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曾发现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寄生严重阻碍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精子发生。本研究着重比较2种蜂寄生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和精子束形成的影响,以探明寄生因子对昆虫生殖调控的作用途径。采取过寄生和假寄生方法,对2种蜂各自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生长体积,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生精细胞、精子束的显微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茧蜂和姬蜂寄生均明显降低小菜蛾精子束的数量,严重阻碍了寄主幼虫的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姬蜂寄生造成小菜蛾精巢畸形,而茧蜂则造成小菜蛾精子束畸形,且茧蜂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姬蜂。过寄生造成寄主寄生性去势程度加剧,茧蜂和姬蜂过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005mm3和0.008mm3,仅为各自只寄生1次后精巢体积的33.1%和36.3%。假寄生后,发现只有寄生蜂母代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基本模拟了正常寄生时的状态,说明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和毒液发挥了主要作用。由此推断分属姬蜂属PDV和茧蜂属PDV的2类PDV功能基因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发育的调...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发现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寄生严重阻碍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精子发生。本研究着重比较2种蜂寄生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和精子束形成的影响,以探明寄生因子对昆虫生殖调控的作用途径。采取过寄生和假寄生方法,对2种蜂各自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生长体积,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生精细胞、精子束的显微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茧蜂和姬蜂寄生均明显降低小菜蛾精子束的数量,严重阻碍了寄主幼虫的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姬蜂寄生造成小菜蛾精巢畸形,而茧蜂则造成小菜蛾精子束畸形,且茧蜂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姬蜂。过寄生造成寄主寄生性去势程度加剧,茧蜂和姬蜂过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005mm3和0.008mm3,仅为各自只寄生1次后精巢体积的33.1%和36.3%。假寄生后,发现只有寄生蜂母代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基本模拟了正常寄生时的状态,说明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和毒液发挥了主要作用。由此推断分属姬蜂属PDV和茧蜂属PDV的2类PDV功能基因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发育的调...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发现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寄生严重阻碍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精子发生。本研究着重比较2种蜂寄生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和精子束形成的影响,以探明寄生因子对昆虫生殖调控的作用途径。采取过寄生和假寄生方法,对2种蜂各自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生长体积,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生精细胞、精子束的显微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茧蜂和姬蜂寄生均明显降低小菜蛾精子束的数量,严重阻碍了寄主幼虫的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姬蜂寄生造成小菜蛾精巢畸形,而茧蜂则造成小菜蛾精子束畸形,且茧蜂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姬蜂。过寄生造成寄主寄生性去势程度加剧,茧蜂和姬蜂过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005mm3和0.008mm3,仅为各自只寄生1次后精巢体积的33.1%和36.3%。假寄生后,发现只有寄生蜂母代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基本模拟了正常寄生时的状态,说明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和毒液发挥了主要作用。由此推断分属姬蜂属PDV和茧蜂属PDV的2类PDV功能基因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发育的调...  相似文献   

4.
我们曾发现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寄生严重阻碍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精子发生。本研究着重比较2种蜂寄生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和精子束形成的影响,以探明寄生因子对昆虫生殖调控的作用途径。采取过寄生和假寄生方法,对2种蜂各自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生长体积,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生精细胞、精子束的显微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茧蜂和姬蜂寄生均明显降低小菜蛾精子束的数量,严重阻碍了寄主幼虫的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姬蜂寄生造成小菜蛾精巢畸形,而茧蜂则造成小菜蛾精子束畸形,且茧蜂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姬蜂。过寄生造成寄主寄生性去势程度加剧,茧蜂和姬蜂过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005mm3和0.008mm3,仅为各自只寄生1次后精巢体积的33.1%和36.3%。假寄生后,发现只有寄生蜂母代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基本模拟了正常寄生时的状态,说明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和毒液发挥了主要作用。由此推断分属姬蜂属PDV和茧蜂属PDV的2类PDV功能基因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发育的调...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发现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寄生严重阻碍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精子发生。本研究着重比较2种蜂寄生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和精子束形成的影响,以探明寄生因子对昆虫生殖调控的作用途径。采取过寄生和假寄生方法,对2种蜂各自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生长体积,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生精细胞、精子束的显微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茧蜂和姬蜂寄生均明显降低小菜蛾精子束的数量,严重阻碍了寄主幼虫的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姬蜂寄生造成小菜蛾精巢畸形,而茧蜂则造成小菜蛾精子束畸形,且茧蜂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姬蜂。过寄生造成寄主寄生性去势程度加剧,茧蜂和姬蜂过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005mm3和0.008mm3,仅为各自只寄生1次后精巢体积的33.1%和36.3%。假寄生后,发现只有寄生蜂母代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基本模拟了正常寄生时的状态,说明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和毒液发挥了主要作用。由此推断分属姬蜂属PDV和茧蜂属PDV的2类PDV功能基因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发育的调...  相似文献   

6.
