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生产部门对电力系统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电气的优化设计,能及时对故障进行诊断,还能实现自动化控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大,为变电站自动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化变电站是当前变电站发展的重要方向及趋势,其中智能断路器、智能报警系统、一体化防误系统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变电站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变电站得到了迅速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管理形式,通过智能化方式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管控,减少系统运行故障的发生。在智能化变电站的整体结构中,自动化系统架构是核心部分,需要电力企业重点做好这方面工作,本文对当前智能化变电站中的自动化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和电网行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网系统运行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我国的科研人员在不断探索时间的过程中发现,继电保护技术可以为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并针对如何将该项技术应用到变电站中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智能化变电站为立足点,通过对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的分析,从而就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原则和具体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2017,(1):135-138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已成为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联调测试周期较长,调试设备和涉及环节较多,工作复杂,对智能化变电站工程的建设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测试方案,首先分析了系统整体架构;其次,利用等效仿真和仿真测试技术手段,进行了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测试,并且探讨了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仿真测试方案的关键性技术。测试结果证明:该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仿真测试方案完全能够达到保护装置测试要求及预期测试要求,大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变电站系统建设越来越先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变电站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的全程数字化。在变电站中实施数字化、智能化,不仅可以提高其运行效率,还可以尽可能避免一些人为失误,降低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变电站综自系统已经成为了变电站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提高,光纤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无人职守变电站的增多使视频监控技术已逐步成为保障无人值守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自动化项目之一。说明了实现变电站视频监控的必要性,本文介绍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光缆传输的优点,证明利用光纤传输技术将保证监控质量,同时对一种技术新颖的数字化远程图像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探索,对新技术在图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实现变电站相关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为高级应用的实施打下了基础,高级应用有效减少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增加设备寿命,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智能化高级应用是智能变电站的关键。能否支持智能化高级应用是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的核心区别。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是现代社会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产物,具有运行智能、安全的特点,对于优化现代社会电力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智能变电站运行需要开展倒闸操作,根据电网运行需要,改变变电站运行方式,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另外,全方位变电运维工作需要注重有效管理变电站倒闸操作,以预防、解决倒闸操作问题,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研究针对智能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全方位变电运维策略,针对倒闸操作进行全面解析,同时总结全方位变电运维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的智能化水平,如何有效利用现有已建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图像智能化分析技术实现对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是目前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图像智能化分析技术自动提取变电站监控视频中的有用信息,将这些信息应用于变电站的安全监控中。本文介绍了无人值守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以及图像智能化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并指出了利用图像智能化分析技术进行变电站监控采用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
何宏图 《通讯世界》2017,(17):105-106
电网规模化建设,其供电覆盖面越来越广.智能化技术引入到电网运行中,不仅加大了电网运行力度,而且还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随着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的普及,要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地运行,就要对继电保护的相关配置进行分析.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赵海峰 《电子世界》2012,(21):53-54
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对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形成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智能地传输、分配和使用电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尝试从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功能、结构和技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出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变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与基础,研究意义广大。智能电网是集通信、计算机、测控、新型电力电子技术等为一体的融合技术。本文针对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完整的智能化变电站系统配置与网络架构。在分析智能化变电站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技术,重点讨论并给出了建设过程中的智能改造方案,解决了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康清辉 《信息通信》2014,(9):104-104
文章通过分析了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系统,深入地探析了变电站运行设备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以及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供电系统中最重要一环,变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多,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运行管理上的统一性、便捷性就尤为重要。做到这一点,变电站建设前的设计务必要加以重视。而变电站设计的复杂性、分期建设性,使到在实际运行操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对变电站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笔者在多年的变电站建设设计管理过程中,结合运行管理上的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也在快速发展,对电力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力产业除满足社会的需求外,必须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智能化电网能够高效解决各种问题.我国的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其中500kV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更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其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全面推行智能电网,将会提高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为促进智能化电网全面推行,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就500kV智能化变电站现状、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水平不断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网以及人们对供电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提高,电力企业需要考虑促进电力生产直到输送中各个环节的安全与质量的具体方式.尤其是变电环节,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变电站运行模式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但变电设备进步与技术水平发展使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变得更加复杂,为了避免变电环节出现问题,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甚至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需要电力企业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提高变电的标准化作业水平,保障变电站运行稳定,从而促进供电稳定.本文针对变电标准化运行体系中的一体化模式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为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的适应时代的要求,我国电力产业进行调整和发展工作,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对相关的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文总结通信新技术特点,主要包括OTN技术、PTN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适应能力,并根据智能化变电站对通信系统建设的需求,提出智能化变电站通信新技术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智能化变电站应运而生。本文从智能化变电站可靠性、安全性、快速保护、安装保护四个方面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尚未完善的问题,最后对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不断扩大规模,技术更新的也非常快,为了适应电力企业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数字电能计量系统应运而生,使变电站具有数字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计量系统的结构。文中主要对数字电能计量系统的构成和效果给予详细的分步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数字电能计量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