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红外技术》2016,(10):889-893
以一台Y100L-2型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转子二维导热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电机输出轴表面温度和端部循环空气的温度,利用修正后的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异步电机转子温度进行导热反计算。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反演计算的转子轴部温度与实验测量结果、Ansys仿真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为实际工程应用中电机转子温度的测量和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扭纵复合型超声电机动力学模型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动力学原理,利用一种新的扭纵复合型超声电动机的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扭纵复合型超声电动机的转速、转矩、效率和响应时间等特性。计算结果揭示了预压力、定子两路振动振幅等输入参数对负载特性的影响。此外,转子运转的响应时间与负载力矩间的关系也可由模拟计算导出。利用该模型对所研制的复合型超声电机实验样机进行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及相应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首次计算出定,转子接触与分离点的不对称特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种非局域化的输运模型,对不同结构不同温度下的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输运特性进行了仿真。在这个模型中,利用量子隧穿、微带隧穿以及热载流子输运等长程载流子输运模型,对传统的扩散-漂移方程进行了矫正.并将基于上述集成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拟合参数的合理设置,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带像差的光学传递函数理论建立模型,并对3种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对比分析,模型中把降晰效应按流体力学理论分为平均流和脉动流两部分分别计算。把计算结果与文献列举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基本正确,可以为图像复原及气动光学实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双转子在高速运转时难以从高、低压转子耦合出现的复杂振动现象中提取到有效的振动特征,及目前缺乏对其相应的研究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张量主成分分析(multiline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ensor objects, MPCA)与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并将其用于非线性双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创建非线性裂纹双转子模型及其动力学方程,针对裂纹开合角度变化分析高、低压转子的振动特性。再将振动能量信号与振动信号归一化为彩色图像样本,使用MPCA算法对故障特征进行压缩提取。最后使用KNN分类算法对不同裂纹开合角度情况进行特征分类,并计算相应的分类率。实验结果表明,在转子高速区域含有低噪声的情况下,MPCA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裂纹程度的特征信号,为非线性双转子裂纹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为基础,研究基于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介绍一种改进型电压模型转子磁链观测方案,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估算转子磁链和转速,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7.
感应电机转子有铜条,导条电导率较高,谐波在转子导体中易产生大量的涡流损耗,给感应电机损耗的准确计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一台400k W变频调速感应电机,采用有限元法对空载和负载下的电机损耗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的考虑谐波在转子产生的涡流损耗,为感应电机损耗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压器是一种基本的电路模型,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为了简化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将分压器模型应用其中。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三个典型模拟电路进行理论计算,并在同样的参数条件下,用Multisim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和较好,表明分压器模型引入到模拟电路的分析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将相似理论应用于热传导模型实验中,可使所有参量无量纲化,便于设计实验模型。把相似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际模型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改进磁链计算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获取异步电动机转子磁链信号在高性能电机控制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常用转子磁链计算的电压和电流模型,针对各自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链计算方程进行组合的改进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矢量控制理论,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了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激光雷达由于其极高的探测灵敏度,使其在探测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微多普勒效应。目前,对直升机旋翼微多普勒的研究大部分是在直升机处于悬停状态的基础上,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直升机是在做各种运动。利用PO 法对直升机旋翼叶片的RCS 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直升机旋翼回波的微多普勒模型。并基于该模型,以AH-64 武装直升机为例,分别对作直线运动和俯仰运动的直升机旋翼的微多普勒效应进行了仿真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直升机旋翼的距离单元曲线以及微多普勒频谱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直升机的运动状态,为下一步运动直升机的微多普勒识别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刚  董纪元  于德刚  王岩 《压电与声光》2010,(2):185-186,199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采用有限元构建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v10.0,通过对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结构进行拆分,分别将3部分构建后生成体积建立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MSC patran2007计算软件,采用四面体10节点自由划分网格,共38147节点,187547单元,其中假体模型57446单元、水泥壳模型28265单元、股骨部分101836单元,分析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所构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逼真反映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真实几何形态及其生物力学。结论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可以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生物力学行为以及假体优化设计提供精确模型.  相似文献   

13.
