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对MIMO雷达提出了一项新技术——相控阵-MIMO雷达。该技术充分利用了MIMO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相干处理的优点,其实质就是把发射天线分隔成多个子阵,每个子阵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通过设计每个子阵的加权矢量使天线在空间形成波束,并且每个子阵可以构成MIMO雷达模型。仿真分析表明:和相控阵和MIMO雷达相比,提出的相控阵.MIMO雷达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波束相控阵雷达多通道问题,提出利用多路复用技术实现全数字阵接收多波束相控阵雷达的一种解决方案。天线阵列直接采用高频二相调制,将接收多通道直接模拟合成一路传输处理,基带提取各个天线单元回波数据信号、相位幅度加权,基带实现任意接收数字多波束。该技术突破单通道数字波束相控阵雷达接收技术,使天线体积大幅度减小,雷达系统轻巧,低成本;灵活软件配置阵列,降低调试、测试、工艺、加工复杂难度,有利于雷达综合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3.
相控阵雷达天线工作频点多、波束指向角度多,天线的暗室测试工作量大。传统相控阵雷达天线测试方法采用固定频点固定波束天线测试方法,测试效率低、周期长。本文提出多频点多波束的相控阵雷达天线接收测量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天线测试的速度、缩短天线测试周期。  相似文献   

4.
常规相控阵雷达通过移相发射空间合成的相参信号形成能量聚集的天线方向图,由于收发天线复用因此所合成的天线孔径要低于收发分置的MIMO雷达。该文首先通过理论推导MIMO雷达在探测性能上和相控阵雷达的一致性及区别,指出MIMO雷达的实质优势在于发射波束的数字赋形。然后设计一种基于防撞雷达的分集相控阵,发射端采用相控体制,接收端采用DBF数字波束形成,通过分析移相器位数对该雷达性能的约束,证明在指定波束指向上该雷达在避免产生正交信号的前提下能达到和MIMO雷达相同的虚拟孔径性能。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采用该雷达体制在保证合成波束宽度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接收通道数,从而有效降低雷达成本并提高通道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宽带阵列雷达波束合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喜  王建  秦亚萍  张宁 《雷达与对抗》2010,30(2):13-17,63
在宽带相控阵雷达天线波束合成时,由于天线孔径渡越时间影响,会引起不同频率分量信号合成的天线波束指向相互偏离,造成信号能量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宽带信号不同频率分量分别进行补偿的算法,使宽带相控阵雷达在整个信号带宽内形成的天线波束最大增益指向保持不变,确保不同频率分量信号能量有效叠加,以提高宽带相控阵雷达目标探测距离和角度分辨力。  相似文献   

6.
光控相控阵雷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孔径效应和孔径渡越时间的限制,传统的相控阵雷达难以在大扫描角下实现大瞬时带宽。把光纤技术应用于相控阵雷达,主要包括光纤延迟线形成相控阵雷达波束所需的相移、电光相控阵发射机中采用集成光学进行波束形成,用光纤技术进行天线的灵活遥控、利用光纤色散棱镜技术的宽带光纤实时延迟相控阵接收机等,可以在大扫描角下实现大瞬时带宽,在提高雷达的分辨率、识别能力、解决多目标成像、对抗反辐射导弹、简化结构、减小体积、重量、抗恶劣电磁环境、容易维护等方面有巨大的优势。由此形成的光控相控阵雷达目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相控阵雷达波束控制系统的性能极大地影响雷达功能的发挥,采用查表法完成雷达天线波束快速布相,具有速度快、移相精度高、控制灵活及便于扩展等特点,在相控阵雷达波束控制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8.
相控阵雷达的独特优点是工作方式的灵活性,它在完成给定空域搜索的同时,还对可观测空域内的多目标进行跟踪。从能量和时问的观点来看,合理设计相控阵雷达的搜索工作方式对提高可跟踪目标数是很有价值的。本文对相控阵雷达天线波束排列和波束覆盖问题加以分折,从能量的利用效果来阐述波束排列和波束覆盖的合理性,并以波束覆盖损失和波束利用系数来比较几种波束覆盖方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9.
