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纪录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制作团队,可以说中国纪录片制作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产业化。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纪录片制作产业化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研究,旨在提高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水平,从而为观众献上高品质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找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缺陷,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和了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找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缺陷,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和了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有了明显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宣传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走出国门的纪录片所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局限进行分析,以期客观认识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现实需求和重大意义,在看到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中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题材纪录片将客观镜头与真实描述相结合,全面呈现出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是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形象的有力载体。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题材的纪录片逐渐进入国际舞台,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搭建桥梁。但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仍存在着瓶颈,阻碍我国国际形象的建构。通过分析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价值与瓶颈,根据所遇瓶颈总结相关的创新策略,为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文化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时代活力、社会影响最大的文化样式之一。它是画面语言的艺术.即使是一部没有任何解说甚至对白,仅仅通过字幕介绍背景的纪录片依然可以彰显文化,唤起情绪、情感上的共鸣。中国的纪录片缺乏政府背景和资金支持,主流及独立制作人却在国外的纪录片电影电视节上频频入围、获奖。纪录片已经成为中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让世界真实、全面地了解中国。冷凇是近年来参加国际电视节最为频繁的中国电视人之一,他的作品也频频亮相于国际电视电影节。在交谈中,笔者深深感受到冷凇的迫切,那就是让中国纪录片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大胆创新与突破,面对社会现实,迅速做出反映,生动地捕捉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富有意味的瞬间,用镜头留下了这个时代的丰富表情和人文思考。然而,伴随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样值得反思。本文将从媒介环境、作品创作、产业发展三个维度对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进行全景式梳理,探索发展中的创新与突破,针对其中的问题开出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是对真实的生活景象进行拍摄,纪录片的材料内容亲切可信。这种拍摄模式可以将被拍摄者的生活情景的文化真实和情景真实感带给观众。热门纪录片中《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依托美食制作者的生活中的制作流程将食俗的丰富内容展示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中讲的食俗就是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讲述纪录片中所传达出的民族特色,并对民族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名言深入浅出的表达了纪录片创作的意义所在。但是在中国影视圈里,拍纪录片被认为是“最不赚钱”的活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国内院线票房年年飙升,连创佳绩,但是似乎和纪录片没什么关系,纪录片想走院线发行,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0.
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来,美食题材纪录片已成为国内一种重要的纪录片类型。该类纪录片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象征意义,不仅是凝聚民族情感的样本,在对外传播实践上也具有重要价值,成为西方观照中国的切入点之一。本研究采取文本分析法,对《风味人间》系列纪录片所表征的空间进行考察。在实体空间层面,《风味人间》通过刻画中国城乡空间的融合与对立,表达出对传统文化消逝的忧思;在想象空间层面,该纪录片通过方言和人物这两大感官要素,为观众塑造了基于地方符号的情感空间;在意义空间层面,基于该纪录片的网生特性,观者与创作者通力打造出弹幕主客互动空间,实现意义的延伸和流动。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中国》于2020年在湖南卫视首播,节目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纪录片《中国》的制作方式有别于其他纪录片,该作品基于历史史实,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再现“真实”,从视听元素和人物要素等方面进行虚构,这是纪录片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同时也帮助纪录片创作者打开了不一样的创作视野,提供了纪录片创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纪录片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本文分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音效在纪录片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以及合适的音乐音效如何在纪录片中对于画面进行表达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几年前还因过于小众、乏人喝彩的中国纪录片,近年来突然爆红。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总投入为34.7亿元,增长15%,总产值超过52亿元,增长12%。纪录片市场的红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兴盛,提升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和爱国热情,使国产纪录片受到观众的追捧。  相似文献   

14.
大型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百年小平》和电视文献纪录片《杨尚昆》这两部重量级的人物纪录片先后获得了当年的中国电视金鹰奖和中国电视纪录片协会的年度十大最佳纪录片大奖。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部人物纪录片片头的设计理念、创意点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5.
以纪录片《西藏一年》为例,本文分析研究了对华友好人士是如何通过纪录片来影响普通大众对于中国形象、中国法制化形象的理解的;分析研究西方纪录片中有哪些法制传播的理念,进而可以反驳一些不当的误解;分析研究含有中国法制化形象的国外纪录和传播,对于我国做好法制化的对外宣传、展示中国的现代化形象、学习世界的法制理念的大众传播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负责我国交响乐乐团在中国演出的纪录片拍摄——这对我的工作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不过也算是我的一个梦想,如今终于圆满实现了。虽然拍纪录片没有一个固定的办法,但我想跟大家说说我最近做过的一些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12月8日-1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隆重召开.广州纪录片节作为成长于广州的国际文化盛会,不仅是传播纪录片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格的一张名片,更是国际化的纪录片文化交流的窗口和产业合作的平台.整个节展分为征片评优、市场活动、专业论坛、大学生优秀纪录短片征集活动、国际合作、公众展播等方面.其中以国家权威发布论坛是内容设置的重头戏,由广电总局发布国家产业政策和国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传承·中国》世界遗产3D纪录片是华录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斥巨资打造的大型文化系列纪录片之一,旨在用3D技术追溯、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该纪录片耗资巨大、取景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系列集数多、文化内涵深,是纪录片领域少有的鸿篇巨制,在国内外3D纪录片领域更是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9.
电视纪录片被赋予"最适合电视阅读的内容节目"和"开启电视阅读时代"等美誉。现代社会更是把电视纪录片推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电视纪录片是国家的名片,国家的形象代言,同时,它也起着文化的引领和价值观传递的作用。对于新世纪的中国来说,电视纪录片承载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传达中国文化价值的任务。正如顾兹曼所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而电视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真实性,本文将从音响方面分析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我认识瑞士尼翁真实电影节主席吉恩·佩雷特先生是在法国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当时我是东亚地区唯一的评委,吉恩·佩雷特先生虽然参加过法国国际电影电视节,但是担任评委还是第一次,而且我们又都被分到一个评审组里面。吉恩·佩雷特先生对中国并不陌生,记得5年前他曾经作为四川电视节的评委参加了四川电视节的评奖,当时在有记者问到他对中国纪录片印象的时候,他说很感叹于中国会有那么多纪录片的爱好者。同时他也认为中国纪录片的长处就在于编导们用了很多时间来与片中人相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