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的电池电压为3~3.6V,这就要求电路能在低压下高效工作.本设计提出的一种交流耦合仪表放大器,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CMRR)、很宽的直流输入电压容限以及一阶高通特性.  相似文献   

2.
从运算放大器共模抑制比(CMRR)定义开始,对多种仿真和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深入论述辅助元器件(如电阻和辅助放大器)对待测器件(DUT)仿真和测试结果的影响,分别总结出适合于仿真和测试的方法,为运算放大器设计过程中的仿真验证和封装后的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铁峰  张鹤鸣  胡辉勇  王斌 《电子器件》2009,32(3):601-603,607
研究分析了用于放大微弱信号的三运放构成的测量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根据影响其共模抑制比的因素,在考虑有噪声干扰、非理想运放、电阻匹配及其应用条件的情况下,提出一种新的计算共模抑制比的模型.最后用构建的三运放测量放大器电路的实际共模抑制比测最值与本文所提出模型的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其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模型提高了三运放测量放大器的计算精度、扩展了应用范围,并且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共模抑制比仪用放大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传统仪用放大电路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高共模抑制比仪用放大电路, 通过提取共模输入电压,引入共模负反馈,大大提高了通用仪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共模抑制比(CMRR)是指差分放大器对同时加到两个输入端上的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更确切地说,CMRR是产生特定输出所需输入的共模电压与产生同样输出所需输入的差分电压的比值。同时,CMRR还等于放大器开环共模增益与开环差模增益的比值。本文下面所描述的测试方法可快速获得CMRR与频率关系的曲线图,而且其测量结果在DC到几十兆赫兹频率范围内都无误差,并可重复测量。  相似文献   

6.
朱莹  李丽  杨盛光  何书专  张川 《微电子学》2007,37(2):242-245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平位移技术实现恒定跨导的CMOS Rail-to-Rail运算放大器。该电路克服了一般运算放大器输入共模范围小的特点,输入级引入了电平位移电路,使运放在各种输入共模电压下的跨导几乎恒定。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共模抑制比的恒定跨导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具有Rail-to-Rail的输入、输出能力。整个电路采用Hynix 0.5μm CMOS工艺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全差分运算放大器电路存在输入输出摆幅小和共模抑制比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共模抑制比轨到轨全差分运算放大器电路。电路的输入级采用基于电流补偿技术的互补差分输入对,实现较大的输入信号摆幅;中间级采用折叠式共源共栅结构,获得较大的增益和输出摆幅;输出级采用共模反馈环路控制的A类输出结构,同时对共模反馈环路进行密勒补偿,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和环路稳定性。提出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电路基于中芯国际(SMIC) 0.13μm CMOS工艺设计,结果表明,该电路在3.3 V供电电压下,负载电容为5 pF时,可实现轨到轨的输入输出信号摆幅;当输入共模电平为1.65 V时,直流增益为108.9 dB,相位裕度为77.5°,单位增益带宽为12.71 MHz;共模反馈环路增益为97.7 dB,相位裕度为71.3°;共模抑制比为237.7 dB,电源抑制比为209.6 dB,等效输入参考噪声为37.9 nV/Hz1/2@100 kHz。  相似文献   

8.
恒流源电路     
叶小丽  葛中海 《无线电》2010,(11):16-17
在改进型差动放大器中,用恒流源取代射极电阻R。,既为差动放大电路设置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电流,又大大增强了共模负反馈作用,使电路具有了更强的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且不需要很高的电源电压,所以,恒流源和差动放大电路简直是一对绝配!  相似文献   