娄宝芳 《现代导航》2018,9(5):352-356
针对目前雷达功能单一,品种较多,提升雷达功能需要更换大部分硬件(尤其天线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天线配置实现软件定义雷达的开放式系统架构。该架构的发射信号基于阵列单元通过软件任意产生,天线可按系统功能通过软件编码控制任意裁剪且可重构。天线单元阵列射频端直接连接二相编码调制器,通过正交二相编码调制,突破了单通道任意数字波束形成,解决了通道一致性问题,使得天线配置更加灵活。该架构不仅可应用于常规相控阵雷达, 还可应用于 MIMO、认知、雷达通信一体化等。通过软件定义开发的多路复用数字波束雷达系统平台,已经完成实际外场测试,表明基于软件定义的多路复用数字波束相控阵雷达技术系统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信号模型,对比了多种不同类型雷达的天线方向图。首先,建立了MIMO雷达的发射-接收信号模型,推导了波束形成方法,获得了模型的天线方向图;然后,分析并对比了MIMO雷达、相控阵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的天线方向图;最后,结合仿真试验,总结了不同类型雷达的天线方向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国外雷达技术新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重点仍然集中在有源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方面。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在机载雷达系统、舰载雷达系统及陆基雷达系统中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指出GaN(氮化镓)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的可靠性有所提高,有望成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并使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进一步增加。为满足在无人机上的应用要求,合成孔径雷达的小型化在2009年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微电子组装技术在现代雷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伟 《微电子学》1994,24(1):59-63
本文阐述了在现代雷达中应用微电子组装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微组装技术在相控阵收/发组件及脉冲多普勤雷达上的应用。最后对国外雷达的发展状况及我们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仿真的多假目标干扰对相控阵雷达干扰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仿真基础上研究了多假目标干扰对相控阵雷达的干扰效果。文中首先简要分析了多假目标干扰的数学模型和相控阵雷达核心部件数据处理的模型,然后通过对相控阵雷达系统假目标干扰进行仿真试验,研究了由多假目标干扰导致的在雷达数据关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讨论了改变雷达跟踪数据率在假目标干扰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的武器效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国外具有武器效应的AESA雷达发展现状,通过仿真分析并验证了AESA雷达实现武器效应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AESA雷达实现武器效应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一代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对天线发射多波束技术的急需,本文在分析了雷达发射多波束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发射多波束技术在对地多功能监视雷达、防空反导多功能雷达和侦干探通多功能系统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梳理并总结了雷达发射多波束技术的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单元级数字阵列雷达发射多波束的技术架构和实现方式,分析研究了单元级数字阵列多功能雷达实现发射多波束所涉及的波束带宽积提升、多路相位同步、分布式相参频率源、高效率实现和雷达资源的管理和控制等关键技术,为单元级数字阵列发射多波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世界各国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国外目前在研制的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总结了机载火控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长文  何友 《现代雷达》1999,21(6):5-11
舰载雷达作为舰载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舰艇的作战能力。作战模式、作战环境及作战任务的变化,要求舰载雷达多功能化,舰载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海战模式及海战环境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了作战环境对舰载多功能雷达的需求,介绍了世界上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分析岸基雷达的发展状况,根据现代电子战的特点及目前岸基雷达的不足,提出未来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MPAR)是一种高性能相控阵雷达,一部MPAR就可以实现多部传统雷达才能实现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是雷达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进步和创新.文中首先分体制、产品和波段3个方面介绍了MPAR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MPAR关键技术,如射频模块技术、了阵列集成技术、多波束形成技术、双极化技术、MI-MO技术等;最后,指出了 MPAR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微波铁氧体器件的控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丽萍 《微电子学》1999,29(6):463-465
阐述了微波铁氧体器件在现代雷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外加磁场的角度对微波铁氧体器件进行了分类,对各种器件的控制方式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微电子技术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最后,对器件及电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