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良好的测试性设计对散射通信小信号系统而言,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维修性、保障性、降低对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指出了测试性对散射通信小信号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散射通信小信号系统的固有测试性设计、机内测试(BIT)设计及相应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将机内测试(BIT)设计与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故障检测率与故障隔离率.随着散射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机内测试(BIT)与自动测试(ATE)设计的同时,应积极将综合诊断技术、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应用于散射通信系统的关键模块,从而提高散射通信系统的任务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导弹引控系统现有测试设备测试仪器分散、连接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耗费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XI总线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ATS)设计,实现测试系统的自动化、模块化及通用化,降低测试系统的规模,节约研发成本。描述了测试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给出了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重点介绍模块化仪器的选择、电源模块的设计及软件的测试流程。经论证,系统设计合理、测试准确、自动化程度高,满足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在航空领域的运用频率逐渐提高,利用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高速、低延迟的特性,可以显著增强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的通信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使航空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对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FC网络的机内测试进行研究,阐述机内测试的重要性,总结机内测试的关键点,并提出机内测试设计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贤文  聂涛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5):78-79,82
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VXI总线的机载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详细论述了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硬件设计采用货架设备和标准化组件,软件设计采用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能实现设备系统级与板极的自动测试,并在保证测试过程完整性的同时实现远程诊断和数据共享。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测试精度高、系统开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雷达装备对自动测试设备的通用化要求,文中采用混合总线技术,开发了基于PXI和VXI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连接器-适配器的接口设计方法实现测试接口的通用性设计,并采用面向信号的思想开发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平台。文中对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和通用硬件平台、测试接口适配器及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该系统可用于多种现役雷达装备的自动测试,克服了雷达装备维修测试中自动化程度低、设备复用率低和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尹翠然  张晓冬  贾彦萍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9):102-103,106
为了减轻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开发基于PCI总线的电磁环境自动测试系统。介绍了PCI总线的接口电路设计以及电磁环境自动测试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设计采用PCI9054 FPGA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接口,电磁环境自动测试系统硬件由天线、放大器、频谱分析仪、计算机、打印机组成,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实践证明该设计有效地解决了系统的数据传输问题,测试所得数据合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潘高峰  薛军 《电子工程师》2005,31(10):7-8,11
为了满足校飞设备日常维护的需求,设计了一套自动测试系统,利用虚拟仪器技术通过GPIB卡实现校飞设备的自动测试,克服了以往人工方式的弊端;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方案,根据设备所需测试的指标,按照分级建模、最后综合的总体思路,设计了该自动测试系统,重点介绍了示波器控制的编程方法.本系统能够满足校飞设备自动测试需求,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对校飞设备的测试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军用嵌入式计算机的批产自动测试,基于模块化、标准化思想展开自动测试设备的研究.针对某型飞行管理计算机进行了测试设备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实现了模拟量采集、离散量输入激励、离散量输出测试、1394总线通讯,以及ATE自测试等功能.通过实际使用效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该设计思想还具有较强通用性和推...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基于PXI模块化仪器系统的某导弹控制箱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及其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系统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仪器轴角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测试系统应用高精度轴角测试仪器,研究解决了模块化仪器应用,完成了硬件电路结构设计、软件功能及界面设计。该系统具有角精度测试、电压量测试、电流量测试、测试数据记录及保存等功能。经测试表明:单通道最大误差0.005°,电压、电流量测试分辨率6.5位,可广泛应用于各型轴角转换器的性能指标测试。  相似文献   

11.
刘洁 《电子科技》2013,26(6):104-106
针对目前自动测试设备的通用性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测试平台。文中对PXI测试系统、接口适配器和开关网络进行了说明;介绍了测试软件和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分析了该系统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通用性、故障诊断与定位等问题。其设计思想和方案对于机载计算机通用测试平台的研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可心  夏宏森  徐国鑫 《现代雷达》2007,29(8):29-31,47
以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基于案例推理和专家系统理论,对雷达装备的故障诊断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一个集成的智能诊断专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具体的诊断实例,该方法充分利用案例推理的优点,将提高雷达装备故障诊断的正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军用电子装备数字系统自动测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泽敏 《雷达与对抗》2001,(1):20-24,34
首先综合论述了目前可用于军用电子装备数字系统的自动测试技术,然后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海军新型舰载电子装备数字电路板的故障诊断技术,经过对部分雷达、电子战以及指控系统等舰载电子装备数字电路板的实际运用,表明该项技术能够实现对海军新型舰载电子装备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4.
舰载无线通信设备通用测试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诚  赵菲  李光 《通信技术》2014,(8):963-967
针对舰船在航渡过程中无线通信设备故障维修保障难度大的情况,结合目前舰载主用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指标和结构特点,研究设计了基于规则和模糊推理的舰载无线通信设备通用测试诊断专家系统,通过故障诊断专家知识库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可对故障设备整机和单板进行自动检测,实现了对多型舰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故障诊断定位,提高了舰船在航渡过程中无线通信设备维修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元姣  苏广川  韩雷 《电光与控制》2005,12(3):47-49,54
对复杂的电子设备的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维护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分析了单独应用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成式诊断专家系统模式,将神经网络与传统的专家系统进行有机结合。经实验证明,系统的推理效率明显提高,且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启发性和透明性。由此可见,该集成方法对故障诊断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6.
快速进行故障诊断是保证雷达装备综合保障能力的前提,建立一套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来不断总结专家经验,从而使维修工作更加科学、有效。以某舰载搜索雷达系统为例,给出了雷达系统故障树的构建方法、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及推理机的设计,并简要介绍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鑫 《电讯技术》2006,46(5):194-196
介绍了一种基于VXI-GPIB混合总线的针对综合化通信、导航、识别(CNI)系统的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测试软件以LabWindows/CVI为开发平台,数据库采用ODBC技术和SQL语言。  相似文献   

18.
宽带接入网络中引入PON接入方式后,传统测试系统已经无法支撑PON用户线路的故障定位。本文描述了一种在现有PONEMS系统之上的综合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不改变现有维护模式的前提下,实现PON网络状态查询及自动故障诊断,PON网络进行例行的主动监测,PON网络业务开通竣工测试和告警信息收集处理功能,显著解决了末端维护人员在PON线路维护方面手段缺乏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石志军  李博 《电子测试》2020,(10):13-15,24
舰载雷达装备功能、性能完好性,以及故障的快速诊断隔离与恢复能力已然成为装备战斗力形成的基础。针对多型号、种类舰载雷达的通用测试诊断技术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舰载雷达装备通用测试诊断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方法、措施及实现,提出了适合现役、改型、新研等不同状态的雷达装备的测试与故障诊断方法,可实现舰载雷达装备的通用化测试与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20.
结合雷达装备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的特点,采用了计算机通讯及控制、人工智能、虚拟仪器、智能并口扩展、软件模块设计、多口RAM及直接数据写入等多种先进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USB总线的雷达分机测试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多种型号雷达装备的不同分机的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实践证明,系统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