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
针对科普场馆高质量发展,围绕观众满意度的提升,以中国科技馆为例,将传统的IPA定量研究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基于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提出三条满意度提升路径:深度挖掘展品内涵、开发和推广文创产品;完善用餐环境,提升科普场馆文化休闲品质;与时俱进、打造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成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公众对新能源的认知和理解,新能源科普基地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互动体验和科学展示,普及新能源知识。当前许多科普基地在人机交互体验上仍有提升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多创新交互方式的引入和跨学科合作,以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科普基地的教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雷达互动投影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其在互动展览、科普体验站、科普讲座和虚拟导览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雷达互动投影系统在科普场馆应用方面的挑战与前景。在此基础上,从个人、企业和政府层面分别提出雷达互动投影系统在科普场馆应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麋鹿苑博物馆是一个具有“杂交优势”的四不像式的单位、一个科学普及与人文精神结合的试验田,是具备下述功能的“四不像”式的自然保护科研科普机构:麋鹿及鹿科动物繁育研究机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机构;户外生态博物馆;皇家猎苑遗址;湿地性质的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小区;观鸟及生态旅游场所;环境教育培训中心;鹿文化、鹿产业开发基地;青少年科学普及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科学素质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背景下,大型科普场馆供需矛盾、公共服务与场馆建设水平不匹配、服务供给与公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普遍存在,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科普场馆公共服务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路径。2021年建成开放的上海天文馆,自设计建设之初便引入智慧博物馆概念,后纳入临港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场景建成数字孪生平台,不断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公众呈现全景式、多感官、超现实、无边界的参观体验。 相似文献
11.
科技类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展览来实现,展览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展览效果评估的开展。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NSF对其资助的非正规科学教育项目的评估要求,总结了NSF项目展览效果的评估框架,并以\"星球大战:当科学与幻想相遇\"巡展的评估案例为例,探索展览效果评估如何具体实施,为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展览效果评估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科学博物馆在20世纪己经历了巨大变化,其功能明显地从收藏研究转移到科学教育。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功能,特别是在教育功能方面的发展变化,给予我们许多启示:(1)要将科技博物馆当作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来建设;(2)要加强科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开发;(3)科技博物馆中的非正规学习经验可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环境中,许多科技博物馆正行走在教育和休闲娱乐之间,所谓"科技娱乐公园",它代表科技博物馆的一大潮流。当下,新的博物馆仍在这个潮流影响的范围内发展,但重点主题已经形成,这就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功能定位,并就如何实现其功能及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小学科学教育主要的目的不在于教给青少年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遵循孩子们的发育特点和成长的规律搞好教育;重视学科知识的普适性和综合性;坚持科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而对于如何发挥青少年科学教育资源的作用,作者以科技场馆为例,提出科学教育类场馆的建设,不仅要有展品内容建设方案,也要有展示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博物馆享有丰富的资金来源。自营收入、公共财政的拨款、社会捐赠(企业、基金会或个人的)并列为博物馆的三大经费来源。近年来的金融危机重创了艺术和人文博物馆,但科学博物馆所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外科技馆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并结合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我国科技馆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对我国的科技馆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省市政府把在本地建设科技馆提到了议事日程。鉴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在科技馆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引入人类学理论,分析少数民族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特点,突显地方特点,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数字科技馆将是数字化科普资源的集散中心,具备为全国科普产品开发、创作提供资源支撑的功能,以及面向公众开展网上科普宣传教育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数字科技馆建设发展迅速,出现了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代表的一批多方共建全面共享的全国性跨系统数字化科普资源平台。本文介绍了数字科技馆的发展及特点,重点分析了我国数字科技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技馆正处于建设高潮,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有关展项创新便是其中之一。讨论科技馆展项创新,首先必须了解科技馆展项的基本要求,创新展项也必须符合这些基本要求,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要明确展项创新的含义及意义,展项创新主要指科学教育层面的表现形式创新而非内容创新;要客观分析展项创新的形势和主体,培养和发挥科技馆展项创新的能力,与展览企业优势互补,以发挥更大效益;要按照展项创新的特有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有可能促进展项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