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由于相似异物与所处背景的外观特征极其相似,常规的红外光谱成像方法无法获取相似异物的图像特征,使目前红外图像检测技术遇到新的挑战.论文针对复杂背景中相似异物检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多波长透反射(infrared multi-wavelength transmission reflection简称IMWTR)成像技术的相似异物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分析相似异物与所处背景红外多波长成像特性差异基础上,在红外多波长成像中引入透反射结构,由此建立红外多波长透反射成像技术并构建了数学模型.针对棉花中白色丝状异物进行实验,在近红外波段将反射940nm及透射780nm图像融合获取异物特征,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提取棉花中多种异物.该方法为相似异物检测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姜波  吴越豪  戴世勋  聂秋华  张勤远  木锐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7):718002-0718002(7)
大口径硫系玻璃在军事及民用高分辨率红外夜视成像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现阶段缺少针对大口径硫系玻璃内部缺陷(包括条纹、杂质和裂纹等)进行量化评价的检测技术,因此硫系玻璃的品质控制成为了限制其大范围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课题组大口径硫系玻璃的透射光谱特性以及现有的近红外照相机的光谱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工作在近红外波段的大口径硫系玻璃内部缺陷检测技术并设计成像镜头,镜头包含了使用K9、F6玻璃的三片双胶合透镜,有效焦距为200 mm,在近红外波段0.95~1.05 m实现消色差,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根据镜头特点搭建了大口径硫系玻璃内部缺陷测试装置,实验验证了镜头的分辨率与设计要求相符,并可针对大口径硫系玻璃的各种内部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3.
《红外技术》2017,(4):329-340
针对夜天光包含的大量近红外辐射,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基于近红外波段全透的红、绿、蓝滤光片的EMCCD真彩色成像方法。夜天光在近红外波段的能量均被EMCCD吸收,再结合EMCCD的电子倍增功能获得较高亮度和信噪比的红、绿、蓝分量图像,最终通过彩色融合等图像处理方法获得真彩色EMCCD图像。本文进行了全月、半月、1/4月和晴朗星光照明条件下的真彩色成像色彩仿真,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彩色滤光片,测试了典型样本的光谱反射率,搭建了真彩色EMCCD实验装置并开展外场试验。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色彩丰富、空间深度感较好、信噪比较高的真彩色EMCCD图像。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红外CCD成像的带钢纠偏系统中图像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CCD技术和近红外成像技术在带钢纠偏系统中的应用,着重讲解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并介绍了采用近均值滤波器对图像信号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以及边缘检测算法的初步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常敏  张学典  徐可欣  庄松林 《激光与红外》2008,38(12):1207-1210
脂肪是多数食品中含有的典型且重要的营养成分,同时从光学测量的角度分析,也是决定食品光学特性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对混浊液态食品介质中脂肪在近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牛奶作为基体通过添加稀奶油得到的样品作为复杂液态食品介质的模拟物,应用双积分球技术在10000~6000cm-1的近红外波段范围测量脂肪含量变化引起的光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脂肪含量的变化会使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都发生改变,而且散射系数的变化更大。本文的工作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混浊液态食品介质的测量提供了光学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吸收型近红外滤光片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近红外吸收染料(NIR1)、光稳定剂为添加剂,采用溶解共混的方法制得了吸收型近红外滤光片。该滤光片外观透光性能良好,透射光谱也显示其具备良好的近红外吸收性能。最后对染料分散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棉纤维长度分布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图像测量,用气流把棉纤维试样固定在风洞中,使面阵CCD通过扫描的方法,捕捉纤维图像,有效地解决了纤维制样、光学成像和图像快速处理等问题。根据棉纤维的特性,光学成像系统利用了透射光成像技术,避开了衍射极限障碍,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保证了测量速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8.
