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高精度红外遥感成像的应用需求,提出了高空间分辨率、高噪声等效温差和大幅宽的中波/长波红外双谱段遥感成像技术方案,在太阳同步轨道获取地面目标的中波和长波红外辐射信息,谱段范围分别为3~5μm和8~12μm,中波红外谱段空间分辨率优于5 m,长波红外谱段空间分辨率优于10 m,幅宽大于20 km,噪声等效温差优于60 mK。根据噪声等效温差和光学传递函数等要求优化了光学系统指标参数,分析了二次成像同轴三反光学系统的冷光阑匹配原理,计算了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参数,设计了光阑匹配型和出瞳匹配型中波/长波红外双谱段一体化光学系统,比较了两种方案光学系统的冷光阑匹配效果。  相似文献   

2.
长波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消热差特性,设计了工作于8~12 μm,全视场角为6.44°的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在-10℃~60℃温度范围内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适用于像元尺寸为45μm的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相似文献   

3.
中波红外光学系统被动无热化设计及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有很大影响.根据中波红外光学系统工作环境要求,分析了导致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推导出同时消热差和消色差的材料组合公式,采用结构件为铝,光学材料为AMTIR-1和Ge组合消热差,设计了光学被动无热化中波红外光学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系统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离焦量在一倍焦深以内.为实际考核集成了探测器后中波红外系统的无热效果,建立了无热化光学系统测试平台,对高温箱内的中波红外系统进行测试,采集探测器输出的数字图像,在3×3像素窗口内计算单像素的能量集中度,60℃时的单像素能量集中度下降到20℃的89.3%,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成像质量和无热效果.  相似文献   

4.
折/衍混合红外光学系统无热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衍射光学元件的环境温度特性实现光学消热差和消色差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给出了3~5 μm波段,焦距70.3 mm,F数为2的在-40~60℃温度范围内实现消热差的折衍混合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评价结果,同时为了比较设计了一个与折衍混合系统性能参数一样的全折射系统,比较结果发现折衍混合系统比全折射系统具有更优良的光学性能.它能减小色差,成像质量高,体积小、重量轻,并且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性能稳定,使得衍射光学元件在光学领域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双视场6倍变焦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两档6倍变焦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列出了系统主要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叙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应用非球面光学和衍射光学设计技术,仅用6个光学零件实现了通过平行移动光学镜组获得大变倍比、高像质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制冷型320pixel×240 pixel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一款10倍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系统采用机械正组补偿变焦结构,通过二次成像设计实现系统100%的冷光阑效率,利用硅和锗两种普通红外光学材料,通过引入合理的非球面和衍射面,借助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像差平衡,实现了20~200mm的中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的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系统仅采用7片镜片,实现了变倍比为10、F数为2、工作波段为3.7~4.8μm的中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的优化设计,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在空间频率16lp/mm处大于0.4,点斑均方根半径均小于16μm,接近衍射极限,满足系统成像要求,且系统的变焦曲线平滑,符合变焦要求。  相似文献   

7.
常凌颖  张强  邱跃洪  张荣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0):20210091-1-20210091-7
红外光谱成像系统、光场成像系统、光学显微系统、偏振干涉成像系统、复眼成像系统、环带式全景光学系统、多尺度成像系统及头戴式增强显示系统等光学系统中,通常需要中继光学系统来实现光路衔接、配曈、偏转等。研究了现有中继光学系统结构,介绍了光阑前置即具有实入曈的像方远心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自由曲面的描述方法,完成了满足设计参数的具有实入瞳的远心中继光学系统仿真设计,系统各镜采用XY多项式描述的自由曲面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结构。CODEV仿真设计结果表明,在工作谱段0.4~5.0 μm、焦距400 mm、F数3、视场角2ω=8°下,系统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接近于衍射极限,畸变小于1%,成像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利用衍射元件实现光学系统无热化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利用衍射光学元件特殊的消热差和消色差特性,设计了8~12 μm波段、焦距45 mm、F#为1.8、视场30°、工作在-55℃~55℃范围内的折/衍混合红外监视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在此温度范围内,系统具有良好的消热差作用,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外星载红外高光谱成像数据空白和迫切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星载红外双谱段高光谱成像技术方案,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温度灵敏度成像。工作谱段覆盖中波红外(3~5μm)和长波红外(8~125μm),中波和长波红外谱段的光谱分辨率分别为50nm和100nm,空间分辨率为60m,成像幅宽为60km,噪声等效温差优于02 K。分析确定了红外高光谱成像仪的光学系统技术指标,设计了望远光学系统、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和高光谱成像仪整体光学系统。望远光学系统采用自由曲面离轴三反设计方案,实现了大相对孔径像方远心和低畸变设计,相对畸变小于0135;光谱成像光学系统采用Wynne Offner结构形式,实现了高成像质量、轻小型化设计,不同波长的传函均接近衍射极限。设计结果表明,星载红外双谱段高光谱成像仪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优良,结构布局紧凑合理,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衍射光学元件的优点,并举例说明衍射光学元件在监控、火控、无人机侦察等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一个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在设计中使用了衍射光学元件,以补偿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通过与没使用衍射光学元件的红外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比较,表明使用衍射光学元件可以消除温度的影响,使系统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比较好的成像质量,可以满足军用光学系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光计算机是当前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热门课题之一,文章介绍了光学器件,光技术与光计算机研究的某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集成光学声光光开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肖立峰  刘迎  王启樟  耿凡  赵鸿敏 《中国激光》2005,32(8):073-1076
在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基础上,研制成一种偏振无关的集成光学波导型声光光开关,由于采用声光作用实现开关功能,使得开关速度可以达到微秒量级。介绍了这种集成光学波导型声光光开关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并对它的插入损耗、隔离度、开关速度这三项光开关的重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与计算,然后对制作成的集成光学波导型声光光开关的器件样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在室内温度为20℃,入射波长为1.523μm时,测得插入损耗为4.8dB,隔离度为22.0dB。对实验与理论的误差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指标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下一代光网络-自动交换光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自动交换光网(ASON)的总体结构,并针对其主要研究内容展开了详细讨论,指出了其先进性、智能性和研究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涡旋光束和光学涡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涡旋光束和光学涡旋的基本特征和原理进行了概述,对其产生、传播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对涡旋光束和光学涡旋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叙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光学频域全息和时城全息的形成原理,并对光学频域全息在光纤通信及图像传输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光学系统中的光纤传像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传像束是一种可任意弯曲的传输图像的无源器件。与传统的光学成像器件相比,它具有重量轻、使用自由度大、易实现复杂空间结构的图像传递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工业及科研、航天、军事等多种领域。本文介绍了光纤传像束的原理,在医疗、工业及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的光通信系统都是大量光电器件的混合系统,由于光电信号反复换,使得这种光电混合系统的传输容量、中继距离和传输质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用光传输信息的优势未能真正发挥出来,介绍无电/光和光/电转换的全光通信及其主要实现方式-光孤子传输的简单原理并介绍走向实用化的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光学频域全息和时域全息的形成原理,并对光学频域全息在光纤通信及图像传输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张桂萍 《半导体光电》1994,15(4):326-328,335
简要介绍了用于光神经网络的光神经器件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0.
光接入网与光器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重要地位、光接入网的拓扑结构和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对光接入网所使用的光器件也作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