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以芳 《科普研究》2011,6(2):40-45
近几年,随着博客技术的发展和日臻成熟,科学博客浮出水面,逐渐形成了一股蓬勃发展的在线科学群体力量,在科学公共领域发挥着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科学博客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使科学家进入科学传播的媒介系统,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显示了"自媒体"越来越大的传播潜力。另一方面,它以其开放性、互动性、高效性,成为科学传播的一个便捷、高效的载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获得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继而影响着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对科学技术态度。尽管科学博客想取代大众传播媒介还为时过早,但科学博客与专业媒体的汇流趋势已经在科学传播的变革中逐渐凸现。本文将从科学博客的现状、传播手段、传播主体、传播内容、未来发展趋势等几方面研究科学博客在现代传播体系中的特色,探讨科学博客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中发挥的作用和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健  陈玲  张会亮 《科普研究》2015,10(5):51-55
本文基于国内外科学传播相关案例,从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沟通交流、科学家如何展示研究成果、科学 家参考公众心理特点谈论科学风险等方面,对《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指南》报告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基于此,本文 进一步提出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三点建议: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大众媒体的作用; 科学家应以足够审慎和负责的态度、简明易懂的通识语言与公众交流;科学家应谨慎表述和传达研究成果所带来 的风险和收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探讨科学传播从缺失模型到公众参与模型变迁的基础上,阐述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给科学传播带来的挑战。本文在结合对转基因黄金大米引发的微博争端进行的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微博等社交媒体具有潜力成为公众参与科学的平台,但又不是一个现成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科学传播工作者需要正视这种情况,并尽可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带来的条件,顺应科学传播向公众参与科学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家的媒体素养在科学传播对话模式的背景下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要实现科学与公众的有效对话,除了强调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之外,还必须关注科学家媒介素养的提高。近几年,英国机构推行了一系列项目,旨在提高科学家的媒介素养,促进科学家与媒体、公众的对话交流,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探讨了科学家媒介素养概念的重要意义,其次,对英国此类项目具体方案和特色进行分析,为国内开展提高科学家媒介素养的项目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婷 《科普研究》2012,7(2):22-28
在广义上的科普发展到科学传播的阶段,对公众需要了解什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都更加关注了,从而对公众科学素养的了解也经历着一个从定性研究到定量调查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种方式齐头并进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从科学传播的三个维度——内容、方式、对象来看,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都需要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至于如何结合,则应在科学传播的实践中寻找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田宏 《科普研究》2007,(3):17-22
从科学文化传播涉及的公众、内容、变化、市场、平台、媒体、社会等7个方面出发,对影响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改进科学文化传播工作的思路,提出了公众远离了科学是市场角色缺失的一个必然结果的观点,指出了传播工作中加强平台和政策法规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聂海林 《科普研究》2016,11(1):56-62
随着科技类博物馆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参观科技类博物馆走近科学、理解科学。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国际科学教育理念正在经历又一次变迁。追本溯源,科学传播的源头是在专门从事科学实践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共同体。科技类博物馆可充分发挥科学传播媒介作用,为公众与科学共同体搭建深入沟通的平台与桥梁。欧洲“开放式实验室”和美国“现场实验室”是很好的实践案例。受此启发,可在学习借鉴欧美经验的基础上,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将科研项目引进科技馆,在场馆内建设研究级、传播级科学实践平台,为公众提供深度参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传播与科技创新已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文化传播为科技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科技创新则为科学传播内容提供着不竭源泉。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深刻影响,科研活动已不仅仅是科技团体的行为,而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增加与公众对话的渠道,加强科学传播,推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理解,进而形成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已成为当代科研管理和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2012年6月8—1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承办的第75期双清论坛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以及科学松鼠会等2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部委机关以及媒体和NGO组织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基金工作中的科学传播问题"展开了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出席会议并作开幕式讲话,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会议。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瑞平,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共同担任论坛主席。近20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和大会报告。本期的"理论探索:‘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专栏",全方位地展示此次论坛的名家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媒介的移动化趋势成为当下传播的主流趋势,移动平台已成为了媒体转型的重要方向,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当下各类主流媒体都已经提出了融媒体发展战略,纷纷转向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但如何与受众进行深入地互动和交流,扩大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每个微信公众号平台运营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传播策略进行探索分析,助力融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馨文  诸葛蔚东 《科普研究》2017,12(1):12-21,94