9.
张华  邱红  宋智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8):181-182
差分放大电路的最大特征就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使用差分放大电路放大信号时,在选择共模抑制比高的集成运放的情况下,为了使输出误差尽可能小,就要保证电阻元件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具体计算来说明电阻精度对差分放大电路误差的影响。电阻精度越高误差越小,相反电阻精度越低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10.
罗鹏  庞宇 《数字通信》2014,(2):77-80
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的运算放大器是将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差分输出和共模负反馈相结合,设计出的一种新型运算放大器.基于SMIC0.18 μm工艺模型对电路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开环增益为82.3 dB,相位裕度为66°,共模抑制比为122 dB,增益平坦带宽为15 MHz,噪声为7.781 nV/sqrt (Hz),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任骏原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9):112-113,116
用电路分析的方法对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入信号的射极耦合传输及等效变换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是探索单端输入差分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的作用过程。差分放大电路的单端输入信号,经差分管的发射极耦合传输,在输入回路可等效变换为差模输入信号、共模输入信号的叠加,且等效变换时与发射极电阻Re取值大小无关,Re取值大小反映了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程度。所述方法的创新点是给出了单端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作用下的物理过程,完善了单端输入信号的等效变换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运算放大器构造的微分电路可能存在饱和现象,导致输出与输入电压之间不满足微分关系,使微分电路失去应有性能。在应用时应该避免出现饱和现象,在教学中则应使学生理解饱和现象的特点。本文详细分析了在脉冲电压作用下微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重点是输出饱和时,微分电路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方法。基于仿真工具和实验手段,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内容可以作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工学等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3.
蒋玲  沈龙妹  侯文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2):130-131
PSpice软件以其精确和接近实际的电路模型和元器件模型,能对电子线路进行逼真的模拟,为电路学习和设计者提供一个虚拟工作平台。以差动放大电路的研究为实例,通过理论推导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传输特性和共模传输特性,对照PSpice仿真结果,说明ORCAD电路仿真在模拟电子电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Multisim 10在差分放大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Multisim 10仿真软件辅助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难点章节“差分放大电路”。文章利用Multisim 10首先对差分放大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接着介绍了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的方法;最后对单端输入情况和双端输入情况进行了实时比较。  相似文献   

15.
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共模信号和放大差模信号,因而具有良好的温度和噪声特性,是集成运放的重要基础。为了在实际中更好地应用差放电路,这里对长尾式和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不同接法的特征参量,如共模抑制比、温度特性、传输特性等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Multisim进行仿真比较,可以方便观测不同电路的性能特点,有利于根据具体电路的设计指标选择合适的差放电路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失真分析及电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运放差分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分析,可以用来对集成运放电路特性进行优化设计,抑制带内各次谐波的产生。对双集成运放AD8062的非线性参数分析,优化其外围电路的连接方式,减小共模输入电压,实现了集成运放的线性输出。AD8062的电路优化设计提高了ISM频段定位系统接收前端射频电路增益,有效抑制了各次谐波的产生,输出信号幅度满足后端A/D采样器的门限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的分析功能,结合实例分析了共射放大电路的特性。这种分析方法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有机结合,给出了相应的仿真波形和仿真结果。在课堂上使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更加形象、灵活,更贴近工程实际,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原理,提高分析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级电路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低频功率放大器,集成甲类与乙类工作状态的互补特点可以获得失真小、效率高的输出。探讨提高功放的路径,给出了一种在非线性失真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的方法,最后应用在一个小信号功放的电路设计上,通过模拟仿真与实际应用,说明了这种电路的有效性,为实际电路设计与分析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种带共模反馈电路的套筒式全差分运算放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hartered 0.35 μm工艺,设计了一种带共模反馈电路的套筒式全差分运算放大器.该电路主要由套筒式结构的主运放、偏置电路和共模反馈电路组成.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开环增益为79.4 dB,单位增益带宽为179 MHz,相位裕度为75.5°(负载Cload= 3 PF),功耗为2.31 mW.提出了一种全...  相似文献   

20.
有关放大线路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大线路是非线性电路。因为构成其电路的电子元件是非线性元件。要用他对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 ,必须设置适当的工作点 ,使电子器件工作在近似线性区域 ,这就决定了放大器的分析包括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而非线性器件对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所呈现的性能不同 ,这就是放大器分析与一般线性电路分析的不同之处 ,当对放大器进行小信号分析时 ,其电路模型又是线性的。但电子器件的非线性对于放大器的分析却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