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自从上世纪60年代信道编码理论提出至今,就如何构建一个模拟通信信道容量问题成为了各国学者努力研究的主要课题,并且形成了通信能力体现的一个主要问题。半个世纪以来,各国科学通过构造以两条主线为基础提出的香农条件算法。提出的LDPC码的优异性能吸引人们不断探讨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方面,基于二元LDPC的多电平编码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在信道传输过程中的高性能算法。在进行算法记录模型方面,用磁记录中的高吞吐率和繁杂LDPC译码方案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3.
4.
为实现极其可靠信息传输,针对融合可重构智能表面(RIS)技术与编码中继协作技术系统展开研究,建立了RIS辅助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乘积码编码中继协作系统模型;利用LDPC乘积码,信源节点对信息矩阵行编码,中继节点对信息矩阵列编码;提出了一种高效联合迭代译码算法,目的节点对接收的两路信号分别进行LDPC行译码与LDPC列译码,并迭代更新信息位的对数似然比,再判决输出。理论推导了所提系统的中断概率以及有限码长信道容量的闭合解。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编码中继协作系统,而且随着RIS反射单元数量增加,优势变得更明显;随着LDPC乘积码码长增加,所提系统的有限码长信道容量逐渐逼近理想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短波宽带信道时变衰落色散的特性,为减小多径效应以及空间噪声、干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善短波通信质量,采用高效纠错编码LDPC码,结合扩频OFDM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短波宽带信道的编码调制系统结构,仿真结果显示: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短波宽带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为短波宽带通信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LDPC码在802.16a OFDM系统 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802.16a OFDM系统信道的分析,权衡估计的性能和算法复杂度两个因素,针对不同的传输环境,提出了动态的OFDM信道估计方案.另外我们找到了一组优秀的非正则LDPC码,将其应用于IEEE 802.16a OFDM环境中,仿真验证了它们在SUI-3和SUI-5多径衰落信道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并和协议中提出的卷积Turbo码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本文的LDPC码可以取得比协议提出的卷积Turbo码更优越的性能,具有更好的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TD-LTE(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系统业务呈非对称状态,对下行数据率的要求要超过上行数据率,因而对系统信道上下行资源分配的要求更为严格。文章利用中断概率接纳控制算法对系统信道资源进行了智能动态分配,通过系统仿真证明了该策略能够灵活分配系统时隙资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LDPC码编、译码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种LDPC码在无线图像传输中典型应用方案,这些方案都结合了LDPC码的特性及JPEG2000的码流特点,较大提高了无线图像传输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提出一种基于渐进边增长(Progressive Edge.Growth,PEG)算法的非规则全分集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构造方法。首先根据度分布和码率,对非规则全分集LDPC码中的节点进行度分配;然后对PEG算法中校验节点的选择标准加以约束,生成消除短环的非规则全分集LDPC码;进一步,通过改变局部校验节点剩余度的方法,解决在特殊度分布下算法失效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构造的非规则全分集LDPC码在瑞利块衰落信道下能够实现全分集;在码长、码率相同的情况下与规则全分集LDPC码相比,非规则全分集LD—PC码能够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3.
14.
15.
LDPC码的信道自适应迭代译码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短长度LDPC码采用BP迭代译码时,在低信噪比区,大量的经过多次迭代仍不能纠正的错误帧造成了平均迭代次数的大大增加;在中高信噪比区,比特对数似然比值的振荡造成了译码性能的降低。为了减少低信噪比区的平均迭代次数,提高中高信噪比区的译码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LDPC码的信道自适应迭代译码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校验和错误模式的预判决机制和消息加权平均算法,通过低信噪比区预判决机制的主导作用来减少平均迭代次数,通过中高信噪比区消息加权平均算法的主导作用来抑制因比特LLR值振荡而形成的错误帧,从而实现译码算法与信道变化特征的自适应,提高了译码效率。仿真结果显示,相对于BP译码算法,该译码算法在低信噪比区减少了平均迭代次数而译码性能没有显著变化,在中高信噪比区提高了译码性能而平均迭代次数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an exact closed-form expression is derived for outage probability of decode-and-forward (D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over independent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Nakagami-m fading channels.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theore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outage probability are correct. The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derived outage probability i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非规则LDPC码的发展并给出了其优势及缺点,重点论述用ACE算法来构造非规则LDPC码从而降低其差错平底特性。对降低非规则LDPC码的差错平底特性的其它方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19.
Johannes Pittermann Michael Lentmaier Kamil Sh. Zigangirov 《AEU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2005,59(4):254-257
A new construction combining LDPC convolutional codes and multilevel coding/modulation is suggested and analyzed. In the case of QPSK, we demonstrate that it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an LDPC convolutional cod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Gray mapp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