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基于微带缝隙和逆开环谐振器(CSRRs)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带宽较窄、通带内反射损耗较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该文采用了Minkowski分形的微带缝隙代替传统微带缝隙,有效地展宽了带宽,并通过在微带缝隙两侧加载短截线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带宽并改善了高频端带外抑制特性。分析了结构的尺寸参数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并根据S参数计算了色散曲线、提出了等效电路模型。最后,运用所提出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仅采用一个复合左右手(CRLH)结构单元,获得了超带宽2.1~9GHz(相对带宽124.3%)和较小的带内反射损耗(小于0.8dB),同时滤波器在9.5~12GHz的阻带范围内传输抑制大于20dB。测量结果、仿真结果与等效电路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锐截止中频采样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频采样是数字正交鉴相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锐截止特性的中频采样滤波器可以改善鉴相系统的性能.在分析锐截止特性FIR滤波器如何提升中频采样性能的基础上,针对低通滤波法鉴相系统中的滤波器设计,分析了简化滤波器设计的条件,并推导了滤波器的简化表示,从而提出了一种设计锐截止中频采样滤波器的有效方法,使得所需的运算量及存储量大幅度缩减.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IP(Intelligent Property)核的中频采样滤波器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郑艺媛 《微波学报》2012,28(S1):330-333
超宽带滤波器带宽极宽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在超宽带无线通信的普及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具有广阔的 应用和发展前景。本文回顾了超宽带技术的发展历程,概括了国内外关于超宽带滤波器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设计实现 方法和电路特点入手,对各类UWB 滤波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超宽带滤波器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说明,介绍了三种 设计方法,为今后实现性能更优的超宽带滤波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折叠短截线耦合理论的宽带带阻滤波器(BSF)设计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方法,设计了一款阻带范围可控、传输零点可控、阻带抑制良好的紧凑型宽带带阻滤波器.该滤波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对称的主传输线加载折叠短截线单元,下部分是由公共短截线拓扑而成的矩形贴片.可以通过改变短截线单元的间隙耦合和矩形贴片的长度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短截线超宽带(UWB)滤波器的发展现状,简述了四分之一波长(λg0/4)短路短截线和开路短截线带通滤波器各短截线特性导纳的计算方法.利用matlab语言开发了综合短截线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的程序,介绍了该程序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利用该程序与现有的微波CAD软件相结合设计切比雪夫超宽带滤波器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特点是设计时间短精度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最后利用实例加以说明,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6.85GHz,相对带宽为110%的微带线超宽带滤波器.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液晶聚合物(LCP)以其优异的高频特性,被认为是继低温共烧陶瓷(LTCC)后的下一代微波毫米波的基板和微组装材料。本文基于五层LCP基板设计了一款超宽带(UWB)带通滤波器(BPF),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线来替换半波长的MMR结构,并且通过折叠传输线的方法进一步缩小BPF滤波器的体积。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滤波器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标准的LCP多层工艺,制备了超宽带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在2.5 GHz到10.4 GHz的频带范围内,插入损耗优于-5 dB,回波损耗小于-15 dB,带外抑制高于-30 dB。其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该滤波器的成功设计为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小型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微带发夹滤波器高端抑制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短截线和发夹级联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实现抑制谐波信号和改善了高端阻带的抑制能力.通过理论和工程实验进行验证,同时采用先进设计系统(ADS)软件设计了一种工作于C频段的通带为5.0~5.5 GHz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超宽带技术具有低功耗、高速率、保密性强等优势,在空间导航、空间通信、雷达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与良好的发展前景。综合了国内外超宽带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超宽带微波滤波器的作用、特点及关键问题。从z变换法、多模谐振器法、滤波器级联法等设计方法和微带结构、多层电路结构、腔体结构及新材料等实现结构对近期超宽带微波滤波器的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并举例说明。