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媒体发展,各媒体不断融合,媒体行业出现了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展示传播内容的全媒体传播模式。在全媒体环境下,视频节目呈现出传播渠道增多、传播模式革新的特点,其影响力、双向互动效果都有所增强,视频节目迎来了更大的机遇。然而,视频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本文将立足于全媒体环境,以实现视频节目精品化为研究切入点,对全媒体的概念与全媒体环境特殊性进行分析,讨论全媒体环境下视频节目精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创新视频节目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其他视频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岩泽 《电视技术》2016,40(3):89-92
在媒体融合趋势下,传统演播室技术平台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节目的应用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围绕去中心化、用户思维和互动直播,明确了全媒体演播室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以敏捷服务为特征的全媒体演播室技术策略.为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转型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态势下,节目生产逐渐由台内制播延伸到无处不在的移动制播模式,而全媒体共享云平台是实现这种融合模式的基础。本文从全媒体汇聚、全媒体节目生产、全媒体互动三个主要内容生产环节阐述全媒体共享平台是如何改变传统节目生产模式的。最后从技术角度介绍了全媒体共享云平台的平台服务和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全媒体新闻融合平台针对电视、广播新闻生产与互联网新闻生产全面融合的模式,是以媒体内容渠道多样化汇聚、面向全媒体的内容生产策划,以及移动化的生产工具和多渠道内容发布为核心业务。  相似文献   

5.
季勇 《电视技术》2021,45(10):28-30
演播室是电视媒体进行节目制作、现场导播等的主要场所.演播室的环境、条件及功能配置,直接决定着电视媒体节目的播出效果,因此电视台非常重视演播室建设.但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催生了新媒体,并进一步促使全媒体出现,冲击了传统的媒体市场.受众对媒体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在观看电视媒体节目的过程中,受众希望作为主体参与到节目中来,以获得更好的节目体验.而传统的演播室难以实现这样的实时互动,容易给受众造成一种隔离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传统演播室应借助全媒体的优势,打造完善的演播室互动体系,以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受众的节目体验.为此,阐述演播室全媒体互动的必要性,分析演播室全媒体互动的思路、要求和技术特点,就如何实现演播室全媒体互动,提出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的渠道更多样,内容来源更广泛、形式更丰富、细分更具个性、发布要求更快捷灵活。这些都给电视媒体原有内容传播体系带来巨大挑战。我们应该把它转化为一个发展契机,主动拥抱互联网.依托自身强大制作能力优势和优质内容资源,融合运用新技术、新渠道,整合台内业务系统,互通新兴媒体渠道.推进全媒体内容采编播流程的一体化和扁平化,建设面向全媒体个性化内容的多源汇聚、融合加工和快捷发布的整备系统.构建”一云多屏“新的传播体系,促进台网一体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广东广播电视台通过采用新媒体技术来提高节目的互动性及生产制作的效率,实现传统广播和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构建集节目直播互动、视频直播、移动汇聚制播、内容共享、跨媒体分发等功能的广播全媒体生产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8.
卫锋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40(2):44+46-47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体业务的发展,使节目的形态和运营模式创新成为可能,同时对内容生产的时效性和工艺流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通过回顾传统广播电视台的业务模式,分析全媒体融合生产的背景与发展趋势,介绍了跨屏互动应用的新模式与技术新发展,对未来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业务模式与支撑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传播特点,阐述了在广电行业全媒体时代这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充分融合新媒体技术和理念,如何将新媒体运用到电视生产的实际中来.分别从技术应用层面、节目制播渠道、内容生产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格局重构的大趋势下,气象影视服务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气象影视服务现状和新兴媒体的特点,提出多媒体融合背景下,气象影视服务要做到节目内容外延内伸、服务形式推陈出新、传播渠道多屏互动、运营机制改革创新,努力形成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