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互联网科普作品质量内涵出发,讨论了互联网科普作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原则。结合中国数字科技馆建设经验,提出了互联网科普作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内容组成。从管理机制和技术规范两个层面,分别阐述了互联网质量控制体系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质量理念、控制目标和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2.
张小林 《科普研究》2010,5(3):51-56
结合中国数字科技馆一期工程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关于互联网科普的界定、互联网科普的特性与特点、互联网科普的进展和目前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提出在互联网科普的建设中应该参照国家有关出版法律法规加强质量控制。注意加强原创性和信息更新,加强著作权保护意识,加强技术创新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徐洪河 《科普研究》2012,7(1):91-91
化石网(http://www.uua.cn/)成立于2004年,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非营利性科普网站,在2009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化石网的宗旨是"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大众",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科普网站之一。在互联网科普中,原创性内容一直至关重要。提升原创科普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范春萍 《科普研究》2013,8(2):66-72
科普作品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要求其作者拥有科技知识背景、受过科研训练,甚至本身就是一线科研工作者。而科学实践的经历,会使科研工作者在思维方式和著述习惯上形成刻板的科研思路。本文给出了对科研思路和科普思路的一般性描述,提出了好的科普作品的三重境界、科普思路的时代性等,并结合经典和典型科普作品的分析,对科普思路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笔者结合自身的科研生涯,回顾了少年时代阅读科普杂志对走上科研之路的诱激;科普与媒体的互 为助力,尤其是新媒体对科普工作的意义;做科普报告的体会以及未来的科普梦想,希望日后能有时间集中 精力做原创科普图书。  相似文献   

6.
张亚娜 《科普研究》2014,9(4):72-77
苏联在科学技术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与此同时,苏联优秀的科普作品不断被引介到中国,对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事业发展影响的三个主要阶段:苏联科普作品的初步译介时期、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繁荣时期和重温经典时期,论述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剖析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读者中长盛不衰的原因,并对现阶段中国的科普创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谢小军 《科普研究》2010,5(1):66-67
时不时从报纸上看见《中国呼唤阿西莫夫》之类的文章,它说的是我国的科普创作问题。目前我国科普创作能力薄弱,科普创作理念、手法落后,科普作品总体质量不高、缺乏精品,优秀的原创作品少,科普创作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在于:科普创作者尤其优秀的科普原创作者十分匮乏。当前,我国从事科普创作的人员很少,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科普创作者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8.
整个社会信息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推动了我国科普产品的信息化发展。为了适应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发生转变的现实,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因此,针对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消费者意愿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的发展,从而对科普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从互联网技术发展、消费者意愿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结合Sheth-Newman-Gross消费价值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通过建立结构方程(SEM)研究分析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消费者的意愿。不仅验证了原有的功能、认知、情感等价值因素,也证实了经济价值和情境价值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潘津  孙志敏 《科普研究》2014,9(1):46-53
本文通过对美国互联网科普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科普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新,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科技传播理念和方式,使科学普及从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逐步变为公众与科学家的双向交流互动。公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甚至去发布信息。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科普的重要平台,使得科技传播成为公众的共同事业,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职业。公众既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又是科技信息的传播者。基于互联网的科普,能够给我国的科普事业带来"介入科技传播的人越来越多、介入欲望越来越强烈、介入能力越来越强大"的良性循环局面。本文还针对我国目前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网络科普的现状,提出了开设"大规模开放式线上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开设"虚拟实验室"、引进和开发科学游戏等具体实施方案,特别对科学游戏在青少年科普方面的作用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尚严伟 《科普研究》2007,3(2):49-54
竺可桢是20世纪中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的一代宗师,作为一名科学家,在我国气象学界和地理学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还是身体力行的科普作家,一生写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对科普有深刻的理解。他生前发表过的科普文章、所作科普讲演和报告的讲稿,以及未曾发表过的有关手稿和油印稿有160篇之多。内容更是涉及气象学、地理学以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教育、科学家和科学史等众多领域,许多作品堪称中国科普作品的经典之作。另外他还曾经领导中国科普事业。学习和探讨他的科普思想和科普实践对我国现在的科普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衍超 《科普研究》2014,9(4):85-91
通过对罗尔德·霍夫曼的科普著作《相同与不同》的内容特点进行微观探视,全面地分析了霍夫曼在写作风格、思想旨趣、个人经历等方面对其科普理念的影响,提出从科学教育的维度切入进行体系化的建设,在科技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加入科学与人文的元素,从而在源头上为高端科普创作人才的涌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张红方 《科普研究》2013,8(4):11-16
本文聚焦脱域机制视域下我国科学普及的反思及运用,论述了以理性为主的科学思维在社会基本信任遭到冲击的情况下,重构社会普遍信任基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普及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PM2.5污染已成突出的环境问题,对居民健康、交通安全及经济发展都存在较大危害。本文针对这一科学传播新热点,对PM2.5污染发生区PM2.5科普现状及需求进行典型研究,以了解我国公民PM2.5科普需求,基于受众视角寻求有效的科学传播路径及方式,为PM2.5科普工作改进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定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典型城市进行PM2.5科普现状及需求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得到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城市公民PM2.5科普现状及科普需求要点,并为PM2.5科普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伟龙 《科普研究》2011,6(6):81-85
科学欲与伪科学争夺公众,提高科普的趣味性是一条有效途径,可从4个方面着手:平等姿态、幽默感、善用譬喻、结合流行文化或社会热点。本文选取科学松鼠会、上海"新民科学咖啡馆"、"名声实验室"竞赛、"搞笑诺贝尔奖"、"博士之舞"竞赛、霍金《大设计》、美剧《生活大爆炸》等鲜活事例和材料,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在民间或官方,都已开始超越传统的科普模式,探索新型的、更富于趣味性、更具有吸引力的模式,这必将为我国科普事业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戚敏 《科普研究》2007,(1):47-50
本文依据企业富集大量科普资源及其建设科技(普)场馆的创新理念,研究探讨了企业工程技术类科普场馆的基本特点,以及工程技术科技馆建设的两大难点,即缺乏专业科普人才和缺乏展品、展项的科学创意、规范制作。提出3种企业科普场馆建设的措施和对策模式:“行业专家 科普专家”的模式,“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模式,“不拘形式,因地制宜”的模式。同时,还对展品、展项的构思、设计与制作,企业科普场馆与“工业科普旅游”的关系,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何丹  胥彦玲 《科普研究》2011,(Z1):26-28
数字科技馆将是数字化科普资源的集散中心,具备为全国科普产品开发、创作提供资源支撑的功能,以及面向公众开展网上科普宣传教育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数字科技馆建设发展迅速,出现了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代表的一批多方共建全面共享的全国性跨系统数字化科普资源平台。本文介绍了数字科技馆的发展及特点,重点分析了我国数字科技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游清徽 《科普研究》2010,5(6):80-85
赫胥黎是科学普及发展历程中的著名人物,他通过大量的科普讲座和科普读物,让公众了解并热爱科学,促进了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本文从主体、对象、目的、途径等角度,对赫胥黎科学普及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志明 《科普研究》2013,8(1):13-17
高技术时代,无论是科普内容还是实现途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科普工作需要更新理念,找准定位,创新途径。科普内容要在反映科学技术最新进展的同时,强化科普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科普实现手段方面,则应在继续加强和完善传统途径的同时,追踪现代科技发展,更加突出互联网、群体博客、虚拟现实技术乃至基于现实的交互技术在科普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科普内容的原创性,提高科普信息传播率,创新科普表现形式,使科普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信息更加及时、参与更加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