最后展望了超宽带滤波器小型化、高集成、高性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设计和分析了V波段E面波导短截线带通滤波器。利用E面波导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通带-阻带特性与矩形波导的高通特性相结合,将波导短截线带阻滤波器嵌入WR-15矩形波导中,设计具有高阻带抑制性能、过渡边带陡峭、宽阻带范围的V波段宽带带通滤波器。采用"场"、"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的带通滤波器,仿真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经测试实现了18%的1 dB带宽,在50.0~57.8 GHz通带内插入损耗≤1 dB,阻带频率58.9 GHz处抑制为43.6 dBc。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的微带低通滤波器的宽阻带、窄过渡带和小型化性能不能兼顾的矛盾,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Hilbert分形DGS的微带低通滤波器。Hilbert分形DGS单元和半圆型并联枝节谐振单元级联构成该低通滤波器,Hilbert分形DGS单元可减小结构尺寸和通带内的反射损耗,并联谐振单元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分量。此外,针对DGS单元对微带线特性阻抗的影响,采用渐变微带线进行阻抗补偿,使滤波器的通带与阻带性能获得明显改善。测试结果显示滤波器通带范围为0~5.2GHz时,通带插入损耗0.3dB,阻带范围5.8~20.0GHz以上,面积为23.6mm×9.5mm。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载枝节,改进了基于CPW-微带过渡结构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在微带线的中间采用了一个T型枝节以增强其选择性。该T型枝节能够在通带的上下边缘分别产生两个传输零点(2 GHz 与14 GHz)。此外,通过扇形开路枝节引入一个传输零点,将滤波器的上阻带延伸到了16 GHz。最后,加工并测试了一个滤波器用于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能够实现131% (2. 6 GHz ~12. 5 GHz)的相对带宽;同时,实测结果和仿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混合场等效电路模型,详细分析了抽指加权结构对扇形又指换能滤波器频响的影响。在考虑了指间反射、三次行程以及指条寄生阻抗等情况下,根据扇形换能器的导纳矩阵及其外围电路参数得到器件总的频率响应,并通过改变发射和接收换能器指对数来改善扇形又指换能滤波器带外抑制。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射频电路小型化,提出采用具有通带特性的过孔为主体结构、加载开路枝节以及短路枝节谐振器的设计方法,实现一种新型带通滤波器。在仿真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实物加工测试,实物体积为40mm×20mm×0.9mm,实测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工作频带为1.36~2.83 GHz,相对带宽70.2%,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于1.5 dB,带内回波损耗小于-15dB,带外最大抑制小于-40dB,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一种实现高带外抑制声表面波滤波器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获得高的带外抑制,我们设计了一种单相单向换能器与镜像阻抗连结换能器结合的滤波器结构。该结构由双通道组成,每通道上由一个电级宽度控制单相单向端变迹加权换能器和一个抽指加权换能器组成,它具有带外抑制高、插损小、体积小和制作容易等优点,克服了常规滤波器级联带来的插损大,难匹配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我们制作在127.86°Y-XLiNbO_3基片上的高带外抑制声表面波滤波器结果,其中心频率为70MHz,带宽为1.5MHz,带外抑制大于70dB,插损小于13dB,芯片尺寸小于5mm×10mm。  相似文献   

15.
介绍有源声表面波滤波组件的设计思路。报道最新研制的高性能滤波组件,其中心频率40MHz,3dB相对带宽0.8%,阻带抑制优于100dB,矩形系数(Δf100dB/Δf3dB)小于3,输入输出端口电压驻波比接近1。组件体积85mm×35mm×24mm,重量小于115g  相似文献   

16.
许悦  王胜福  鲁国林  世娟 《半导体技术》2012,37(4):291-294,311
提出了一种新型超宽带(UWB)小型化微带滤波器。这种结构采用多个短路支节并联于主传输线上,短路支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采用一种新型等效电路对其进行分析、模拟,其中的主传输线、并联支节线以及T型结、拐角、接地孔等不连续处均等效为相应的电路元件,并结合适当的U型电路变形。通过精确建模、仿真,使这种新型结构的滤波器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宽的通带。采用0.762 mm厚RT Duriod 6002板材实际制作一个通带为3~21 GHz的超宽带微带滤波器,尺寸为12 mm×21 mm×0.762 mm。该滤波器不仅体积小,且性能优良,其带内损耗小于2.1 dB,回波损耗优于-8.2 dB。实做通带2.96~21.01 GHz,带宽达150.6%,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新型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研究了微带阶梯阻抗谐振器的阻抗特性,利用该并联结构实现了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的带外传输零点。设计了一款性能较好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实际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十分吻合,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新型高阻带抑制带通滤波器的实现方法.采用在并联谐振器的圆柱形电感之间引入感性耦合,在高阻带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并且能实现非常好的阻带衰减性能.本文对传统的梳状线带通滤波器结构进行改进,利用过孔的寄生电感效应,将过孔用作谐振杆,明显减小了器件的尺寸.并且通过利用空间耦合的寄生效应,实现滤波器的阻带高抑制传输零点,以满足了对特殊频点高抑制的要求.运用该方法设计了中心频率1.65 GHz,通带200MHz,带外2GHz处衰减大于60dBc的五级带通滤波器.实物测试结果和全波电磁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