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表征光电成像系统性能的两种不同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表征光电成像系统性能的两种方法———最小可分辨温差法/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TD/MRC)法与三角形方向辨别(TOD)法在测试样条、测量方法、适用范围、性能预测精度等方面的差别,分析了这些差别的产生机理,展望了TOD法在未来光电成像系统性能评估和测试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理论为基础,研究MRC在机载CCD电视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影响MRC基本因素及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应用给出通过MRC进行作用距离预测的技术途径,介绍关键数据的确定方法和应用结果,避免用MTF、分辨率评价CCD成像系统的局限性,实现了在地面对产品作用距离的预测,建立了一种机载CCD电视系统科学实...  相似文献   

3.
可见光成像系统成像性能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分析可见光成像系统成像性能评价体系,引 入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评价指标,并与调制传递 函数(MTF)共同评价可见光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在MRC和MTF的测量原理基础上,设计 研制出既可测量MRC 又可测量MTF的装置。提出了采用两个重叠积分球分别对靶标的正反两面照明,通过改变这 两个积分球的亮度就可 以实现可变对比度的新方法。设计了可旋转的圆形靶标轮,将测量MRC和MTF所需的靶标置于 其上,以利于实现 不同参量的测量。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测量的亮度误差均在± 0.3cd·m-2范围内,目标亮度 和背景亮度稳定、重复性好,满足了设计要求;成像性能高的系统其MRC越 小,而MTF曲线与空间频率轴所 围的面积越大。MRC和MTF的测量可更加全面、定量和有效地评价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光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红外成像系统在目标探测、夜间导航以及精确制导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模拟红外场景对红外成像系统进行成像测试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数字微镜器件(DMD)的封装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设计方案,提出了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对系统成像过程中芯片反射系数、能量传递效率、输出图像对比度等光学性能等进行了重点分析。在光学器件选定的情况下,根据各部分相对位置,可计算出仿真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最后分析了影响输出图像对比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烟幕弹遮蔽性能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放烟幕是对抗光电制导武器的重要手段,烟幕遮蔽性能是烟幕弹一个最主要测试指标。本文对烟幕弹参数指标室外测量方法作了介绍,对烟幕遮蔽性能测量方法作了详细研究。测量结果显示,方法实用,测量数据精确可靠,可为烟幕弹研制和使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邵式平  杨彦 《红外技术》1989,11(4):37-42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是HgCdTe(MCT)晶体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三种基本测量方法:直流光电导衰退法,光电导与光磁电比值法,红外吸收的光调制法。叙述了测量原理和基本测试设备,比较了三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雾的前向散射对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辐射传输和Mie散射理论,给出了分析雾的前向散射对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影响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雾的含水量和能见度的经验公式估计雾滴谱。其次,已知雾滴谱计算Mie散射相函数;进而获得视消光系数。最后,给出了考虑前向散射光的影响时,前向散射光、后向散射光和信号光在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光电阴极面上的照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光电阴极面上目标与背景图像的对比度。结果是目标上的照度、后向散射光和信号光在光电阴极面上的照度增加,目标与背景图像的对比度降低;前向散射光在光电阴极面上的照度远小于后向散射光。  相似文献   

8.
王棪  金宁  刘国平  史昇  杨光旭 《红外技术》2022,44(8):846-852
评估短波红外相机的综合性能对相机迭代和实际使用效果极为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inimum resolvable contrast,MRC)测试的短波性能评估方法,由积分球辐射多个固定对比度的靶标,并对辐射源强度、目标混叠、观察模式等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将噪声、目标背景对比度、观察者易变性等影响因子涵盖在评估模型中,综合评估短波相机性能。采用本方法对某型号短波相机进行了MRC测试和外场测试,取得了较为相符的测试结果,其测试不确定度仅为2.11%,可很好地对短波相机进行性能评估和预估。  相似文献   

