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数据融合系统中,传感器自身系统误差造成其上报融合中心的目标位置状态出现系统性偏差,若得不到有效估计与补偿,融合系统难以实现预期的性能优势。然而,基于目标关联配对关系而构造的超定方程组是系统误差估计的出发点。复杂环境下,受随机噪声、系统误差、虚警、漏报等因素的干扰,数据关联模块的输出结果常常包含错误关联。针对非理想关联下多传感器系统误差的稳健估计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最小截平方的系统误差稳健估计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剔除异常方程的重加权最小二乘方法。与最小二乘及最小中值平方相比,所提方法在保证估计器稳健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估计结果对随机噪声的敏感程度。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吴小飞  王永诚 《电子器件》1997,20(1):263-268
数据配准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基本问题。本文针对雷达组网系统,提出一种简单,直接的数据配准方法,称为最小平方估计配准法。配准是数据融合的必要步骤,籍以估计和修理雷达的系统误差,从而使数据融合得以有效实现。本方法可使跟踪同一批目标的两部雷达保持观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用最小平方法实现多部雷达数据配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雷达组网系统,提出一种简单,直接的数据配准方法,称为最小平方估计配准法。本方法可使跟踪同一批目标的两部雷达保持观测结果的一致性。为了具体说明起见,要用真穴数据及模拟数据对LSRM算法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4.
闫俊  石韬 《电光与控制》2008,15(6):61-65
采用地心地固坐标系作为统一坐标系,研究了多传感器组网中的配准估计问题。首先论述了传感器配准的现实意义和传感器偏差的客观来源。随后给出了多传感器配准问题的数学模型描述,并据此给出了配准参数状态矢量。然后利用单目标在不同传感器探测中的量测,在地心地固坐标系下得出偏差方程,采用一阶泰勒展开进行近似,给出各传感器距离、方位角、仰角偏差的线性化公式,并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各传感器的实时配准参数。最后通过一个Matlab仿真实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双霖  苏瑶 《现代导航》2021,12(6):438-443
多传感器组网信息融合时,需要对组网中各传感器系统误差进行估计和补偿,以消除各传感器系统误差对融合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雷达组网系统误差配准模型,并对最小二乘算法(LS)、广义最小二乘算法(GLS)、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修正EX算法等误差配准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给出了扩维配准模型用于解决多传感器组网配准问题,针对实...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传感器配准算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立体投影的二维空间配准技术,这类方法在投影时扭曲了数据,且无法估计俯仰角系统误差;一类是基于地心坐标的三维空间中的配准技术,这类方法由于在计算时很少考虑到测量噪声对传感器系统误差估计产生的影响,实际的估计效果较差。为此,通过在地心坐标系下对系统进行建模,提出了两种考虑测量噪声的三维空间传感器配准算法:一种基于合作目标,一种基于公共量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一手段探测低慢小目标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运用雷达/红外手段联合探测的方法.但在雷达红外数据融合之前,需要解决时间配准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时间配准改进方法,推导出了改进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公式,分析了影响拟合精度的因素,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工程》2016,(2):65-68
针对非合作目标多雷达组网中的系统误差配准问题,介绍了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的三维空间配准模型,以及常用的雷达误差配准方法——最小二乘法。为了能够实时估计出系统偏差,并解决最小二乘等批处理算法在求解系统误差过程中数据量、计算量和存储量随时间递增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的有限记忆最小二乘法。通过一个实例,对新算法进行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双站多目标配准方法中受各种误差影响使得配准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张角的配准方法。首先计算双站中所有测角线对应的张角矩阵,然后利用每个站的航迹信息缩量更新张角矩阵,最后基于最小张角和全局最优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数据关联组合。通过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算法不仅可以提高配准的精度,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运算的时间;目标之间距离30m时,关联的正确率大于97,算法的运行时间约0016ms,在精度和性能上均优于其他算法,为提高目标多维定位的精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多雷达数据配准的工程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雷达网系统误差分析 ,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数据配准算法 ,称为最小二乘相对系统误差配准法(LSRSEM ) ,并给出了一种基于相对系统误差的多雷达数据配准工程实现方法。仿真和实际数据证明 ,该方法可以使同一目标观测航迹的分裂程度减小一个数量级 ,有效保证了多雷达观测结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时滞和滤波联合辨识问题既是经典时滞估计问题的推广,又是自适应系统建模和时灌估计两方面的交叉。本文针对先滤波后时滞的系统模型,从方法上改进BOUDREAU&KABAL提出的基于快速横向滤波器的递谁最小二乘滤波算法,使其时间复杂度由O[19ρ]下降为0[7ρ],便于实时在线应用。我们以低通滤波器与线性时滞串联系统的辨识为例,表现该算法对变化时滞的跟踪能力及联合辨识性能。  相似文献   

12.