成像高光谱的近地田间应用为农业定量遥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发挥其图谱合一的数据优势,尤其在解析土壤、阴影等背景地物对作物养分反演模型的影响需要关注。该研究借助可见/近红外成像高光仪,在近地田间采集小麦群体的成像立方体,根据影像中光照裸土、阴影裸土、光照叶片和阴影叶片的反射光谱特征建立了归一化光谱分类指数,并应用该指数提取大豆影像中不同类型地物的光谱,分析了背景土壤剔除前后的大豆植被归一化光谱与叶绿素密度的决定系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和阴影叶片光谱去除后,反演叶绿素密度的敏感波段由红-近红外区间(727 nm,922 nm)向蓝、绿,尤其是红波段(710 nm,711 nm)移动。对叶绿素密度敏感的波段区间表现为可见光增加,近红外减少,且红边波段决定系数最高。由此说明,基于归一化光谱指数的植被光谱提纯对定量遥感反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娟  李发陵 《激光杂志》2023,(12):104-109
为了提高高光谱图像的成像质量,满足应用需求,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重建方法研究。通过预处理方式消除高光谱图像中的暗电流信息与噪声数据,以此为基础,获取高光谱图像SIFT特征,选择高光谱图像最优波段,最大限度地保留高光谱图像的波段特征,有效融合卷积神经网络构建高光谱图像重建模型,将最优波段高光谱图像数据输入至构建模型中,输出结果即为高光谱图像重建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应用提出方法获得的评价指标MSE最小值为6,评价指标Q最大值为6.8,PSNR与SSIM最大值分别为40.349 dB与0.964 4,充分证实提出方法高光谱图像重建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见光光谱图像的红外多光谱图像仿真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红外多光谱图像仿真技术的意义和原理,研究了一种红外多光谱图像的仿真生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多光谱、超光谱图像数据的地面场景建模方法,以及无监督分类方法和有监督分类方法相结合的地物像元分类、匹配、标记的策略,可以高效地解决像元地物自动匹配标记的问题.利用RGB彩色图像验证了这一方法,在将图像分割后为每类像元赋予相应的红外发射率数值,生成了4个红外波段的多光谱仿真图像,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指出了多光谱、超光谱图像数据在仿真应用中的各自特点.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波段图像中目标和背景之间呈现不同的特征.该方法可以生成空间形貌和辐射特征接近真实环境的红外多光谱仿真图像,对长波红外波段的多光谱成像探测仪器的研制和目标、背景光谱特征分析与探测算法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顺利  张鹏 《中国激光》2012,39(s1):109004
红外目标多光谱图像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目标材质识别、伪装目标辨识和复杂背景抑制等目标探测技术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以黑体辐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段拓展的红外多光谱成像的方法。首先,利用中波红外热像仪(3~5 μm)采集红外图像,通过目标表面的真实红外辐射反推出热图像中不同像素点的温度值,然后利用普朗克公式可以获得不同像素点在预拓展波段处的辐射出射度数值,最后根据这些数值进行红外多光谱成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红外远程目标探测识别能力,除了增加焦距和有效口径等传统措施,还需要进一步获取目标的多谱段信息,从而将具备不同辐射特性的目标和背景区别开。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谱段分区红外探测器和棱镜旋转像移成像光学系统,将同一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会聚到探测器不同谱段区域进行成像,从而获取同一目标的多谱段成像信息。该系统采用同轴反射式光学系统,具备8个不同谱段分区的两支红外探测器,通过棱镜旋转实现同一目标的8个谱段信息获取。系统焦距520 mm,有效口径200 mm, F数为2.6。光学系统结构紧凑,棱镜旋转与探测器成像实时对应,不存在成像延迟和像旋,具有口径大、焦距长、谱段多等特点,满足系统高分辨率、长作用距离、多谱段信息获取等要求。  相似文献   

13.
蔡能斌  裴耀祥  姜梅  黄晓春 《红外》2014,35(7):21-23
提出了一种用于显现被碳素墨水掩盖的字迹的光学方法,为查明案情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红外成像光谱仪采集了被碳素墨水掩盖字迹的光谱影像集,并运用光谱特征匹配法对光谱影像集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较清晰地显现了被碳素墨水掩盖的字迹。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红外光谱成像的光谱特征匹配法是显现被碳素墨水掩盖字迹的有效光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卫星的红外辐射特性,需掌握卫星姿控推进器尾焰的红外辐射特性.按照先计算尾焰的流场、再计算尾焰的吸收系数、最后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尾焰的红外辐射亮度的逻辑顺序,较完整地建立了卫星姿控推进器尾焰红外辐射的求解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得到尾焰的辐射亮度,进一步求解获得了1000~4500cm-1内的光谱和波段辐射强度.通过...  相似文献   

15.
