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理性选择理论及社会认同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影响公众参与社区科普活动意愿的主要因素.选取了深圳市居民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500位深圳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建立了居民参与社区科普活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感知科学知识价值、感知社区科普活动的功能性和娱乐性价值、社会规范和社区认同,可以正向显著预测居民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行为意愿.这为中国城市中的科学传播研究注入新的实证材料,同时也为社区空间中的科普工作开展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区科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居民客体化"模型实施的结果,因此,科普思想由"居民客体化"向"居民主体化"转变,是从深层次上消解社区科普问题的先决条件。科普思想转变,首先要求科普工作者积极主动地转变科普观念,其次要培养社区居民的科普主体意识,最后需要构建信息流通顺畅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社区科普的公众需求及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科普的重要性伴随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而日趋凸显。通过对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社区科普需求和满意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社区居民在科普内容、科普渠道、科普载体等方面的观点信息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反映,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思路和策略逐步明晰,将对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侯春旭 《科普研究》2012,7(6):95-96
(1)社区科普的目标不清晰。在现阶段我国社区科普的目标仅停留在向社区居民灌输和普及医疗保健、营养膳食等科学知识层面,目的是使其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和生活方法。令人遗憾的是,使公众适应社会,形成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念,提高公众运用科学技术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我国社区科普的目标中并没有充分地体现。(2)社区科普内容被片面理解。社区科普内容被片面理解表现在把科普理解得过于狭隘和宽泛,这两种现象并存。一方面,社区科普中仅把养生保健、食品安全等基本生活知识作为社区科普的主要内容,缺少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  相似文献   

5.
韩玉坤 《信息技术》2006,30(6):136-138
居民社区网络管理平台的开发,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社区信息服务、社区娱乐服务等全方位的多媒体综合信息平台。通过这个网络平台,社区居民可以实现在网上求助、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咨询等多项服务。开发居民社区网络管理平台的目标是本着以低廉的成本开发出简洁、实用、高效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6.
杨晶  王楠 《科普研究》2015,10(6):92-101
大学和科研机构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科普力量,它们通过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本文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优秀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调研和访谈对象,从日常科普工作管理、常见科普途径、科普活动组织形式以及科普人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普活动情况。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许多单位对科普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普活动缺乏品牌和特色;科普资源创新不足;科普专业人才缺乏。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建立激励科普的工作机制,构建合理的科普人才结构,创建品牌和特色科普活动,尝试与社会各界联办科普等。  相似文献   

7.
张子睿 《科普研究》2011,6(7):109-112
如何提高创意产业功能区社区居民的全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发展创意产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调研分析了创意产业功能区社区居民科学传播的特点,并提出了结合人才柔性流动推动社区居民科学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广州居民对本市食品科普现状的认知及意向,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提供依据,我们随机抽取广州市412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方式调查食品安全科普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居民对食品安全科普兴趣浓厚,但认为广州市目前的科普现状有待提高;广州居民最信任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来源是专业机构,最喜欢的食品安全科普形式是电视广播,最关注的食品安全科普内容是优劣食品的辨别;广州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对其食品安全科普意向有影响。未来应依据居民科普需求及喜好的科普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科普,提高居民食品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9.
关于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化是科普工作的方向,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投身到科普事业中来。北京市科协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搭建多种形式的平台,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调研旨在通过了解当前参与科普活动之社会力量的现状及其诉求,探索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活动积极性的思路、方法和途径,提出推动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的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丹  谭超  刘深 《科普研究》2014,9(3):29-33,40
随着多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科普政策法规体系的形成,科普活动的蓬勃开展,科普工作社会化的相关阐述也逐渐清晰起来。本文设计了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科普工作有效形式、科普人员与机构规模、科普经费配置规模、科普活动组织规模、外部环境因素五个维度对北京市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情况进行数据调查,并通过数学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处理。不同因素对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的影响力度不同,本研究试图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分别对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得到指标权重,以实现对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更科学准确的评价。最后,以北京市科研院所为例,分析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高松生 《科普研究》2007,2(5):19-23
本文基于对中国城市科普状况、社区组织形态及其成员的行为倾向的分析基础,就目前中国城区科普主流模式——"科普社区"进行分析,结合实例阐述了科普社区组织形式、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过程、创建模式及评价体系。对科普社区在建立一种能调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形成社区科普凝聚力,传播科学,实现基本知识资源的普惠配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滕艳霞 《科普研究》2011,6(7):82-85
发展科学普及事业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措施,由于数字科普相对于传统科普形式而言,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生动、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更能有效地吸引受众。近年来数字科普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仍需不断提高,要对受众进行认真分析,正确把握科普知识的需求,以免造成科普资源的浪费。数字科普更要关注弱势群体,尤其要肩负起社会老龄化赋予的历史使命。发展数字科普是数字时代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新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高峡 《科普研究》2007,(3):11-16
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承前启后的重要文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普及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转型期科普”由于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科普”的特点,特别值得我们花大力气研究。首先是因为转型期科普正在并已经发生了许多足以引起人们注意的重大变化。其二,还在于“转型期是个瓶颈”,“瓶颈会发生淤塞现象”。其三,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我国,为科普转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条件。实现我国科普的转型,有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一,从科普内容来说,科学普及要覆盖科学内涵的全部,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四科”,应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作为统领科学素质建设的主线;其二,在科普经费投入机制、科普工作机制、科普人才投入机制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其三,建立科普评价机制,加强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技资源科普化:人才是瓶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春萍 《科普研究》2010,5(5):34-38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重要且蕴意深刻的命题。科普化的实现需要有科普人才作为中间环节。科普能力是与科研能力不同的能力。科普人才的匮乏,成为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瓶颈,也成为科普事业的瓶颈。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社会的文化土壤,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和改变,也需要有关部门的重视,需要政策保证,需要相关的研究和工作布局。  相似文献   

15.
科学商店社区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菊 《科普研究》2009,4(2):37-40
城镇社区的和谐程度决定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居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提高城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普工作者不断思考的命题。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通过与大学合作运营科学商店,满足了居民的科普需求,并在促进城镇居民科学素质提高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科技馆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素质、科技馆能够通过何种途径更好地实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至今仍然没有十分系统清晰的思路。本文以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切入点,对科学素质涉及的三个重要维度——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进行细分,将抽象的概念细化为可操作的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技馆观众不同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科学素质培养内容和具体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任福君 《科普研究》2009,4(3):60-65
本文简要介绍了科技资源和科普资源的概念、分类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科技资源的现状、科普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在对科技资源科普化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一系列建议。为进一步丰富我国的科普资源,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国内外科普大篷车车型和数据为依据。综述了不同国家的流动科普装备的主题和教育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科普大篷车的功能分析和对比,提出了我国科普大篷车目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