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时期,军工企业都遇到了新课题。尤其是原来生产军事电子复杂装配的企业一下子要转到生产性质截然不同的民用产品,必然引起工艺管理的变化。我厂的情况基本代表了这样一个军转民企业的类型。即由原来生产的单件、小批量转变为大批量,甚至于为流水线生产。工艺装置及设备由原来的工艺专业化原则分布和设备的万能性转变为流水作业原则分布和设备的专用性。在这种剧烈变化的形式面前如何使工艺管理工作与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电子业的飞速发展,失效分析广泛应用于宇航、工业、军品和民用产品中。失效分析是对失效器件进行分析检查,找出失效发生的原因,从而为改进、提高器件可靠性指明方向,在可靠性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可信性的基本概念,并用更新过程的方法描述了产品可信性特性,最后分析其在我国武器装备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关键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关键系统软件可信性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对关键系统软件可信性的特征、方法和损害属性进行了研究,综述了关键系统可信性分析和评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认识和理解途径的关键系统软件可信性分析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产品可信性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并对产品可信性验证试验要求作一个简要的阐述,给出可信性验证试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6.
国内热电红外探测器的研制、生产,至今已初具规模。从国内外资料来看,依据热电器件所具有的电性能、使用条件及价格,都非常适用于各类民用产品。同时,热电器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红外器件的民用市场。(从国内现状看,除去航天、兵器等军工领域外,将工业用、民用产品市场统称为民用市场。)从长远来看,红外器件及整机的生产,终将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可能始终处于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规模。因而,从现在起,就必须不断研究热电器件市场的现状及发展,以把握市场脉搏、指导研制和扩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软件可信性建模是CPS可信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现有的形式化方法、软件验证技术并不适合对CPS软件可信性动态演化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深入分析CPS可信软件动态演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CPS软件可信性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对CPS软件在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下的可信性演化过程进行建模,并分析其可信性演化规律,为CPS软件可信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通过对一个工业控制领域中CPS软件的建模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可信性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给出电子信息系统可信性概念及其形式化描述,建立层次结构的电子信息系统可信性模型及其评估模型;通过分析电子信息系统可信性属性,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建立电子信息系统可信性的指标体系;综合当前系统评估的主要方法,提出针对电子信息系统可信性特点的评估方法———基于熵权的电子信息系统可信性多层次综合评估法;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某电子信息系统的可信性进行了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IEC/TC56简介 IEC/TC56(可信性)负责可信性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及维护工作。可信性包括了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如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包括报废管理)。这些标准为设备及系统整个寿命周期的可信性评估和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工具。IEC/TC56秘书处设在英国,下设4个工作组,WG1(可信性术语)、WG2(可信性技术)、WG3(可信性管理)、  相似文献   

10.
IEC/TC 56可信性国际标准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可靠性技术及其工程概念的不断拓展,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自1965年成立“电子元件和设备可靠性”的技术委员会(即TC56)以来,该技术委员会的名称及其国际标准的编制组织方法也都跟着不断改变。特别是自从1987年提出了可靠性的“工具箱”结构概念以后,可信性标准的编制内容及其结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在IEC/TC56的努力工作下,“工具箱”的可信性标准日趋完善,并已逐步构成一个可信性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TCP/IP协议在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中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嵌入式设备以其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正在取代传统PC机成为Internet的中心。介绍了一种技术:以W78e516B为核心,结合网卡芯片RTL8019AS,实现了嵌入式TCP/IP协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ZigBee通信的瓦斯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和MCU结构的井下无线通信瓦斯监测系统;分析了该瓦斯监测系统的体系机构、硬件配置、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等;实现了井下瓦斯浓度的采集、标定算法处理及远距离无线通信和数据的动态分析.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As computer networks expand,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for management systems capable of handling error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approach based on management proxies to improve the dependability of fault management systems. An effective MIB to implement the proxies is presented, which allows their deployment at virtually no cost. As an example, a case study of a WAN is carried out.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可信服务组件选择是实现分布式虚拟化环境下服务可信性保障的关键.将服务组件选择抽象为多限制优化路径问题后,可以通过搜索信任路径来选择服务组合所需组件,但现有的信任路径搜索算法计算复杂度过高、性能表现差,同时在建立可信服务组件选择模型时缺少从服务组件信任关系和证据传播的角度出发,对可信服务构建与组合过程中服务组件社会关系方面考虑.针对以上不足,本文提出可信质量QoD概念,引入组件亲和度等属性来对分布式虚拟化环境可信服务组件选择模型加以描述与限制,并设计一种基于QoD的启发式优化信任服务路径搜索算法HA_OTPS,选择优化信任服务路径上的服务组件来满足用户可信性需求.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信任路径搜索算法相比,HA_OTPS算法具有运行时间较短、搜索结果效用值较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李晨光  邵阳  李明 《电声技术》2011,35(10):86-88
随着广播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广播现场直播逐渐成为最常用的播出形式之一.主要介绍了广播现场直播车的直播方案设计与实施,提出了较为详细的信号传输方式、设备配置方案、信号接线图和配电图,建设完成可靠性高的多功能广播现场直播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并针对目前如何在中高压电力线和低压配电线进一步提升通信速率和可靠性的课题,比较了目前最先进的几种电力线载波编码调制技术。最后对电力线载波机的应用和选型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军用电子设备的可信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信性概念是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给出可信性概念以及军用电子设备可信性设计的3个主要阶段:可信性分配、预计及试验,提出了提高设备可信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随机Petri网的网络可信赖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林闯  王元卓  杨扬  曲扬 《电子学报》2006,34(2):322-332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依赖性的不断增强,网络系统的可信赖性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对可信赖性的概念及其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论述,并对系统可信赖性各种模型方法及求解特点作了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随机Petri网(SPN)对网络系统可信赖性建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着重研究了随机Petri网描述系统的服务失效模型和容错模型,并给出了网络系统可信赖性分析中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对于应用随机Petri方法分析网络系统可信赖性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现状作了分析和总结,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ole and plac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modern computing curricula, focusing on dependable system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using microprocessors and programmable logic. In this time of the increasing role of software and proliferation of computing in all areas of technology and human endeavor, there is critical need for education of engineers who can understand the system as a whole, appreciating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and their mutual connection.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approaches between traditional computing software and modern programmable-logic hardware is discussed. Modern systems require good engineering considering not only the system's functionality but also dependability and saf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