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一代防空导弹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总体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技术军事革命的到来,新一代空中威胁不断涌现,对防空防天体系及防空导弹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未来防空体系要求在分析新一代防空导弹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导弹应用红外成像末制导需要解决的新技术问题,包括:大作用距离、高分辨率、变帧频变积分时间快速成像、快速信息信号处理、侧窗探测、气动光学效应校正、抗光电干扰、轻小型化等。这些问题已成为红外成像末制导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红外末制导导弹高速飞行过程中,侧窗与大气产生剧烈摩擦,引起气动加热效应。随着导弹速度的提高,气动加热对探测性能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一问题,对超音速导弹导引头平板侧窗的喷流技术的进行了理论建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侧窗外表面的气动热流场变化;探讨了通过对侧窗外表面进行喷流的措施改变温度场分布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侧窗气动热影响,抑制红外成像热背景干扰,提升了导引头在高速飞行过程中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3.
邢占  陈晓依  彭志勇  杨志旺  张贺龙  邢忠福  张宁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4):20220228-1-20220228-17
红外成像探测技术是精确制导的重要手段,随着导弹武器向超音速、高超音速方向发展,红外成像探测装置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高速飞行条件下恶劣的气动力热环境使红外窗口的结构安全面临极大挑战,激波、窗口等高温辐射源的辐射干扰严重影响红外探测能力,流场和窗口的传输效应降低了探测制导精度。气动光学效应是高速红外探测与传统红外探测的本质的区别,也是决定红外探测应用于高速导弹可行性的关键因素。文中主要介绍了高速红外成像探测的气动力热效应、热辐射效应和传输效应及其影响,阐述了气动光学效应在机理研究、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抑制校正技术方面的进展,最后给出了高速红外探测气动光学效应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凝视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国外新一代防空导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高速导弹末制导系统气动热、气动热辐射和高速流场对目标传输效应等工作环境的初步计算,为高速导弹应用红外末制导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结合高速导弹末制导系统要求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分析了红外成像末制导在高速导弹上应用的系统技术问题.最后,提出了应用数学仿真、半实物仿真和外场试验等进行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凝视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性能测试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国外新一代高速导弹的特点,结合红外成像探测系统要求及其工作环境,开展凝视红外成像探测系统在高速导弹上应用的性能测试和评估方法研究,提出了高速导弹气动光学效应环境的分析与测试方法和气动光学效应下的末制导探测系统性能测试评估方法,并通过风洞试验、数学仿真和实验室性能测试试验进行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各项性能的测试,从而全面评估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在高速导弹中的应用性能,为开展凝视红外成像末制导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高速导弹红外成像末制导对气动光学效应技术研究的需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速导弹采用红外成像末制导技术实现直接碰撞目标是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从高速导弹采用红外成像末制导技术所面临的新问题出发,研究了气动光学效应规律,进行气动光效应的校正对高速导弹光学头罩的设计,提高导引头对目标探测的信噪比以及提高末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速导弹光学头罩侧窗口制冷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导弹具有大气层内外作战、高速高加速、高精度光学探测等特点,特别是它在稠密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2时,在红外探测窗口附近形成复杂的高超声速流场,带来严重的气动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光学侧窗口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和所面临的所动热环境,在此基础上对内冷、外冷效果进行了理论计算和风洞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郭惠楠  马迎军  王华  彭建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2):20220218-1-20220218-6
随着空间安全与应用探索的不断深入,近空间飞行器目标探测效能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光学成像探测能够直观反映目标的形态、光谱与运动特性等多维度信息,因此成为空间探测感知的重要手段。在近空间大气密度、气压、对流等条件作用下,导致高速飞行器光学探测设备成像质量与探测性能衰减。采用以成像系统、大气传输系统和目标背景系统为要素的目标探测分析模型,根据气动光学效应理论,建立高速流场气动光学效应评价方程,对深空、近地等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成像探测分析。设计了高速流场环境下目标探测地面验证试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针对空间高速飞行目标,采用900~1 700 nm谱段短波红外探测器配合厚度10 mm以上石英窗口,对尾焰目标辐射具有良好观测效果;通过降低探测设备曝光时间、优化曝光控制策略及选用光学带通滤光片等方式,能够有效抑制背景杂光与气动光学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9.
