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荣锋  梁莹  杨亚东  马雪皓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12):1220002-1220002(7)
根据菲涅耳衍射积分理论,提出了X射线光栅相衬成像系统的仿真模型。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小球作为成像物体模型,选取30 keV的X射线做模拟计算。通过仿真,得到了穿过球体和相位光栅的X射线波前的变化。采用多步位移法从模拟条纹图中恢复出了PMMA小球的相位信息,并分析了莫尔条纹对比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为实际的实验提供可靠的参数选择。经过仿真得到的相移信息与通过实验得到一致,验证了仿真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100多年以来,X射线成像基本原理和射线照相术的解释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普通方法依赖于X射线吸收,它是反差的唯一来源,也是唯一采用射线或几何光学来描述并解释像的形成。该法忽略另一个更有用的潜在反差来源──相位信息。相敏技术,能用波动光学而不是射线光学来理解它,结合相位信息提供扩大和补充标准的吸收反差法。  相似文献   

4.
硬X射线相位相衬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硬X射线相位相衬成像技术因其对弱吸收材料的极高灵敏度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医学及生物成像是相位相衬成像的主要目标.详细论述了各种相位相衬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X射线及粒子成像技术是探索物质内部结构的有力工具,对于物理学、材料学、生命科学等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关联成像不同于传统成像,是利用光场的高阶关联特性来获取物体信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可见光成像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近年来,随着关联成像技术的发展,X射线及粒子关联成像已成为新的前沿热点.介绍了基于热光源、赝热...  相似文献   

6.
成像光学系统的基本性能的要求是分辩率。根据成像原理,分辩率受光波衍射的限制。提高衍射极限分辩率的途径之一是减小波长。X射线光学成像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开始研究的,电子光学成像也是这样。而且这两种成像技术的研究,在历史上几乎是同时并进的。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7年J.J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1923年康普顿证明了掠入射条件下射线在抛光金属表面可以像可见光一样反射、聚焦,1926年H。布希等证明了旋转对称静电场和静磁场可以使电子束偏折、聚焦和成  相似文献   

7.
软X射线多缝干涉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菲涅耳波带板作为色散元件,小孔压缩线宽的方法,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水窗波段完成了一个多缝干涉实验,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套X射线成像系统.该系统以虚拟仪器技术为设计思想,采用调用动态链接库驱动图像采集卡进行图像采集,在Labview软件平台下进行X射线图像信号的处理,并结合相应的硬件设备,得到X射线透视后的图像,实现了X射线对不透明物体的检查.该方案既利用了Labview图形化编程的方便和虚拟仪器强大的开发功能,又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硬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硬X射线(类同轴)相位衬度成像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验研究结果。X射线波长为0.08860nm,样品为未经任何处理的飞蛾,记录介质为X射线胶片。胶片经处理以后,用光学显微镜读出,可以看出样品的许多细节,尤其在折射率突变处。而同样条件下基于吸收衬度机制的硬X射线吸收成像,由于是弱吸收样品.没有观察到任何图像。  相似文献   

10.
医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医用X射线成像装置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成像速度更快、图像更为清晰、所用剂量逐渐减少、操作日趋方便.国外医学界认为.在这类装置领域中正蓬勃发展的全数字化放射学、图像导引和远程放射等三种相互关联的革新技术,将会改变21世纪初影像诊断学的面貌.本文就全数字化放射学作简单介绍.1 医用数字化X射线技术方兴未艾近年,各种医用图像成像装置都已进入数字化家族,唯独传统的X射线摄影装置和荧光透视装置还留在门外,不过,目前这种状况正在改变.X光胶片被数字图象显示终端所完全取代,是当前X射线诊断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如X—CT和MRI,其优点之一是简化了数据的存储和传送,而这正是传统X射线摄影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目前国外约有75%的X射线诊断还是采用卤化银胶片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赵捷 《红外》2007,28(10):6-13
基于闪耀光栅的光学读出彩色红外成像根据闪耀光栅的高效分色原理工作。红外焦平面上的热量驱动红外热感应薄膜偏转,红外热感应薄膜有一个金属反射表面和一个吸热表面,具有闪耀光栅结构的红外热感应薄膜的金属反射面将照射到薄膜上的白色照射光分解成彩色光线,在特定衍射角度上放置CCD图像记录单元,即可记录不同转角对应的不同色彩,形成彩色红外图像.依据实验估算的NETD大约为39mK.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二元光学的闪耀光栅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傅立叶变换和二元光学理论推导了此光栅的衍射效率公式以及实现闪耀的条件,并利用matlab分析了各级衍射效率,证明可对特定级次实现闪耀。  相似文献   

