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几何稀释精度的角度,分析了有源雷达定位、红外探测器定位以及有源雷达与红外探测器组网定位这三种方法的定位精度。其中,组网的数据融合采用简化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算法。通过仿真比较了上述三种方法的定位精度随距离与高度的变化情况,得出有源雷达与红外探测器组网兼具有源雷达和红外探测的优势,优点是探测精度高、定位精度受高度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外三维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红外探测器的三维定位算法,推导了定位误差公式,就目标位置、测向误差和探测器位置测量误差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并对三(多)基地布站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红外无源三维定位具有较高的精度,红外多站组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实现空中目标的无源时差定位一般至少需要4站,而测向交叉定位只能对平面目标进行定位,文中提出了改进型的无源测向时差定位方法.该方法在测向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了目标到达舰载侦察雷达的时差信息,两舰之间通过测向交叉和时差计算能实现对目标的定位,通过两两配对则可以获得多组目标位置的测量结果,然后对这些结果进行简化加权最小二乘点估计,从而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定位结果.最后,根据不同的舰艇编队队形情况进行三舰测向时差定位的GDOP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由于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等超低空突防目标位于地面雷达探测的盲区,近年来采用声阵列探测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了基于时延估计的低空目标声阵列无源测向理论与算法,设计了基于广义互相关算法的光纤麦克风平面五元十字阵的低空目标无源测向模型,采用光纤麦克风阵列可以保持各通道良好的幅相一致性。推导了五元十字阵目标定位方程,并分析了时延估计误差、有效声速误差以及阵尺寸测量误差等对目标测向精度的影响。最后,对五元十字阵声阵列测向进行仿真,并给出了仿真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雷达组网布站对数据融合精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雷达组网布站的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为研究雷达组网对目标定位精度的空间分布情况,引入了组网雷达定位精度几何扩散因子(GDOP)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组网雷达定位精度GDOP描述了直线航路上雷达组网布站的定位精度分布;然后利用简单的最小均方误差融合估计算法对直线航路上的目标数据进行融合,并给出了雷达组网布站的评价指标与数据融合精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证明了在定位站几何布局已定的条件下可以用GDOP来表征航线数据融合定位精度的结论;最后给出了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无源雷达测向定位和时差定位原理的分析,推导出定位精度的一般表达式及理论曲线。采用最小均方误差法对两种定位算法的结果进行融合,得出组合定位误差的分布,并讨论影响组合定位精度的因素。最后通过场景仿真,验证了精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无源雷达的探测威力是指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能力。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时差定位无源雷达探测威力范围是一个不规则的区域,为了在作战运用中简单、合理地描述这一不规则的区域,提出了一个时差定位无源雷达探测威力的量化指标即等效作用距离。并且,以几种经典布站类型为例,仿真分析了等效作用距离这一量化指标的合理性。定义了满足定位精度要求的精度概率,仿真分析了等效作用距离随精度概率的变化情况,给出了部分特定精度概率对应的等效作用距离的值。  相似文献   

8.
张笑 《电子科技》2013,26(2):54-56,59
对辐射源的定位是雷达对抗中的重要环节。文中先对无源二维交叉测向定位法进行了定位算法推导,然后分析了惯导位置精度、基线长度以及基站位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对不同参数下的交叉定位进行Matlab仿真,并绘制了定位精度几何分布图。  相似文献   

9.