两种小菜蛾寄生蜂毒液器官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薄切片和电镜技术,观察比较了两种小菜蛾的内寄生蜂——小菜蛾盘绒茧蜂和半闭弯尾姬蜂毒液器官的形态结构。两种蜂的毒液器官均由一个毒囊和两条毒腺组成,但毒腺与毒囊的连接位点不同,毒腺分别接于毒囊的基部和顶端。它们的毒腺均由分泌细胞、退化的外胚层细胞和环腔的内膜三层结构构成,分泌细胞内含司分泌毒液的囊状细胞器及大量的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半闭弯尾姬蜂的分泌细胞内有分支的细胞核。小菜蛾盘绒茧蜂的毒囊由肌肉鞘和扁平细胞层构成,内膜呈波浪状内突并沿囊腔有几丁质增厚;半闭弯尾姬蜂的毒囊由肌肉鞘、分泌细胞和扁平细胞三层构成,分泌细胞基部内陷成一系列大的突起,这些结构与雌蜂的分泌和排出毒液的行为密切相关。在衰老的小菜蛾盘绒茧蜂的腺细胞中还存在大量的髓样体。本文就两种寄生蜂毒液器官的生物学、细胞生理学及相关的分类进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寄生蜂触角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生蜂一般体形都很小,产卵寄生于其他昆虫的卵、蛹或幼虫体内,其触角感觉器在寻找生境和寄生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已有不少对各种寄生蜂触角感觉器超微结构的研究报道。我们近年来分别对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 L、野蚕黑卵蜂 Telenomus theophilae Wu et Chen、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菜蚜茧蜂 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 等数十种不同科、属的寄生蜂触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触角感觉器的种类、分布、雌雄间差异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两种苔蛾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美苔蛾Miltochrista miniata和之美苔蛾M.ziczac的触角,发现5种触角感器:毛形感器(3个亚型)、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2个亚型)、栓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2个亚型).触角感器数量最多的是毛形感器,其次为B?hm氏鬃毛,栓锥形感器的数量最少,其余两种感器数量居中;之美苔蛾的触角感器的总数多于美苔蛾;两种苔蛾雄性个体触角感器的总数均多于雌性个体触角感器的总数.本文对两种苔蛾触角各感器的形态、分布进行描述,对种间、种内差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小黑突眼隐翅虫Stenus melanarius、瘦突眼隐翅虫S.tenuipes、黑胫足突眼隐翅虫S.macies、虎突眼隐翅虫S.cicindeloides和阑氏突眼隐翅虫S.lewisius等5种稻田突眼隐翅虫雌、雄成虫的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突眼隐翅虫的触角感器类型基本相同,均有5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又分为3个亚型:即B?hm氏鬃毛、毛形感器(毛形感器1、毛形感器2、毛形感器3)、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锥形感器1、锥形感器2、锥形感器3)和栓锥形感器,同种感器形态相似;各种感器在触角上的分布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律;感器的分布、数量在种间及雌、雄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因此,触角感器可能不宜作为突眼隐翅虫种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种快速软判决译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军  王新梅  曹志刚 《电子学报》2000,28(10):74-77
本文给出一种分组码快速软判决译码—可变门限Chase算法(VTC).采用人工智能搜索技术—A*算法,快速生成试探序列集合,并利用已经试探译码的信息,对试探序列集合进行分类,生成试探序列的等价类及其代表,并用最优门限对候选码字进行最佳测试,可实现快速软判决译码.模拟计算表明,与已有的软判决译码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译码速度更快而译码性能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