13.
飞秒脉冲测量是飞秒激光技术中一项重要技术。介绍了最近出现的一种简单、高性能的飞秒脉冲测量新方法,即自参考光谱干涉测量法。对其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做了综述,并详细分析和比较了基于三种三阶非线性效应(交叉偏振波、自衍射、瞬态光栅)的自参考光谱干涉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石英球面弯曲晶体的X射线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诊断惯性约束聚变的聚爆靶的尺寸、形状、分布和均匀性等情况,利用X射线布拉格衍射理论,搭建了基于球面弯曲晶体的X射线背光成像系统。其核心元件是α-石英球面弯晶,α-石英晶体性质稳定,结构完整,反射率和分辨率高。弯曲晶体尺寸为65mm×20mm,弯曲半径为143.3mm。利用该背光成像系统进行了单色X射线背光成像实验。成像物体为3×3阵列的正方形不锈钢网格,利用接收装置磷屏成像板,得到清晰的Cr KαX射线背光源二维空间分辨,在9.6mm×28.7mm的视场范围内,其像的空间分辨率大约为83.3μm。实验结果表明α-石英球面弯曲晶体适合于X射线的背光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声光调制器的数字光栅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柴晓冬  韦穗 《中国激光》2003,30(12):1099-1102
从全息成像角度出发 ,介绍了基于声光调制器的数字光栅的计算 ,提出了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计算光栅的基本条纹 ,给出了条纹函数 ,实现了物理上可用的条纹模式 ,实验证明 ,该算法应用在数码光栅的计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一种新型透射光栅谱仪的结构和初步的实验结果。该谱仪由掠入射前置光学系统和大面积透射光栅组成,初步实验表明有可能研制成高效、高分辨的透射光栅谱仪。  相似文献   

17.
利用阵列波导光栅实现单纤三重波分复用器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方法.ITU G.983标准规定了无源光网络的三个波长为1310,1490和1550nm,由于这三个波长的间距相差很大,光谱范围也大,用普通的AWG设计方法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单纤三重波分复用器的新型设计,利用衍射光栅的频谱周期性,使离第二、三波长较远的第一波长工作在不同的衍射级次,并将第一波长映射到与第二、三波长形成几乎等间距信道的第四波长,从而减小了对光栅自由光谱范围的要求,同时使对应这三个工作信道的输入/输出波导几乎等间距,解决了传统设计方法导致的衍射级次小、器件尺寸大、制作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阵列波导光栅实现单纤三重波分复用器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方法.ITU G.983标准规定了无源光网络的三个波长为1310,1490和1550nm,由于这三个波长的间距相差很大,光谱范围也大,用普通的AWG设计方法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单纤三重波分复用器的新型设计,利用衍射光栅的频谱周期性,使离第二、三波长较远的第一波长工作在不同的衍射级次,并将第一波长映射到与第二、三波长形成几乎等间距信道的第四波长,从而减小了对光栅自由光谱范围的要求,同时使对应这三个工作信道的输入/输出波导几乎等间距,解决了传统设计方法导致的衍射级次小、器件尺寸大、制作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息位相差放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相差放大技术是提高位相分辨率和测量精度的一种手段,在干涉计量领域,可用来检测光学元件的微弱畸变和由于物场变化引起的系统位相的变化等.本文介绍了位相差放大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