9.
针对防空导弹红外成像仿真需求与特点,探讨了红外成像仿真总体设计、目标及场景图像建模与生成、实时仿真图像网络通讯、目标及场景图像模拟系统的工程化及系统校准与测试等问题.介绍了防空导弹红外成像仿真系统需要具备的主要功能、系统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要求;讨论了红外成像仿真目标及场景建模问题和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对成像仿真目标场景模拟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红外动态场景实时图像数据传输进行了分析探讨;讨论了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案;针对实际的工程应用,分析并讨论了红外成像目标模拟系统的工程化问题和校准与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光电成像跟踪系统的实验室检测和性能评估为研究方向,即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各种可见光和红外场景,评估在特定环境下光电成像跟踪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文中探讨了实验室仿真设备和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重点分析了虚拟仿真图像生成模块和图像算法仿真模块,文章最后给出了评估光电成像跟踪系统性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李金亮  高文静  王垒 《红外》2011,32(4):11-14
针对红外成像导引头等成像设备的特点,以场景生成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一种测试与维护系统.详细介绍了场景生成与测试原理,并对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电阻抗成像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目前在电阻抗成像方面的技术进展情况,分析了在电极数量相同条件下三种激励测量方式的优劣,从成像目标、成像算法、成像质量、使用范围、检测系统要求等方面对动态和静态两种成像方式做了简单对比,对未来电阻抗成像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距离测量方法仅能测量距离,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联成像和图像质量评价的距离测量方法,其可达到测量距离和成像的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检测光路光强,由计算机模拟不同传播距离参考光路光强,将两路光强做相关运算获得一系列目标物体图像,用峰值信噪比评价图像质量,峰值信噪比最大的图像对应的参考距离即为测量值。文中利用Matlab设计了相应的实验,验证了文中方法达到了获得目标物体图像和准确测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IP网络测量的概念并归纳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详细论述了网络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指标选取依据和权重确定方法,主要包括网络性能、网络流量和业务质量三类指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场景模型的热红外遥感成像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升空后运行的卫星的整体性能处于最佳状态,通常在卫星发射前,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从地表到影像获取的整个遥感物理过程进行模拟.针对现有模拟方法不能全部采用辐射传输、成像等物理模型,实现大场景、复杂地表覆盖情况下的热红外遥感成像模拟,在基于场景模型的热红外遥感成像模拟基础上,将模拟系统分为地表场景模拟、大气作用模拟及传感器成像场景,重点对模拟各场景所涉及的物理模型和算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初步构建了大场景、复杂地表覆盖下模拟的技术框架,是对热红外遥感成像模拟的一种全新而有益的尝试,对相关研究工作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LED视频图像显示屏图像显示质量的简易测定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LED视频显示大屏幕的测定和评估方法。实验表明,对LED视频图像显示质量应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才能对屏幕的主要技术参数做有效的测定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屏幕亮度及全屏显示质量测定及评估理论。经过实验检测,此理论基本解决了LED视频显示屏图像显示质量的测定及评估。  相似文献   

17.
姜宏志  李宇曦  赵慧洁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3):0303017-0303017-9
在条纹投影等传统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中,在全局光照的干扰下,无法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三维测量结果。典型的全局光照效应包括互反射和次表面散射。互反射发生在凹陷的光亮反射表面,而次表面散射发生在半透明材料表面。单像素成像(Single-pixel imaging, SI)技术可以通过没有空间分辨率的探测器捕获场景,然而,大多数现代数码相机采用传统像素化的图像传感器。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将单像素成像技术扩展到像素化的图像传感器中,将图像传感器上的每个像素都被视为是一个独立的单像素成像单元,可以同时获取图像。实验表明,这种单像素成像方法可以完全分解直接光照和全局光照,实现在全局光照干扰下的高质量、高精度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18.
翻新电子元器件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对航天装备的质量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确保装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结合翻新元器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鉴别翻新元器件的无损检测方法。首先,阐述了翻新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即通过光学干涉法定量测量器件上下表面的粗糙度,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器件表面是否经过翻新处理。然后,采用该方法对正常元器件和翻新元器件的表面粗糙度差异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对翻新元器件进行高效准确鉴别。这为全面提升航天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