在推导三站无源定位解的基础上,研究了对空定位和对地定位的精度影响因素,仿真结果表明对空定位精度在目标高度为0时对地定位精度一致。建立了一定空间区域的精度等效推算试验方法模型,并分析了高度引起的误差、站址误差、量测误差分别对时差无源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实现了根据少数测试精度数据推算出一定空间区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定位平台与目标的几何关系、测向测时误差、定位精度要求等因素,对基于圆概率误差、定位模糊区和相对误差等不同指标的双站无源定位精度进行仿真,并分析不同态势下定位平台的布站形式,对双多站无源定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文彬  马霞 《电讯技术》2014,54(11):1488-1492
无源测向定位在信息对抗、导航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针对如何充分使用同时获得的多站测向数据,提出由两站向多站逐渐递推的目标定位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最终定位精度得到了提高,给出的协方差能够真实反映目标的分布概率,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基地无源雷达中对单目标的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角度信息的加权最小二乘定位算法。设计了基于角度的目标定位模型,并根据不同的角度测量噪声设计了加权矩阵,进行了误差分析并推导了算法的Cramer-Rao界。仿真分析表明,本文算法优于同类算法,并且以3个接收站与一个外辐射源为例,给出了最佳位置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重量轻等优点。结合无源定位,提出了应用伪到达时间定位技术的无人机多站无源定位模型,给出了定位原理,并详细推导了定位精度。仿真分析了基线长度、站址校准时间间隔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根据理论仿真的效果,可知提高目标定位精度的方法有增加站间距离和减少站址校准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4.
海上运动辐射源单站纯方位无源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运动辐射源单站纯方位无源定位过程中辐射源运动参数对定位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对目标的航向分析改进定位性能的方法,分析其性能改善程度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靶场脉冲测量雷达链式工作方式易受多站信号干扰丢失目标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靶场脉冲测量雷达组网的工作方式。文中阐述了组网工作方式的原理和优点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靶场雷达组网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基线长度下定位精度几何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站法线方向测量精度较低,长基线精度优于短基线。并且根据目标飞行轨迹,合适的雷达站点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和任务可靠性,同时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合理配置、集中管理,避免多任务冲突。靶场脉冲测量雷达组网的工作方式对提高靶场测控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源测距的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有单站无源定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运动平台对固定目标进行无源定位要求快速性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目标角度和角度变化率信息对观测站与目标间的距离进行解算的快速定位方法,依照定位误差的几何分布(GDOP)对该方法进行了单次和多次定位精度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快速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目标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锋  尹锦荣 《现代雷达》2006,28(10):18-21
基于外辐射源的单站无源定位系统实际相当于收发分置的双基雷达,具有反侦察、抗干扰、反隐身和防反辐射导弹等潜在优势,因此利用外辐射源信号对目标进行无源定位和跟踪是目前国际上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外辐射源的单站无源定位系统的目标定位算法,借助信号到达的时间差和方位信息,对空中目标进行定位,并进行算法的推导、精度的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此定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曹海源  黎伟  陆益敏  初华  米朝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3):20210148-1-20210148-7
光电被动定位系统隐蔽性好,有利于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中对抗作战的效能。建立基于CCD的双站被动定位系统模型,为提高测算精度,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出静止目标坐标的求解方法。基于大气消光系数、目标背景亮度系数、CCD成像设备参数建立CCD侦察模型。以目标探测概率大于10%为标准,确定单个CCD的作用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CCD双站定位范围随双站间距的变化关系。在有效定位范围内抽取批量目标样本,计算双站定位误差,分析误差的均值和标准差随双站间距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天气条件及CCD成像设备,当双站间距超过一定距离后,定位范围将逐步减小;定位误差及误差离散程度随着双站间距的增加先变小后变大。分析结果对于优化CCD设备参数、合理配置观测站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综合脉冲/孔径雷达采用多个天线同时向全空域辐射多个载频信号,而在接收端通过信号处理获得发射方向图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多基地“无源”定位雷达系统。该系统既利用在岩上发射,在舰船上接收而构成岩-舰多基地雷达,又由于在接收站不发射信号而相当于无源定位系统,本文介绍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与常规地波超视距雷达、双/多基地雷达相比的显著特点,给出计算机模拟结果;最后讨论了该雷达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保根  吴茗 《电光与控制》2007,14(3):144-146
精确定位打击系统是实现"发现即摧毁"作战构想的基础.为了对精确定位打击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构造了典型精确定位打击系统;然后介绍了美军PLSS系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各子系统的功能;最后,提出了其存在的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