航迹关联是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当存在系统误差时航迹关联问题变得更复杂。该文将最优Bayes联合决策估计(JDE)法应用于存在系统误差的航迹关联中,并提出了简化的JDE法。最优Bayes JDE,通过在航迹关联时考虑传感器相对系统误差的估计误差,在相对系统误差估计时考虑航迹关联误差,来提高航迹关联的正确率和相对系统误差的估计精度。提出的简化JDE法可减少了计算量,其性能比最优JDE稍差。并给出了matlab仿真结果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多传感器融合在定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利用这些传感器进行定位的过程中,需要对其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射频识别融合定位一般采用最小二乘法,然而,它可能使定位误差较大。文中提出了将最小二乘和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算法。该算法先利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获得移动用户的初步位置,再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一步使定位精度得到提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多种传统定位算法,误差减少,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间全局优化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卫锋  曾芳玲 《通信技术》2010,43(6):232-234
分析了使用区间全局优化算法进行非线性系统模型参数估计的原因,介绍了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和区间全局优化算法.在非线性系统模型参数估计中,相对于通过优化目标函数求得待估参数点估计的现有算法,基于区间分析的区间全局优化算法不仅可以求得待估参数的点估计,还可得到肯定包含待估参数真值的估计区间,并且该算法还具有计算结果稳定以及更大范围收敛的性质.通过仿真实验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径信道,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相关的信噪比估计算法,利用本地序列与接收信号相关,并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精确地估计了接收信号幅度和噪声方差,得到了两径信道下信噪比的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整体估计性能较好,特别适合于低信噪比条件下。在信噪比为-1dB时,与现有的频域和二阶矩四阶矩(M2M4,2-order and 4-order Moments)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0.09和0.2。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红外焦平面阵列响应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图像配准技术的\"S\"型曲线正交拟合算法,对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进行自适应校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CCD像元响应不一致给图像带来的干扰,得到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导弹训练模拟器探讨一种基于图像配准运动的目标检测方法.由于差分法在动态背景下不能有效地检测出目标,故使用一种快速的基于图像亮度的角点检测,并通过考虑实际的跟踪速度与方向,建立图像间角点的对应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最佳仿射系数,再对图像进行仿射变换,由帧差法得到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统一系统误差建模及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科学的发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军用和民用的各个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系统误差的估计和校正是影响融合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针对系统误差建模和估计中存在的如系统误差种类较多、现有误差模型通用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统一的系统误差模型,并对比分析了现有系统误差估计方法的性能与特点,通过仿真证明了所建模型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Mechanisms for adapting models, filters, decisions, regulators, and so on to changing properties of a system or a signal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many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algorithms. This contribution describes a basic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and analyzing such algorithms.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rationale behind the different algorithms, thu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optimal algorithms and ad hoc algorithms. We also outline the basic approaches to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daptive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基外辐射源雷达定位中存在系统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角度(DOA)与到达时差(TDOA)的外辐射源雷达无源定位和系统误差校正算法。首先,该方法引入辅助变量对非线性的DOA 和TDOA 量测方程进行线性化,利用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得到对目标位置和系统误差的联合估计;然后,利用辅助变量与目标位置的关联性,设计了一种关联最小二乘算法对初始估计值进行改进;最后,通过后验迭代估计进一步提高目标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估计系统误差和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