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对网络舆情挑战和政府治理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作用,其次阐述政府治理网络舆情中面临的挑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完善网络舆情调控机制等,政府治理网络舆情的措施,有效提高政府社会治理水平,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生态发生改变,网络舆情危机出现频率较高,组织声誉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提高网络舆情的危机治理能力势在必行。目前,有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舆情监测模型建构与传播效果研究两方面,基于危机传播情境理论与社交媒体中介的危机传播理论,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法探析危机类型与信源性质对高校组织声誉的影响,以期弥补理论空缺。  相似文献   

3.
何炜 《中国有线电视》2023,(12):197-200
媒介技术介入下,国家稳定与社会安宁不应仅关注传统安全领域,同时要重视互联网环境、国际传播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作为影响国家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因素,呈现出双重突发性、多点发散性、群情激愤性及超强破坏性等特征,需要予以科学应对和高效治理。认为舆情回应不及时、应对方式有偏差、情绪对抗性强烈及应对机制落后均加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治理难度,以期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发布制度、谨慎选择舆情回应内容、推动网络舆论联合治理、持续加强舆情防控机制等方式,优化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治理模式,有效降低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4.
隋东旭 《电子技术》2023,(2):325-327
阐述社交网络发展现状,聚焦复杂化网络环境,探讨舆情传播模型、舆情动因、传播途径、传播范围预判、科学干预控制经验,为网络互联的科学管控舆情传播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民众的网络舆情体现形式和特点,我国相关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带来的社会效应,全力提倡我国公民"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积极履行公民的网络使用权和监督权",在此,仅以本文和大家就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浅谈下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如何正确进行网络舆情治理。  相似文献   

6.
龙晶 《移动信息》2023,45(3):189-191
当前,舆论场网络舆情的热门话题大多起源于互联网,大部分重大舆情事件因互联网的传播而放大,如何追溯、治理、处置网络舆情,是政府部门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文中旨在应用区块链技术,设计一套舆情协同处置系统,实现治理主体由单一部门主导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转变,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网络舆情的治理,提高舆情采集与协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和特点,提出了治理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了网络舆情的要素和环境,给出了舆情及网络舆情治理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治理网络舆情的体系结构。这个5维模型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并发挥第三种组织力量(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协同作用,国家立法、政府执法、公民守法,行政手段和技术措施密切结合,并辅以社会、经济、文化调节,得以实现。叙述了各级治理措施,并简单介绍了一个用于网络舆情技术监控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8.
移动自组织网络基于链路稳定性的伪流言路由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移动自组织网络中链路和路径的有效性的统计特性,并结合流言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的伪流言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可以用更少的路由开销发现持续更长时间的稳定路由.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与AODV结合显著地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曹峰  张真继  关晓兰 《电信科学》2020,36(12):49-58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实体事件的发展进程。提升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已成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了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及其特点,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了网络舆论生态传播系统的驱动因素,通过因果回路图对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并建立网络舆情驱动力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期提出积极管理网络舆情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网络舆情具有线下事件线上爆、参与群体复杂、传播速度快、传播随机性强、标签化特点显著、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极大的考验着主管部门的决策能力和水平,依托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舆情数据获取、网络舆情走势预测、网络舆情干预引导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政府管理部门舆情应对的能力和水平。1网络舆情治理现状随着新一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与传统行业和产业融合,并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态势,深度融入并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传媒领域,尤其是互联网传媒领域,更是凸显出日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的高度集成化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给当前政府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着日益复杂网络舆论环境,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来提高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效率,完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构建新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向。文章就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治理出现的新特点以及方法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提取了以社会舆情为主题的近千余篇CNKI期刊论文的关键词后,筛选出词频最高的前63个,在此基础上运用了文献计量研究的共词分析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为工具,通过统计学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研究得出了当前国内社会舆情研究的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热点包括:舆情引导机制,公众意见管理,舆论问题的对策研究,社会矛盾与意识形态分析,媒体影响力与舆情传播,社会舆情监督等六大研究热点,以及逐渐向网络舆情监督,和大众媒体的管理研究,舆情的传播模式发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事件激增,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受到威胁,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已是迫在眉睫。通过创建5个预警指标并对其进行量化,使信息判断更加科学、准确。网络舆情预警过程复杂且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鉴于BP神经网络自学习自适应的特点及其能够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文中借助BP神经网络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模型对网络舆情进行定量预警。最后通过2016年"高考减招"等11个网络舆情事件对该模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形成了"突发事件爆发常态化、高校舆情迅速社会化、话语权争夺白热化"新的传播特点,给传统的高校舆论应对模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高校应遵循自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变化特点,构建有效互动为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大量视频和文字信息在网络中快速传播.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舆情传播能够反映社会主流态度,起到导向作用,必须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所以加强监管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舆情监管系统,对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及主要功能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在为广大网民提供自由交流的同时,也成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发源地。文中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特点出发,对目前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网络突发事件、热点事件在舆情产生中的作用,指出了正确引导舆情的策略方法。分析认为,网络舆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网络国防意识,保卫网络边疆,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控和正确引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从国内网络舆情传播特性分析入手,指出小世界网络模型下的网络舆情演进特点,综合分析网络舆情的4类主体特征和国内网民4类行为特征,通过对网络用户主体行为特征、行为动机和网络关系进行合理抽象,探究在信息社会环境交融影响之下,对网络舆情动态演进的影响权重。  相似文献   

18.
王晨阳  褚建勋 《科普研究》2021,16(1):65-75,85
以科学传播领域两本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和《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为研究对象,采集两刊2000—2019年发表的论文,从发文量、发文空间分布、作者机构、合作网络、高被引论文、研究热点等方面展开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在科学传播研究领域存在帕累托定律和学术地域差异.科学传播研究议题经历了从媒介内容分析、公众参与研究到气候变化、前沿科学议题研究等的转变,有关中国的科学传播研究逐渐进入学者视野.我国科学传播研究既要紧跟国际前沿,又要回应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形成自身的研究旨趣和风格.  相似文献   

19.
刘立 《科普研究》2007,2(4):9-10
6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强调,这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据此,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传播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长徐善衍教授发表文章强调"要重视公共科学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为此,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于7月15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与会的专家以"千字笔谈"方式就"公共科学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发表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内外问题和矛盾被激发,引发各类突发事件,经网络发酵演变成高校网络舆情。在理清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关概念、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文章从系统建设、队伍培养、预案制定、经验总结等方面,提出构建科学高效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