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以SIP(会话启动协议)作为主要呼叫控制协议,支持用户移动性管理,支持接入终端多样化,拥有开放灵活的业务环境,被认为是未来宽带业务的控制核心和实现FMC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架构。对IMS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IMS和软交换的相互关系,并给出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引入IMS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马跃 《通信世界》2006,(1):18-19
未来的通信网络将是基于多种技术(有线、蜂窝、移动宽带等)的接入网和基于软交换和IMS统一核心网和业务平台,支持多模终端的综合网络.在融合的背景下,摩托罗拉提出了无缝移动的的综合网络概念.  相似文献   

3.
根据各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现状及网络发展的趋势,移动和固定网络的融合是必然的,软交换的应用为融合提供了基础.文章简要介绍利用IMS实现移动网和固定网络融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网络融合的趋势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承载、接入分离的思想为未来网络融合提供了统一的架构。网络融合包括业务融合、核心网络融合、接入网络融合、终端融合、运维融合等多个方面。未来融合网络的发展趋势将是在核心控制层采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在核心承载层采用因特网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IP/MPLS)技术,在业务层采用统一开放的业务提供架构,在接入层支持固定、移动、窄带、宽带等多种接入技术,终端则呈现多模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最终实现一个用户、一个号码、一个终端、一个账单、一个核心网络、随时随地享受的全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电信网技术》2005,(11):47-48
谈及下一代网络,目前业界越来越关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问题。因为全IP网络是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共同发展方向,在NGN体系架构下,固定和移动仅仅作为NGN的不同接入方式。对用户而言,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可以实现真正地随时随地沟通,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通信手段和通信方式,并且可以享受更多固定和移动融合所带来的新业务。在这种用户需求的驱动下,软交换技术、IMS等为新业务的引入和网络融合提供了条件。特别是IMS,由于其与接入无关、统一的会话控制和用户数据管理、开放和统一的应用平台等特性,使得很多人都将其视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基础,希望通过IMS实现真正的从业务、设备到网络的完全融合。爱立信公司的《固定网络部署IMS正当时》一文正是从这样的思路出发,提出将IMS架构引入固定网络实现多媒体业务的解决方案及其特点,此方案为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核心网络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慧玲 《移动通信》2010,34(1):48-52
文章主要探讨了核心网络的IP化、融合化、扁平化趋势,总结了国外运营商的IP化不同演进路径和策略,指出IMS将是未来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共同的核心业务控制层,为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分析了基于软交换和IMS技术的核心网组网的扁平化趋势;文章还对基于IMS提供融合业务的集中的用户数据管理、业务能力开放和终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洪  朱英军 《电信技术》2007,(4):104-106
1 利用软交换技术提供宽带域业务 1.1 必要性 尽管综合运营商希望通过IMS核心网接入固定和移动用户,但目前IMS的融合应用还处于试验阶段,具体的应用模式还不太明朗,将IMS引入固网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8.
IMS--下一代业务融合的利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IMS,下一代网络业务融合的引擎 随着IP多媒体子系统(IMS)技术的出现,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再次成为电信业研究的热点,IMS是一个基于I P技术的、与接入无关的架构,它是能被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共用的融合核心网,即能够为使用2.5G、3G、WLAN和固定宽带等不同接入手段的用户提供融合的业务.它的主要特点是统一的用户数据、统一和开放的应用/业务层、统一的呼叫会话控制等.IMS体系架构具有诸多优点,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前,业界一致认为IMS将是未来核心网的发展方向。IMS的发展机遇存在于目前宽带用户(包括移动和固定宽带用户)的持续增长、宽带用户的话音业务向VoIP转移、运营商的ARPU增长机会来自于IP多媒体业务等,这些都是推动IMS发展的直接动力。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高华所撰《IMS——推动业务创新和融合转型》一文提出,无论是从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演进的大方向上,还是从用户对电信业务融合的需求上看,为了满足用户对新兴业务的需求,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贴身服务,电信的本质是服务,电信市场的本质是提供业务,最大的创新应该是业务创新。以满足客户综合信息通信需求为核心的商用模式的转变。提高用户的忠诚度、降低转网率、提高ARPU值、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创造一个以IMS为核心,融入互联网和IT等领域优势的融合的网络将是电信网络发展的趋势。此文值得业内人士一读。  相似文献   

10.
