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科普法》。《科普法》的颁布,是我国科普工作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一件喜事,它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科普法》首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科学技术普及进行全面规范,明确了科普的性质、目的、主体、内容、责任、义务等重要内容,明确了我国科普发展的方向,极大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实施,《科普法》首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科学技术普及进行明文规定,明确了科普的地位、政府及各社会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等重要内容。这是我国科普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直接影响科普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对科技事业特别是科普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从此,“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一样重要”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十年来,《科普法》在中国科普事业的前行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值此《科普法》颁布十周年之际,继上期我们刊登全面回顾《科普法》的文章后,本刊编辑部再次特约五位专家畅谈对科普法的思考,期许他们的思考成果能给有关科普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科普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了。就其基本精神看,实施该法的核心要求是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展开全社会的普法。《科普法》开宗明义规定:本法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第二条);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开展科普工作,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第三条);国家保护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科普组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29日,《科普法》颁布并实施。《科普法》的颁布是我国科普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它将普及科学技术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上升为全体人民的意志,体现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科普法》实施十年来,在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现实意义十分突出。作为法律,我们毋庸置疑地认为《科普法》是一种规则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法理,表达着深切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5.
《科普法》虽然规定了科普的内容包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但实际上我国科学技术普及的内容主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工具性,更关注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作用,弱化了国民科学精神、科学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我国科普设施的展教资源"往往局限于对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的表现,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  相似文献   

6.
付萌萌  何丹 《科普研究》2011,(Z1):50-55
伴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中国的科普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科学传播的方式和形式多种多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科普影视作为科学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普影视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外优秀科普影视作品的成功经验,尤其以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Discovery中的科学元素为案例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中国科普影视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代法制建设过程中,电视法制新闻栏目以其可读性与现实性的特点,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以及特殊的艺术效果,有效地吸引了观众群体的广泛关注.法制节目在普及法律知识、优化新闻效果、传播社会价值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制频道的《天网》节目为例,以该节目为缩影,对当前我国一线法制节目在体系建构、叙事风格、传播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评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认识我国健康科普研究的现状,本文从多角度分析我国1996—2015 年的健康科普研究的文献, 发现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健康科普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起 步晚、实践少、发展慢”的问题;健康科普研究中社区宣传关注较多,运用新媒体的健康科普研究发展迅速, 而期刊等传统媒体日益衰败;研究的领域存在“重点疾病多,非重点疾病少;慢性病多,非慢性病少; 老年儿童多,青中年少”的“三多三少”局面。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互联网的研究发展,推进新媒体健 康科普研究发展;针对健康领域社会热点展开研究,指导科普实践;关注重点疾病,加强精准健康科普 研究;拓展覆盖领域,加大健康科普研究广度。  相似文献   

9.
从政府和社会两大主体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普投入结构面临的问题.政府投入的问题表现为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不平衡导致地方财政压力大;区域财政不平衡导致科普投入的区域不平衡;科普行政管理部门投入相对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社会投入的问题表现为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工作者和公众投入不足.科普的长期性和公益性特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构建多元协同的科普投入体系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主体自身的特性,提出了构建多元协同科普投入体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国家在科普人才尤其是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突破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远不能满足国家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工作的需要。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如何加大科普专职队伍建设是当前国家在创新体系的范畴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2010年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普专职人才、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战略目标,提出政府、高校、人才所在单位三位一体的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受北京市科委相关部门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相关课题组对北京市基层科普队伍———包括科技场馆、社区和中小学及校外教育机构科普队伍理解科普状况进行了典型调查。调查表明,上述基层科普队伍中8成以上人员对科学的理解是理性的,他们对科普及其作用、自身科普能力和影响科普的社会因素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判断能力。调查同时也反映出,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基层科普队伍人员在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中,还未能完全摆脱重知识、轻能力以及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课题组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明确科普是基层单位(组织或机构)的重要职责的机制探索,以及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在基层科普队伍中的作用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丹  谭超  刘深 《科普研究》2014,9(3):29-33,40
随着多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科普政策法规体系的形成,科普活动的蓬勃开展,科普工作社会化的相关阐述也逐渐清晰起来。本文设计了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科普工作有效形式、科普人员与机构规模、科普经费配置规模、科普活动组织规模、外部环境因素五个维度对北京市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情况进行数据调查,并通过数学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处理。不同因素对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的影响力度不同,本研究试图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分别对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得到指标权重,以实现对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更科学准确的评价。最后,以北京市科研院所为例,分析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搭建科普研究资源平台、促进科普事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探讨了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过程中搭建科普研究资源平台,促进科普理论研究发展的目的、意义;提出了中国科普研究所在建设科普研究资源平台过程中拟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珂珂 《科普研究》2014,9(3):58-64
采用文献研究、功能分析、专家访谈与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在硬件建设、科普活动、评估体系三个方面取得的成就。简要分析了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原因:政策引领与需求推动。对科普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综合性科技馆实现免费开放,"科技馆体系"理念逐步形成,新媒体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张昀京 《科普研究》2014,9(6):73-81
科技普及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措施。边区科普坚持了科学为战争服务的原则,提出"科学的方法应该与科学的任务一致",理论与实践一致的理论。实践中重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养,重视群众教育,重视用科学解决群众迫切需要的问题,制定许多政策法规。建立科学机构,积极宣传报道科技,举办展览会。发动干部深入基层,用科技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巩固了边区,使群众和党紧密团结,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陕甘宁边区的科普理论与实践对新中国的科普产生了重大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总量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科普人才的培养,需要在高等教育环节加强科学传播素质教育。在这方面,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高校已经开展了多年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科学传播素质教育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在高校中开展科学传播素质教育可从中汲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调查是就植物园承办全国科普日活动情况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科普日上受众群体文化层次较高,年龄层次偏大,多为50岁以上人群,且多为女性;不同年龄的受众群体对科普活动项目类型要求不同,植物园举办科普活动满足了受众休闲、学习的双重要求;高新技术与生活化内容的科普项目是本次科普日的亮点,倍受大家关注;参与、互动、展览与游园相结合的形式是植物园科普日活动成功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分析了建立健全科普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迫切性,对我国现有的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指出了现有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制完善、政策制定、政策措施执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科学家群体理解科普状况的典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地区科学家群体及未来科学家和专门专业人才——在读研究生群体理解科普状况进行的典型调查表明,这两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对科学的理解是理性的,他们对科普及其作用、自身科普能力和影响科普的社会因素等都有较高程度的关注度和判断能力,而半数以上接受调查的科学家表示自身之所以参与科普是"个人自愿也经单位委派"。调查同时也反映出科学家及在读研究生群体在对科普理解上存在的一些差异和问题,并就此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促进科学家及在读研究生群体参与科普的机制探索,以及诸如建设科学家群体科研工作展示基地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