防空导弹红外成像环境的动态图像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斌 《激光与红外》2003,33(4):285-287
通过分析防空导弹红外成像环境中各景物的红外辐射规律特点及其相互对比关系,提 出和完成了防空红外成像导弹环境的动态红外背景图像的制作及其实时模拟显示方法,并对使用不同的编程技术方法得到的结果及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气动光学效应光电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红外成像寻的精确制导体制的高速飞行器在大气中以高超音速飞行时。头罩周围的高温激波流场将产生气动光学效应,这种效应严重影响了导引头对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跟踪,必须对此采取措施进行校正。文中介绍了气动光学效应的光电校正方法,包括基于波前检测与基于像清晰化校正以及高频微型光电子校正等自适应光学校正、图像帧频与帧积分时间自适应变化校正和光学与图像处理综合校正等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只考虑目标、背景和红外窗口的情况下,计算了两个很简单的拦截过程中,信噪比和像元电荷数的变化。文中还介绍了国外对非冷却凹进形窗口的研究状况,包括凹进形窗口的气动加热率、气动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微光学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微光学技术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电学科前沿技术,是光电技术列阵化、微型化、智能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微光学技术已经在光通讯、光开关、光扫描、光互连中得到应用。文中就微光学的二元光学、衍/折混事光学、微透镜阵列的原理、工艺方法、主要应用、发展趋势以及我们的研究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3.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非均匀性与校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是红外成像技术发展的趋势,文中研究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本身参数的非均匀性和对焦平面红外成像系统中探测器非均匀性的校准机理,并介绍焦平面成像信息处理系统实现的基本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赴向21世纪的非制冷热成像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制冷热成像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近年来发展特别迅速,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用途广,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文中简要介绍了非制冷热成像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概述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发展现状,展望了21世纪非制冷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精确制导武器和技术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精确制导武器是高技术局部战争使用的主要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是精确制导技术,它的重点研究内容是易变战争环境中精确命中目标乃至目标要害部位的寻的末制导技术。国外精确制导技术以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制导、多模或复合制导,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精确制导武器从高作战有效性和完成一个作战任务来看是高效费比武器。  相似文献   

16.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雷达是最近几年成像激光雷达发展的重点,它采用高重复频率、高峰值功率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高灵敏度的雪崩二极管探测器,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价格低,可用扫描成像或非扫描 成像,探测大多采用直接探测体制,在军事和国民经济中都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文中简要介绍了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雷达的研究及其在军事中的应用,包括精确制导、风速测量和直升机防撞等。以几种典型激光雷达为例,概括了激光雷达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多元多色HgCdTe红外探测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要介绍利用不同波段的微型滤光片和不同响应波段的多元HgCdTe红外探测器,叙述了通过精密镶嵌技术组合而成的四波段215~225μm、84~89μm、103~113μm和115~125μm88元多元多色探测器的设计原理和特性,以及多元多色探测器的组合工艺,并给出了各个通道的响应光谱特性和探测器的工作性能。研制成功的88元多色红外探测器每个通道的平均探测率和响应率分别为:D2.15~2.25=1.2×1012cmHz1/2/W和R2.15~2.25=5.0×106V/W,D8.4~8.9=7.0×1010cmHz1/2/W和R8.4~8.9=1.6×104V/W,D10.3~11.3=4.0×1010cmHz1/2/W和R10.3~11.3=4.3×103V/W,D11.5~12.5=3.0×1010cmHz1/2/W和R11.5~12.5=3.3×103V/W,文中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直升飞机近区红外辐射特性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介绍了直升飞机发动机结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直升机红外辐射特性,进而根据武装直升机的空战特点和导弹与目标的引战配合要求,简要介绍了速度-空间-时间坐标系统(SKS)模型。文中还详细分析了地面模拟测试的理论根据和测试轨道的铺设原理,从而探索研究出了一套对直升机的近场红外辐射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使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