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IP协议穿透NAT网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SIP协议的IP电话穿透NAT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适合于SIP电话终端的穿透方案,通过在SIP电话终端中的具体部署和实现以及测试,验证了电话终端程序穿透NAT方案的可行性,解决了部分NAT穿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SIP协议是由IETF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它用于建立、修改和终结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第三代无线系统(3G)的R5结构中,IP多媒体子系统域(IMS)选择SIP作为终端和IMS以及IMS内部各元素之间的信令协议。本文针对SIP协议在IMS中的应用展开介绍,重点介绍了IMS中由SIP协议实现的业务注册和会话建立流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的VoIP系统(包括IP电话终端、SIP服务器和PSTN接入端口),并对SIP与PSTN的互联进行了系统级构建。利用Altera的SOPC软核CPU技术和Nios II处理器构建了一个IP电话终端。该设计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能够在实现语音通信的基础上较容易地扩展视频接口、短信平台等多媒体功能,给产品用户和运营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多媒体网络通信终端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Android的可视IP电话多媒体终端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嵌入式可视IP电话多媒体终端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设计的IP可视电话终端墓于以多媒体处理器i.mx27为主控芯片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和Android手机软件平台,支持SIP等协议,实现实时的音视频双向同步通信.  相似文献   

5.
SIP是由IETF提出的一套多媒体IP的体系结构,是IP电话的一个重要协议。本首先介绍了SIP的系统组成,网络结构和特点;然后介绍了SIP在3G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朱伟松  曾鹏 《电信快报》2004,(10):40-43
会话发起协议(SIP)和H.323是VoIP体系结构的两大主流信令协议,它们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两者的互通尚未解决。两者互通对VoIP系统更方便地提供多媒体业务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首先简单描述基于H.323和SIP的IP电话系统体系结构,提出了H.323和SIP互通的信令网关概念,然后着重讨论两种IP电话网络互通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地址解析、消息映射和终端能力协商等,最后分别以SIP和H.323侧发起呼叫为例,模拟SIP和H.323互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了IP电话的相关议、相关标准和关键技术,对SIP电话协议进行了研究分析,设计提出一套结构合理的VoIP系统,并对系统组成、系统流程等作了详细的规划,安装配置OpenSER服务器,并能够使用MySql数据库系统来存储用户信息,基于分层设计的思想设计了客户端软件,最后利用该软件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对基于SIP的IP电话系统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给出了其网络结构和协议栈的结构,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解释。在对SIP协议的分层结构、用户标识和消息结构等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后,分析了SIP IP电话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对注册,注销过程、呼叫过程、重定向过程和能力查询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以ARM9f(3C2410)微处理器为核心、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终端。提出了一种独立式IP电话设计方案,通过在ARM9微处理器上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完成多任务管理,通过设计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使用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直接连接Internet,实现和其他IP电话的通话。  相似文献   

10.
黄元峰  黄学达   《电子器件》2006,29(4):1296-1298,1302
以往的IP电话设备主要采用H.323协议实现,但是H.323协议实现过程的复杂,给实际使用造成很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S6220的VoIP终端的实现方法,VoIP协议采用实现简单的SIP协议,同时也能够确保电话业务的服务质量,电话业务接口的技术性能指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重点阐述了基于CS6220的VoIP终端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电话接口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在因特网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1.
随着VoIP技术的出现和便携式终端的不断发展,在IP网络中实现对移动性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这一问题,IETF和ITu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IETF的Mobile IP机制。文章在分析了Mobile IP的基本原理以及SIP移动性的基础上,对SIP实现终端移动性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一种基于SIP的终端移动性解决方案。文章最后还简单比较了该方案与Mobile IP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彩振业务(MRS)是一种采用多媒体作为振铃音的增值业务。多媒体彩振是一个基于主叫,展示在被叫终端的业务。本文结合IP多媒体子系统(IMS)和多媒体彩振的业务属性,提出了多媒体彩振的实现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和基于会话的SIP信令,并对SIP信令中的关键部分给出示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SIP软电话以及windows Mobile 5.0开发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 5.0的SIP软电话的具体实现方案,包括开发环境搭建、软电话结构、软电话信令、语音采集、编解码等.最后对该软电话终端的服务质量(QoS)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公网地址短缺是网络通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结合SIP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采用特定域IP(RSIP)协议技术实现私网穿越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RSIP工作机制及对应用层SIP消息中路由地址和IP层报头地址翻译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关于VoIP的几项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IP电话正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指出了话音分组化趋势,VoIP的基本体系结构,重点论述了VoIP的控制信令技术。最后分析了IP电话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IP电话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海东 《电信科学》1999,15(4):22-26
本文对IP电话的现状及标准进行了回顾;提出了IP电话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尤其针对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最后对IP电话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话音无阻塞、视频图像清晰流畅和低延迟的高品质可视通话,提出了一种使用PSTN单独传送话音,使用IP网络单独传送通话者视频并在终端同步还原的可视电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系统由终端和支撑服务器群构成。设计用PSTN的话音拨号信号或来电振铃信号作为视频呼叫的触发信号,终端通过捕获电话号码封装为SIP的Invite消息并发起视频呼叫,与对端建立P2P连接并使用UDP报文传送RTP视频流来实现视频通话。系统测试表明通话话音始终无阻塞;在带宽为256kbit/s、IP网络无拥塞的条件下,实现了视频CIF分辨率,帧频30fps,视频延迟小于60ms;用户使用习惯如电话号码和拨号方式无需任何改变。其综合性能优于现有的PSTN可视电话和IP可视电话。  相似文献   

18.
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增值业务实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瑜  乐正友 《电讯技术》2003,43(2):114-119
讨论了SIP协议以及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增值业务实现技术 ,并对SIPCGI、CPL、SIPServlets、JAINAPIs等几种SIP编程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归纳总结了开发IP电话增值业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ird-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have been designed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IP data services. Both IPv4 and IPv6 are supported in order to provide future-proof solutions. Mobility is supported through both cellular-specific and IP mechanisms. Mobile IP is becoming a key technology for managing mobility wireless networks. At the same time,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is the key to realizing and provisioning services in IP-based cellular networks. The need for mobility of future real-time service independent of terminal mobility requires SIP to seamlessly interwork with mobile IP operations.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the issues related to interworking between SIP and mobile IP, with a focus on IPv6 and the applicability to 3G networks being standardized in 3GPP and 3GPP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