耿子海  蔡晋生  张卫国  赵俊英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8):803002-0803002(6)
旋翼翼型设计是直升机旋翼设计的基础,准确计算翼型气动特性是设计工程实用翼型的关键。在翼型的气动特性设计过程中,使用红外成像非接触测量转捩实验技术在大型?3.2 m低速风洞中测试了OA309旋翼翼型的自由转捩位置,采用Michel模型计算了自由转捩位置以及自由转捩对气动力的影响。通过OA309旋翼翼型的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计算捕捉到的转捩位置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红外成像非接触测量转捩技术与Michel模型的联合应用提高了旋翼翼型的阻力计算精度,为翼型多目标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龙平  叶明 《微波学报》2012,28(2):45-48
提出了一种超小型UHF频段无源RFID标签抗金属环境的技术方案。采用高介电常数介质并通过开槽增加电长度,设计中考虑了环境金属物体对标签天线的影响,采用CST MWS软件建立模型并分析了标签天线主要尺寸的变化对标签天线阻抗与所采用的RF芯片阻抗的匹配影响,对造成阻抗变化明显的变量进行调整以获得可接受的阻抗匹配程度。采用网版印刷银浆制作了标签样品并进行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实测与仿真结果比较吻合,标签阻抗匹配良好,实测读取距离大于2m满足实际使用需要,标签尺寸仅为12mm×7mm×3mm,可应用于物联网中小型金属物件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用于脉冲体制雷达的旋翼转速估计方法不能完全应用至宽带线性调频连续波(WLFMCW)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LFMCW的直升机旋翼转速快速估计方法。首先,建立了WLFMCW旋翼目标回波模型,并对回波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微动特征骨架曲线上通过搜索相邻峰值的相位差来计算图像周期。最后,基于图像最小熵原理,对旋翼叶片搜索成像并估计出旋翼叶片个数,通过图像周期、旋翼叶片个数、旋翼转速三者的关系估计出旋翼转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磁悬浮转子微陀螺的微细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磁悬浮转子微陀螺的工作原理及有关的微细加工工艺。磁悬浮转子微陀螺的平面线圈是采用光刻、电镀及溅射等微细加工方法来实现的,微转子的加工有冲压、蒸铝沉积等方法,其中冲压能得到质量较好的微转子;上壳体采用体硅腐蚀来制作。初步的实验表明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胡岸  孟放  郑郁劼 《电视技术》2016,40(1):141-144
近年来,立体电视和立体电影的发展掀起了一股“3D”热潮。要让观众享受到高质量的立体内容,首先要解决人们在观看立体视频图像时的不舒适感。本文以立体图像的视差因素为切入点,结合人眼关注模型,设计了并实现了一种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人造立体图像的主观实验评价结果,建立了视差——舒适度模型,同时结合图像显著信息,对立体图像的舒适度进行了预测。对比主观评价结果,本文实现的所提出的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所获取的评价结果与人眼感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龙瑜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9):124-126
感应电机能量优化控制常根据电机静态模型采用恒转差频率控制。但该控制方案会导致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降低。从感应电机的动态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借助转子磁链控制实现感应电机能量优化的控制方案。根据外环给定电磁转矩的不同,调整内环转子磁链给定值,以达到能量优化控制的目的。在调速过程中,控制方案确保转子磁链紧跟给定值,使输出的电磁转矩紧跟给定值。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A corrosion model of a rotor-bar-under-fault progress in induction motors is presented for simulations of induction machines with a rotor-bar fault. A rotor-bar model is derived from the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 leakage inductance of the corrosion model of a rotor bar is calculated from the relations of magnetic energy, inductance, current, and magnetic-field intensity by Ampere's law. The leakage inductance and resistance of a rotor bar varies when the rotor bar rusts. In addition, the skin effect is considered to establish the practical model of a rotor bar. Consequently, the variation of resistance and leakage inductance has an effect on the results of motor dynamic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since a corrosive rotor bar is one model of a rotor bar in fault progress.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re shown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stator-current harmonics. From the proposed corrosion model, motor current signature analysis can detect the fault of a corrosive rotor bar as the progress of a rotor-bar fault. Computer simulations were achieved using the MATLAB Simulink with an electrical model of a 3.7-kW, three-phase, and squirrel-cage induction motor. Also,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real induction motors, which had the same specification as the electrical model used in the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