄  陈军 《信息技术》2011,(9):62-64,67
CAN总线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现场总线,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功能完善、成本合理;RS485是一种平衡传输的串行通信方式,在集中控制领域大量使用,但是具有许多局限性;RS485-CAN网关实现由RS485总线网络和CAN总线网络的互联,同时实现RS485总线网络向CAN总线网络过渡。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分析CAN 2.0B总线协议入手,通过计算CAN总线的总线负载率,得出单个CAN总线传输报文帧的上限值。针对单个CAN总线不能满足通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将网络节点划分在两个子网中的优化方法,最后,介绍了将本方法应用于优化某模拟CAN总线节点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本设计在CAN总线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基础上实现了扩展的应用协议,使CAN总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并通过以太网电路接口实现CAN总线数据与以太网数据互相传输,实现了网桥功能。  相似文献   

9.
CAN总线与USB的转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CAN总线技术与USB总线技术的特点,给出了通过将两特点相结合,并选用微控制器AT89C52、USB控制芯片CH372和独立CAN控制芯片SJA1000实现USB-CAN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不但能实现CAN总线与USB总线之间的数据转化,并可在两台主机配合下完成两个节点之间数据的透明传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有线及无线传输方式对温室环境监控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技术进行综述。有线传输方式包括RS-485总线及CAN总线,无线传输方式包括ZigBee、蓝牙、WIFI、GSM/GPRS技术等。此外,对各种传输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了温室环境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认为无线传输方式特别是无线WIFI将会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DMX512和CAN总线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和特点,给出一种基于DMX512/CAN,CAN/DMX512转换网桥实现DMX512,CAN总线混合通信网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CAN总线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的特点,且对基于DMX512协议的舞台灯光设备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为大范围全数字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远距离通信的可靠信道。  相似文献   

12.
由于灌区自然环境恶劣,观测点多且布局分散。为了分析灌区水量调配对温湿度监测的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MSP430单片机相结合的低功耗温湿度采集系统。温湿度信号采集采用SHT1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通过SPI总线技术与控制器进行通信,并引进CAN总线通信技术实现终端数据的传输。相比其他总线技术,CAN总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数据的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可靠性及性价比高等优点。设计中拟采用Microchip公司生产带SPI接口的CAN控制器MCP2515为CAN通信模块。  相似文献   

13.
李彤  屈金标  岳杰  李闯 《通信技术》2012,45(1):84-86,89
针对目前对CAN总线网络测试手段仅仅采用专用总线接口芯片采用监听方式获知总线完好的数据帧,车载总线因畸变、干扰等造成的错误、异常数据帧都被专用总线协议芯片过滤掉,没办法对总线物理层的传输波形进行测试,总线上出现故障节点无法定位故障节点等问题,这里提出了车载CAN总线在环测试技术,设计了在环测试实验方案,并利用测试节点仿真设备验证了该技术在故障定位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信号在CAN总线中有效传输距离有限,为此对采用CAN总线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ARM处理器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案。通过由LPC2148和EM310组成的电梯终端将电梯的运行状况和故障信息经GPRS网络及时发送到远程监控中心,然后经由监控中心上位机软件的操作,实现了电梯的远程监控,解决了信号传输距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良好的CAN总线网络通信人机界面,可以通过通信协议的转换和数据的透明传输,使PC机通过USB接口接入CAN通信网络,成为CAN总线网络的一个通信节点,方便对CAN通信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攻击者入侵风险的影响,增强CAN总线设计的健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UPPAAL SMC的CAN总线健壮性验证方案。该方案首先针对嵌入式软件系统需求对CAN总线数据链路层与应用层进行形式化建模,采用模型检测技术对总线控制、收发、仲裁、应用层等功能进行仿真;其次使用攻击报文对CAN总线系统抗攻击性能进行验证与分析,开发人员可根据验证结果改进软件需求参数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在总线被攻击情况下节点传输的准确率保持在75%以上,应答正确率可提升12.4%,加强了总线抗攻击能力。该方法为嵌入式软件通信总线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指导,规避开发后期的风险,可广泛应用于通信总线安全性能验证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粮库管理系统中经常出现的稳定性不高、通信实时性差、维护困难等问题,对CAN总线网络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利用CAN总线可靠性高、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提出了在CAN网络环境下构建多节点智能粮库监测系统的方案,并且采用主流的ARM控制器来进行数据采集、处理以及传输的软硬件设计,上位机监控能够实时显示各个被测点的温湿度,并记录历史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粮库、智能监听/监看带有音频的数字信号及其他自动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   

18.
林超凡  黄继业  方舟 《电子器件》2012,35(3):361-365
为了优化工业显示屏,提出一种利用CAN总线的优势来优化工业显示屏控制器的方法。该控制器创新点在于以CAN总线作为传输,控制键和数字输入键的命令集经CAN总线传输到STM32单片机,STM32单片机运算、转换数据后经内部FSMC接口发送给FPGA,FPGA控制数据发送到SDRAM,显示屏由FPGA控制取读SDRAM内部的数据并显示,最大通信距离可达10km,通信速率可达1 Mbit/s。经实验验证,能提高传输速率并且能支持多个设备和高分辨率显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TMS320F2812和USBI00的CAN—USB总线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成  刘晓刚  刘春生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2):176-178,181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CAN控制器和USB芯片的USB总线和CAN总线的通信模块的设计,提出了一种使用USB接口实现CAN总线网络与计算机连接的方案。利用USBl00芯片可在不了解任何USB协议的情况下,完成计算机RS232串口升级为USB接口,同时CAN接口采用DSP片上CAN控制器,硬件设计极为简单。在DSP的控制下,PC机与CAN节点可以双向通信,通信波特率可高达1Mb/s,传输数据稳定,可靠。实验证明,运用TMS320F2812片上eCAN模块来构成CAN总线通信系统更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