Hyperspectral imagery from the airborne multispectral scanner was evaluated for discrimination and mapping of vegetation components in a semi-arid rangeland environment in Southern Australia. Automated unmixing of two image strips with 5-m resolution revealed several vegetation endmembers in the visible, near infrared (near-IR), and short-wave infrared portions of the imagery. Identity of the endmembers was determined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eir short-wave infrared and full-wavelength spectra, and their mapped distributions and correlation with percent cover of vegetation species were measured in sample plots. In addition, to assi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 signatures, short-wave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a for the dominant vegetation components at the study site were collected with a portable infrared mineral analyzer (PIMA) spectrometer. Endmembers separately mapped included Eucalyptus and other trees such as sugarwood, understorey chenopod shrubs, dry plant litter, and soil surface cryptogamic crust. Several endmember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ield measurements of plant cover. Most of the tree canopy endmembers showed broad cellulose-lignin absorption features in the short-wave infrared (SWIR), and narrower absorptions caused by plant waxes and oils. The field spectra confirmed that the sclerophyll and xerophytic plants show identifiable cellulose, lignin, and plant wax absorption features, even when live and actively photosynthesising. This spectral expression of bio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live plants points to the benefit of using the whole spectral range from visible to short-wave infrared in veget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郭文凤  焦志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1):20210085-1-20210085-6
在红外成像过程中,目标边缘模糊化是影响红外目标识别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红外目标识别算法的研究重点,故在光谱图像中合理补偿目标几何特征信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结合包含目标几何特征信息的包围盒作为约束条件,对红外光谱图像进行分层限定滤波,降低原有图像数据中目标几何外形数据的丢失,提高目标可识别性。设计了在包围盒约束条件下的光谱聚类算法,设置参数η表征待测军用车辆目标的几何信息,设置参数m表征待测军用车辆目标的光谱特征信息。实验采用TEL-1000-MW型红外成像光谱仪获取多光谱图像,通过改变m和η值调整光谱特征值个数与包围盒范围,从而获得不同的目标识别图像。并与传统方法对同一幅红外目标图像的识别效果相比较,结果发现采用包围盒约束的待测目标图像几何边界信息保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当m=10、η=0.7时,红外图像的目标识别效果最好,同时算法收敛速度也最优。由此可见,该算法在提高红外目标识别能力、避免误判伪目标和漏检目标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红外光谱探测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光谱信息,应用广泛,但该技术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很难同步实现探测器小型化和探测波段实时调节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可调表面等离子体谐振吸收的新型FET红外探测器结构.基于电磁场理论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红外光学吸收的影响,并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使吸收结构对特定红外波段的吸收率达到90%以上.栅压变化时VOx热敏层中载流子的浓度分布和折射率均发生变化,显示该器件具有明显的电可调光谱吸收特性.借助于这种FET结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将具有片上可调光谱探测能力,同时具有易于阵列化特点,为微小型可配置光谱成像探测器件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光谱信息,应用广泛,但该技术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很难同步实现探测器小型化和探测波段实时调节等方面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可调表面等离子体谐振吸收的新型红外探测器结构。基于电磁场理论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红外光学吸收的影响,并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使吸收结构对特定红外波段的吸收率达到90%以上。分析了不同栅压下,VOx热敏层中载流子的浓度分布和折射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这种器件具有显著的电可调红外光谱吸收特性。本文研究在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上使用电可调功能,使之具有片上可调光谱探测能力,同时易于阵列化,为微小型可配置光谱成像探测器件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孙文芳  吴平  张立帅 《红外》2015,36(1):25-29
大气透过率是影响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重要因素。在大气传输过程中,红外辐射会受到大气分子的选择性吸收、散射以及复杂气象条件等的影响,这使得大气透过率成了一个复杂参量。用光谱等分法计算了大气透过率。首先利用MODTRAN软件计算一定距离时各谱线的大气透过率并建立数据库,然后按一定间隔等分光谱区域并调用数据库计算出各微小光谱区域内的大气透过率,最后将其代入模型用以计算红外系统的作用距离。与利用常数或者平均大气透过率的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计算并分析了探测高度、湿度以及雾霾等复杂气象条件对红外成像系统MRTD和作用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周视红外成像的预警搜索系统中,大视场下红外图像的背景成分十分复杂;与此同时,高分辨成像使得图像数据量也急剧增加。针对周视成像系统中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图像加权熵值矩阵的快速目标提取算法:首先根据大视场下红外图像的空间分布特性,对原始图像建立子图像块矩阵;然后提出一种加权熵的特征判别函数,建立子图像块的加权熵值矩阵;最后分析了基于加权熵矩阵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对背景进行分类并快速提取目标兴趣区。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流程是一种适合大视场条件下的有效目标检测算法,且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