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棕  刘兵 《科普研究》2012,7(6):40-45
对专业科学文本进行修辞分析和话语研究是科学修辞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揭示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高士其科普文本的隐喻,探寻其科普作品隐喻生成的原因,揭示出科普创作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意识形态的影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这些带有主观性的科普作品对于读者阅读、理解、接受和传播科学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它自身的语言特性。风光摄影作品应该根植于丰富的生活体验、精心设计和个性思考中,而不是自然景观的简单记录和诸多元素的堆积。风光摄影的魅力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发现、提炼与表达。在多年来的风光摄影创作中,张喜森坚持行走、拍摄、思考,注重亲身经历和体验,独立地发现和捕捉自然的美,善于在司空见惯的景致中寻找有意味的形式,把造化之美经过取舍提炼升华为艺术之美。他的作品格调清新、自然、典雅、唯美,多以散记的形式,图文并茂,将个人的内心感悟和对现实的思考融入到自然风景之中。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它自身的语言特性。风光摄影作品应该根植于丰富的生活体验、精心设计和个性思考中,而不是自然景观的简单记录和诸多元素的堆积。风光摄影的魅力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发现、提炼与表达。在多年来的风光摄影创作中,张喜森坚持行走、拍摄、思考,注重亲身经历和体验,独立地发现和捕捉自然的美,善于在司空见惯的景致中寻找有意味的形式,把造化之美经过取舍提炼升华为艺术之美。他的作品格调清新、自然、典雅、唯美,多以散记的形式,图文并茂,将个人的内心感悟和对现实的思考融入到自然风景之中。  相似文献   

4.
朱盛镭 《科普研究》2015,10(2):30-35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我国科普发展的战略性取向日趋凸显。阐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科普作品产生的冲击,指出科技与产业环境变化催生战略性科普作品的发展,并对其创作和传播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认为面向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普作品拥有很大的社会需求空间和受众面,要求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工作者创新思维,扩大视野,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和偏好,提升和丰富科普作品的战略价值和时代内涵,同时回归科学理性。结合推广普及有关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产业的实践,对新时期科普作品如何支撑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等社会需求问题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刘嘉麒 《科普研究》2014,9(5):5-6,13
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科普事业呈现的形势以及科普作品呈现出的特点。作者结合对于科普作品研究的经验,分析了当前社会科普作品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科普作品在科学性显现出的问题,并从科普创作的源头角度提出了保证和加强科普科学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匡志强 《科普研究》2012,7(1):90-96
尹传红著《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是近年来较为引人注目的原创科普作品之一。该书以幻想在人类探索宇宙和自身奥秘方面所起的作用为主题,深刻阐释幻想对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将激发想象力、促进创新思维作为全书的着力点,注重科幻作品对科技发展的人文反思,用精湛写法烘托出科学的理性之美,展现了科学与文学相融、现实和幻想交织的奇特画面。本文从创作思想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总结了该书的若干成功之处,以期为国内原创科普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谢小军 《科普研究》2010,5(1):66-67
时不时从报纸上看见《中国呼唤阿西莫夫》之类的文章,它说的是我国的科普创作问题。目前我国科普创作能力薄弱,科普创作理念、手法落后,科普作品总体质量不高、缺乏精品,优秀的原创作品少,科普创作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在于:科普创作者尤其优秀的科普原创作者十分匮乏。当前,我国从事科普创作的人员很少,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科普创作者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8.
胡俊平 《科普研究》2015,10(6):86-92
环境是我国科学小品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1 世纪,以环境为主题的科学小品在创作内容、表达方式、人群定位和传播媒介上均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为信息社会背景下的科普创作提供启示,也为当前科普信息化建设中的科普作品策划与创作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传播与普及的“写意”中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实地考察引发了作者一个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把科学传播与普及的事业放到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争取在科学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上有所建树呢?本文是作者对此的一些初步的想法。作者用写意的标题和手笔,对科学传播与普及的基本概念、科普和科学传播与普及二者的关系,及科学传播与普及的源流与走向进行了论述。本刊刊登此文,希望它能引发更多对科普理论研究的思考,这也是作者所愿看到的。  相似文献   

10.
尚严伟 《科普研究》2007,3(2):49-54
竺可桢是20世纪中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的一代宗师,作为一名科学家,在我国气象学界和地理学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还是身体力行的科普作家,一生写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对科普有深刻的理解。他生前发表过的科普文章、所作科普讲演和报告的讲稿,以及未曾发表过的有关手稿和油印稿有160篇之多。内容更是涉及气象学、地理学以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教育、科学家和科学史等众多领域,许多作品堪称中国科普作品的经典之作。另外他还曾经领导中国科普事业。学习和探讨他的科普思想和科普实践对我国现在的科普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