固网软交换向IMS演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网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演进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和策略。演进可以在继承原软交换(SS)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业务仿真子系统(PES)业务功能的前提下,平滑地向IMS演进,逐步引入、扩展多媒体和移动业务,实现核心网层面的固定和移动融合(FMC)。下一代网络(NGN)核心控制层的软交换和IMS在基本架构上没有实质冲突,软交换主要面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仿真业务,而IMS为实现FMC和多媒体业务,在移动性、安全、服务质量(QoS)、开放业务架构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扩展,软交换向IMS演进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已经采用软交换的运营商,采用演进的方式实现基于IMS的全业务的NGN网络,可以节约投资,减小网络改造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全业务运营商的角度探讨了IMS(IP多媒体子系统)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包括IMS的技术成熟度、IMS的实施思路以及IMS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其中,关于IMS实施思路的探讨包括对运营商网络演进思路、业务发展思路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IMS网络容灾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阿芳  奚展跃 《通信技术》2011,44(3):102-104
IP多媒体系统(IMS)网络是目前国内外运营商公认的新一代融合网络,其具有核心设备种类多、基于IP承载、支持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固移融合等特征,其大规模商用对网络安全性、业务可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于IMS网络的容灾机制亟待研究。研究过程主要分析了通信网络常用的容灾机制,及不同容灾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IMS网络特征,最后提出IMS网络整体容灾方案、主要网元的设备容灾机制、以及业务放通机制等,同时也分析容灾可能给业务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BT has commenced the switch-over to its 21st Century Network — an all-IP based network which will reduce costs and provide a more ‘innovation-friendly’ platform where exciting new services can be rolled out much more quickly and cost effectively. Increasing computing power and openness on the client device coupled with the move to an IP environment fundamentally alters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for service provision, making it much harder to control the customer’s service experience. Further complexity is introduced by convergence — the requirement for services to run across a multitude of networks and devices. The challenge is to create an infrastructure capable of delivering the exciting new own-build and third-party converged services users want while preserving ease of use and security.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element of the 21CN architecture is a key enabler in reaching these goals. Alcatel-Lucent is a vendor with a strong track-record both in supplying IMS products and in ongoing research activities, considering improvements and extensions to the current IMS standards. This paper summarises activities to date in a research collaboration between BT and Alcatel-Lucent which is looking at the area of improved intelligence in the provision of converged services over an IMS architecture. The collaboration utilises capabilities produced by Alcatel-Lucent’s research department called the Reachability Server to implement a number of novel converged service scenario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chability Server, describes the collaboration, summarises the scenario implementation work completed to date and presents a number of conclusions and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4.
IMS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层的地位日渐突出。本文通过对IMS试验系统建设的研究,展示了采用开源软件栈进行IMS业务开发和原型化的可行性,为相关企业进行IMS的研究和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融合的IMS架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描述主要的IMS标准化组织核心技术架构,讨论存在差异的原因和实际部署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IMS融合架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SDS(Service Development Studio)业务开发环境是一款基于Eclipse平台的、免费的软件,在目前IMS网络尚未完全铺设的条件下,为开发人员提供开发、测试和仿真新业务的平台。它内置服务器、协议栈、IMS核心网等,并提供各种模拟器,为开发新业务提供极大的便利。主要介绍了用SDS对IMS客户端进行开发,其中包括ICP的结构、IMS客户端的开发流程以及相应的API之间的关系等,并且在SDS上实现了Windows Client在PC机上的仿真,验证了新业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面向融合引入IMS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说明了IMS带来的融合能力和引入的必要性,重点提出了引入IMS的四项原则,并结合IMS的网络建设提出了多域组网和网元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18.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业界公认的核心控制层融合技术,在运营商推进网络融合进程中备受关注。通过对IMS规模部署中的组网结构、与其它网络的互通、业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建议运营商在IMS的组网结构上,可以依据IMS用户规模和管理机制等因素,以大区或省为单位建设统一的IMS网络;在IMS业务平台建设上,运营商可以依据现有网络情况,灵活选择利用原有业务平台或新建IMSAS来实现业务融合,同时为固网、移动用户提供业务,同时IMS还可满足运营商多媒体业务推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IP多媒体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核心网的发展方向,视频通信(VT,Video Telephony)业务是移动网络3G时代的典型应用。针对视频通信业务需求,给出了基于IMS网络实现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网络VT业务的方法,并就业务现网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为运营商部署相关业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沉寂一时的IMS网络技术,随着近两年来全球各地风起云涌的PSTN网络升级改造活动重新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一次它改变了以往给人高高在上,无法落地的印象,而是脚踏实地的承担起了替换传统老,旧PSTN端局交换机的重任。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产品管理部IMS产品经理夏海敏所撰《爱立信IMS全方位推动PSTN网改实施》一文介绍了爱立信公司在全球IMS网络商业部署上,从合同数和市场份额上都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在PSTN网改上拥有完备的产品方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愿意在网络规划、产品方案、系统整合,和业务部署方面为PSTN网改的顺利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