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因果移序定理的时域、z域和状态方程表达式,证明了因果移序定理在离散系统的时域、z域和状态方程分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表达式不但使得系统分析简捷清晰,而且物理概念清楚。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交待清楚,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我们历年的“信号与系统”的教学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因果微分定理、因果积分定理和拉氏变换出发,推导了拉氏变换中的时域微分性质、时域积分性质、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系统时域分析是对系统微分方程使用因果微分定理得出的,而系统s域分析是对系统微分方程使用拉氏变换中的时域微分性质得出的,两者的原理和方法完全类似,我们对两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这些分析和比较很有利于学生对拉氏变换中的几个重要性质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明确系统时域分析与系统s域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应用于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频域分析的两种技术。通过使用傅立叶变换FT的因果时域微分性质,给出了计算非零初始条件下因果激励的LTI系统响应的频域等效激励法;同时通过使用FT的非因果时域微分性质,给出了计算非因果激励的LTI系统响应的传递函数法。频域等效激励法和传递函数法分别是时域分析中的等效激励法和卷积法的频域版本,与时域等效激励法等效于时域卷积法一样,频域等效激励法也等效于传递函数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把因果微分定理推广成矢量表示式,使用时域分析中的等效激励法求解状态矢量和系统输出,给出了状态变量分析中的时域计算公式的简捷推导;我们通过推导状态矢量与用0阶到n-1阶导数组成的输入输出矢量之间的关系式,用状态不跳变原理导出了输出初值跳变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冲激匹配法和等效零输入激励不变法的本质;最后,本文通过分析推导证明了状态变量分析中的时域计算公式与时域分析计算公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因果正弦信号或因果周期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用频域分析技术分析了单个因果正弦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和因果周期信号通过窄带滤波器的稳态响应;同时用s域分析技术分析了因果周期信号通过宽带滤波器的稳态响应和暂态响应。给出的计算方法有益于学生理解因果正弦信号或因果周期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引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连续信号频域分析教学内容编排方式。它首先用正交积分变换的概念引入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FT;然后基于FT的延迟性质推导时域理想冲激序列的频域理想冲激序列谱,最后利用此FT对和FT的时域卷积定理及频域卷积定理导出周期信号的离散谱和采样信号的周期谱,并给出了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FS展开式和证明了频域采样定理和时域采样定理。这种新的教学编排方式的优点是叙述简明、条理清晰,而且较深刻地阐述了FT理论与FS理论及采样定理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连续信号频域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7.
OFDM系统中多导频的FFT信道估计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文提出了OFDM系统中基于FFT的信道估计方法,包括基于时域插值及变换域插值方法。时域插值算法的理论基础是利用FFT频域采样定理,可由频域有限频点的采样值经过IFFT/FFT得到整个频域传输函数的估计值,而不发生混叠。变换域插值算法的理论基础是利用FFT时域抽样定理,利用OFDM信号特点和信道特性,经过FFT/IFFT将信号和噪声分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窗改进算法,以减小插值中的频谱泄漏,提高估计效果。仿真结果说明,加窗的基于FFT变换域的方法性能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Matlab在"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辅助课程教学的思路.通过运用Matlab实现信号时域运算的演示、频域抽样定理等具体实例,说明引入Matlab软件对改善"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窄带小群时延波动晶体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频域的契比雪夫滤波函数特性和时域的贝塞尔滤波函数特性,采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在这两种函数之间寻找到最佳折衷办法,再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平衡了窄带晶体滤波器中频域和时域这一对矛盾,使得滤波器的群时延波动从5μs降到最小只有0.3μs,实现了窄带晶体滤波器通带内具有近似恒定群时延的特性,降低了整机和系统出现误码、乱码的几率,确保了输出信号的纯度.  相似文献   

10.
文成林  文传博  陈志国 《电子学报》2006,34(11):1961-1965
针对基于小波变换与Kalman滤波相结合的多尺度联合估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新的系统分块技术与多尺度变换方法相结合,建立一个动态系统基于时域与频域相结合的多尺度联合滤波器.首先,将时域中描述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改写为块状态方程和块观测方程;利用多尺度变换技术在时域和频域中联合描述它们;结合Kalman滤波与顺序滤波的思想,建立了一类应用于动态系统的多尺度估计联合滤波器.新滤波器不仅保留了传统Kalman滤波器的实时性和递归性等优良性质,而且在滤波过程中还具有对随机状态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的能力.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利用新估计器得到的估计精度可与利用传统Kalman滤波器得到的估计精度相媲美.  相似文献   

11.
从信号分解的角度看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线性时不变系统本身的特性,从信号分解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线笥时不变系统的时城、频城及复频域分析方法,得到了与数字变换方法相同的结果。利用这种分析思路,可以将线性系统的不同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可以获得多种系统概念的物理解释,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性系统的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频域电报方程出发推出了一个描述传输线ABCD矩阵的微分方程,将传输线时域响应分析从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转化为数学上更易求解的初值问题。然后利用波形迭代法数值求解非均匀传输线的ABCD矩阵,证明了一个关于迭代收敛性的定理,并据此采取了旨在加快收敛速度的将传输线分割成许多相互级联的子网络的步骤。传输线的ABCD矩阵求得后,便可借用付里叶变换和卷积技术对具有线性、非线性负载的传输线时域响应进行分析。给出的应用实例表明,诙分析方法是有效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全响应是"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总结了仅已知系统非因果输入、系统初始条件未知情况下,分别从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直接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全响应的三类主要方法。我们对这三类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并以实例说明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An efficient procedure i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ly characterizing the time-domain and frequency-domain behavior of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The procedure works in the complex-frequency plane called the s-domain-and provides 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for the behavior of the device at any frequency and for any transient excitation. This analytical expression is obtained by first evaluating a reduced-order model of the poles and zeros of the device. These poles and zeros are th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device in terms of rational polynomials in the s-domain.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reduced-order models are presented. One is called asymptotic waveform evaluation (AWE) and is combined with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the other is called adaptive Lanzcos-Pade sweep (ALPS) and is combined with the boundary-element method. The resulting reduced-order models provide the frequency-domain behavior of the device over a broad bandwidth. Using the Laplace transform, these reduced-order models also provide the time-domain behavior. Several numerical examples have been run using commercial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 software to demonstrate that this solution procedure is a highly efficient and accurate way to characterize th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 of real-life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