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柱状结构中多层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电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先良 《电子学报》2000,28(12):128-130,127
通过对圆柱状结构中多层各向异性薄层吸波材料的电磁分析-柱体由金属柱芯和包围其外的多层各向同性介质材料组成,在各层之间和外表面涂覆各向异性薄层。考虑各薄层的输入阻抗,得出曲面结构内部及表面涂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散射场。根据级联矩阵和算法,在一定波段上进行RCS(Radar Cross Section)减缩,获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雷达吸波材料与吸波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恩霖 《现代雷达》1996,18(4):95-104
介绍了隐身技术中雷达吸波材料与吸波结构的基础技术和它们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近年来对导电聚合体、铁氧体吸波材料等的研究情况。关于雷达吸波材料对冲激雷达辐射的有效性也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4.
宁焕生  张彦  曾智勇  王宝发 《电子学报》1999,27(12):15-18,22
应用物理光学法(PO)与等效电磁流法(ECM)分别计算了复杂目标双站散射中面元与棱边的散射场。在WINDOWS NT/98微机平台上利用软件图形标准接口Open GL和硬件图形加速卡对目标和背景像素进行实时显示和自动消隐,通过对各像素点的散射场计算和要位综合求得总散射场,从而将GRECO扩展为双站图形电磁学。数学模型和实例说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对**战斗机双站RCS进行计算,对将来虚拟现实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5.
吸波结构前缘翼面散射的快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面是飞行器对正向入射波的后向RCS的重要来源,为了减缩翼面的后向RCS,一般可在翼面的前缘改用吸波结构以减小翼面对后向的散射。在建立吸波结构前缘翼面的物理模型后,采用快速多极子方法和矩量法的混合方法,计算不同的金属介质分界面条件下的后向雷达散射截面,经过比较和分析,得出降低飞行器翼面后向雷达散射截面的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涂覆吸波材料飞行器机翼的RCS计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首先研究了半平面阻抗劈在平面波斜入射下的广义Maliuzhinets电磁散射解,然后把应用于理想导体劈的等效边缘电磁流(EEC)概念推广应用到涂覆吸波材料的阻抗劈上,由阻抗劈等边缘电磁流,计算了涂覆吸波材料的机翼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本方法特别适合大电尺寸目标的RCS计算。  相似文献   

7.
新型宽频带吸波涂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8.
设计研制了在X波段拥有优异吸波性能的6层混合型吸波材料,总厚度小于10mm,其吸收率在X波段内:垂直入射时,吸波性能均大于20dB;45°斜入射时,其平行极化吸波性能保持不变,且略好于垂直入射时的情况,垂直极化吸波性能略有下降,但仍有大于15dB的吸波性能。采用拱形法对所研制的混合形吸波材料进行了吸波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在某项工程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基于EBG结构的超薄吸波材料在螺旋天线阵RCS缩减中的应用。通过采取在EBG贴片之间加载集总电阻的方式实现吸波材料,并将螺旋天线阵金属底面用EBG吸波材料代替,以期实现了天线阵工作频带内RCS减缩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在EBGRAM的吸收频段内该吸波材料能有效缩减螺旋天线阵的RCS,同时保持天线单元辐射性能,仅前向增益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超材料的吸波体。该吸波体是由两层金属及其中间的有耗介质组成,上层金属是由刻蚀交叉缝隙的贴片形成的电谐振器,下层金属不刻蚀,作为整个金属地板。通过优化结构参数,得到了一种极化不敏感、宽入射角的超薄吸波体,吸波率达到99.1%,厚度只有约0.01λ.通过对其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分析,表明该吸波体具有良好的RCS减缩特性,在法向方向最大减缩20 dB.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表明该吸波体在电磁隐身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GRECO中棱边检测方法及其绕射场计算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德华  王宝发  刘铁军 《电子学报》2003,31(8):1160-1163
图形电磁计算(GRECO)方法是计算复杂目标高频区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原始GRECO方法在判定目标图象棱边象素的不足之处,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软件能够更准确、充分地判定目标的棱边象素及获得棱边参数.在边缘绕射场的计算方面,本文指出了相关文献中存在的错误[1],给出了基于等效电磁流法(MEC)和物理绕射理论(PTD)的边缘绕射场计算式,及与物理光学(PO)场叠加求取RCS的完整表达式.计算实例表明,新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与实验测量值吻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敌方隐身目标的威胁、P 波段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及该频段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快速多极子技术的全波数值仿真方法在隐身目标散射特性精确求解中的独特作用;阐释了基于快速多极子技术的全波数值仿真方案实施的矩量法原理、快速多极子技术、预处理算法及高效迭代求解技术,通过与标准体的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案的可靠性及精度;利用文中提出的仿真框架对几种典型的隐身目标进行数值仿真,讨论了隐身目标在P 波段的电磁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13.
NURBS曲面RCS的物理光学法混合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似驻相法和直接积分法,在利用物理光学法(PO)计算NURBS曲面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的问题中提出一种混合积分法.这种方法既保持积分精度,又提高了计算速度.此外,归纳了七种不适合用一般驻相法处理的剖分面元.同时验证了计算中采用NURBS面元剖分对于提高目标RCS计算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款工作在X波段的准八木天线,针对该天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技术,根据天线分别工作在辐射状态和散射状态时金属反射板上电流分布的差异,对金属反射板进行了改进,在全频段内达到最大10.0dB的后向RCS减缩,给出了原天线和改进后2款天线的增益、电压驻波比和RCS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提出的RCS减缩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涂敷目标散射场的一般方法。将带有尾翼的弹体目标分成几个散射中心 ,在每个散射中心上 ,运用物理光学积分和几何绕射理论对其RCS进行分析和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无涂敷金属表面目标的RCS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预期估计情况吻合较好 ,表明该方法不仅计算简单 ,而且结果也较为精确  相似文献   

16.
FEM/BEM混合法计算各向异性不均匀介质柱电磁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边界元(FEM/BEM)混合法计算二维各向异性不均匀介质柱电磁散射,对介质柱内、外区域分别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法进行分析,然后应用边界条件建立部分稀疏部分满填充的矩阵方程.应用内观法结合多波前法求解该矩阵方程,分别计算了均匀分布和不均匀分布的各向异性介质柱的雷达散射截面.数值计算表明,有限元-边界元混合法在分析和计算不均匀开放域电磁问题时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柯涛  郭锦成 《舰船电子对抗》2009,32(3):111-112,117
将基于特征谱的双步预处理方法与多分辨预处理方法结合,用来快速分析电磁散射问题。特征谱双步预处理方法有效地利用了多分辨预处理方法的等级特性,计算实例证实它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金旺  杨玉峰  李清亮  赵有  吴健 《电子学报》2018,46(1):252-256
目前,空间碎片探测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的建成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空间碎片探测的步伐.本文基于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基本特性,首先利用Mie理论研究了498MHz、500MHz和502MHz三个频率理想球形目标的散射特性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大部分散射能量分布在前向及其附近方向;然后以编目为14209的空间碎片为例,通过该雷达的探测得到其后向雷达散射截面(RCS)为0.0043m2,并给出了该雷达的最小可探测目标,这说明了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在空间碎片探测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目标电磁散射截面按500MHz计算正确有效,并能够满足工程需要.最后,以西安7.3m和1m天线为例分析了该结论对非相干散射雷达优化布站以及组网探测空间碎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