《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是涵盖科学技术与公众互动关系各方面研究 成果的学术期刊,具有深远国际影响。本研究以2005 至2014 年间SSCI 期刊《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刊登的所有文章为研究对象,综合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研究样本进行计量统 计和内容分析,并分析数据,讨论近十年科学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和趋势,包括研究主题、研究方法、 作者和国家分布、引用、被引和共引网络等类目。本文希望通过对最近十年的文献分析,不仅在宏观上看到 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变化,也能从相对微观的研究议题、涉及学科和研究方法等维度总结出特点,为今后公众 理解科学特别是中文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佳  莫扬 《科普研究》2010,5(4):15-21
科研机构向公众开放是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科普能力。近年来,中科院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了“公众科学日”等开放的活动,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政策、组织运行、经费、评价激励等方面入手,对中科院向公众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许清 《科普研究》2009,4(1):52-57
欧盟实施《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的宗旨是促进科学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强化研究人员、企业家、决策者与公众之间的对话,拉近科学与社会的距离。这也是创建欧洲知识经济社会的关键。欧盟的《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具有很强的欧洲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整个欧洲层面上进行这个被民众普遍关注问题的研究,从不同国家得到互补的经验。目前在欧洲,科学与社会的含义己远远超越了人们常说的“科普”,它的研究领域和活动范围是不能仅以科学知识传播和普及来替代的。  相似文献   

13.
在发达国家关于“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大众科学知识的核心通常是指科学家定义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2002年12月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研讨会上,研究人员和实践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公众对研究的理解更多地与一些基本问题相关为公众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让公众了解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性生活与艾滋病毒感染之间的必然联系等等。发展中国家促进公众对研究的理解的各种项目必须面向弱势群体,必须努力消除社会阶层与地域间的不平等。科学技术资源的分配在政策上不应无视差别地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4.
文章是在英国皇家学会和威康信托基金会以及其他研究机构在2000年和2006年进行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科学传播活动和看法的调查数据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英国的这两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英国科学家对科学传播的必要性,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情况,科学家应该对谁传播、传播什么,科学家传播的传播能力与信心,科学传播的主要障碍,政府、研究经费的提供者应该如何支持科学传播,研究机构和学校在科学传播方面的责任和作用,进行科学传播的科学家心理活动和认识以及被访科学家对激励科学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向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创新范式”已经成为科技传播研究的新兴传统,它与面向科学文化和公民科学素质的“普及范式”共同构成当今国内科学传播的两大传统。在一阶和二阶科学传播的基础上,以公民参与科学为核心的三阶科学传播日渐重要,并成为实现“四科两能力”的有效路径。根据科学传播研究的最新趋势,可将其扩展为传统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反思科学、公众参与科学、公共科学服务五个阶段,其共同构成科学传播结构化系统,实现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机统一,并为社会科学文化形成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渐引人关注,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世界第二大排放国,中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有关全球气候的谈判中,其地位至关重要。然而,与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具有的重要性相比,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却有很大不足。在本篇论文中,笔者结合了对媒体报道内容的分析与面向气候变化科学家及科技记者的问卷调查,试图得出那些造成媒体报道气候变化问题不充分的社会的、科学的和传播方面的因素。在中国,缺少制度化的科学传播途径导致了媒体对这一题材上报道能力不足。在传播技术上,缺乏对科学争议、细节和与读者相关性的报道,则让这类新闻的影响力相当有限。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在科学传播方面进行更加系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科学家群体理解科普状况的典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地区科学家群体及未来科学家和专门专业人才——在读研究生群体理解科普状况进行的典型调查表明,这两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对科学的理解是理性的,他们对科普及其作用、自身科普能力和影响科普的社会因素等都有较高程度的关注度和判断能力,而半数以上接受调查的科学家表示自身之所以参与科普是"个人自愿也经单位委派"。调查同时也反映出科学家及在读研究生群体在对科普理解上存在的一些差异和问题,并就此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促进科学家及在读研究生群体参与科普的机制探索,以及诸如建设科学家群体科研工作展示基地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立  陆小成 《科普研究》2009,4(6):28-34
和谐社会构建必然要求有序的和谐的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和谐参与表现为促进科技政策过程的和谐、加强公众与政府和科学家之间的互动;培育理性并具有更高参与能力的社会公众等。加强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和谐参与,需要强化公众全面理解科学的教育;健全公众和谐参与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构建参与型科技政策文化;拓宽公众和谐参与的公共领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