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温变参数材料微波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一般材料的介电参数等温度的函数,本文提出了一个微波加热分析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基于交替迭代法求解描述加热过程的非线性耦合电磁学,热学微分方程组,通过若干数值分析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可作为微波加热精确分析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稠油开采和利用存在脱水、降粘难等问题,基于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原理,利用自行设计的微波辐射实验设备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微波辐射功率和时间对脱水率的影响,以及辐射对胶质和沥青质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微波辐射工艺中的具体流程。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平均脱水率为90.7%,与普通加热脱水技术的脱水率为34.8%相比,脱水效率高;频率为915 MHz、功率为1 kW 的微波作用1min 后(热效应),油样温度迅速升高到71.2℃,反应速度快;微波辐射(非热效应)后运用四组分测定法,测得油样中沥青质含量减少了2.5%和胶质含量减少了1.2%,油样粘度在低温区发生明显的改变。研究结论为该项技术在工业应用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展望,证明了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6.
7.
在碳纤维激光石墨化的过程中,丝束截面内存在较大的温差,导致碳纤维丝束毛丝现象严重。当激光超过一定功率时,甚至会出现断丝现象,严重影响碳纤维的连续激光石墨化。利用微波与激光对碳纤维进行协同石墨化,以减小石墨化过程中丝束的温差与热应力。针对微波加热的特殊性,设计出了一种可持续高效升温的加热腔;然后建立了电磁加热-激光加热-热辐射-流动传热-固体力学多物理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微波的引入可以改善激光石墨化过程中丝束温度场的分布,并可有效减小丝束加热过程中的热应力。 相似文献
8.
9.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清洁的加热方式,在材料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金属粉末的微波耗散机理,分析了焊锡膏在微波电场及磁场中的加热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焊锡膏电路在微波电场、微波磁场中的加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微波电场和微波磁场均可快速加热焊锡膏,但高强度的微波电场容易激发等离子体,灼伤基板;而微波磁场则选择性地加热焊锡膏,实现快速加热融化焊点的同时保持基板在较低温度。通过对比微波磁场快速融化的焊点与传统方式加热融化焊点的微观结构,发现微波磁场快速加热融化的焊点具有极薄的金属间化合物厚度,有利于提高焊点强度。该研究为柔性等塑料基电路的焊接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微波馈入位置对固体催化剂加热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了微波从底部馈入反应器和从侧面馈人反应器时对固体催化剂的加热效果。从微波介电加热和热传导的物理规律出发,建立了两种不同微波馈入位置时对催化剂床层加热的模型,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分析其对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底部馈入方式进行加热时,电磁场强度在下部分布较强很高,但在距离馈入口较远的区域电磁场强度较低,最终得到的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当采用微波从侧面馈入的方式进行加热时,催化剂床层区域的电场强度较大,且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目标绕射系数的通用数值方法--根据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提供的散射场,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绕射系数,所述方法对二维TM、TE波均适用,有无涂层情况下金属条板绕射系数的计算例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分析和计算了一种开口式同轴加热装置内部谐振场和外部辐射场,给出了使用两种不同激励源以及是否使用扼流槽后的场的结果。测量结果显示了这处方法的准确性。这种可移动的开口式加热器可以方便地提升对材料进行热处理的温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