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基于用户兴趣和推荐信任域的微博推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用户推荐其感兴趣的微博,是改善用户体验的重要途径.为使推荐的微博更加符合用户的兴趣和品味,提出的微博推荐方法不仅考虑用户自身的特点,而且还考虑所在社区对微博的评价.在技术实现上,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文本分类,以便发现用户的兴趣偏好;通过多维Newman算法进行用户社区的发现,并将社区视为推荐信任域.最后采用改进的协同过滤算法综合用户兴趣偏好和推荐信任域进行微博推荐,以此提高微博推荐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微博推荐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媒体成为用户分享与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发现感兴趣的微博账户与信息是社交媒体平台最重要的活动,其关键问题在于用户兴趣模型的构建。提出基于微博分类的用户兴趣识别方法。首先人工构建目标分类体系,基于典型微博账户采集微博训练语料训练微博分类器,而后通过对用户微博进行分类识别出用户感兴趣的类别。实验表明基于典型主题类别微博,结合词语与主题的特征可有效进行微博分类达到86%的F值,输出的类别可准确表示用户兴趣。  相似文献   

3.
微博转发是微博网络中信息得以传播的基础,对用户影响力评估以及网络营销等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方法在考虑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因素时,大多只考虑微博以及用户属性等特征,没有考虑用户兴趣和用户历史行为规律等个性化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LDA主题模型的用户兴趣与微博相似度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作为用户兴趣特征,还提出了基于用户转发率、与上游用户交互频率的用户历史行为特征,最后融合用户兴趣特征、用户历史行为特征、上游用户特征、微博特征,建立基于几种常见分类模型的预测方法,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预测准确性,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博社交网络是由节点构成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微博用户。节点与节点间存在着关系,因此连接紧密的节点形成了社区。如何从微博社交网络中挖掘出社区,已成为Web2.0的团体挖掘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传统的网络团体挖掘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社区发现的算法,称为基于用户兴趣的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不论在计算效率还是社区发现效果上比传统算法都具有明显的提升,取得了不错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仰森  郑佳  唐安杰 《电子学报》2017,45(11):2800-2809
微博用户权威度是评价微博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微博用户权威度的定量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微博用户权威度定量评价模型.首先,提出了用户权威度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用户影响力和被信服度两部分组成;在暂不考虑用户领域影响因子的情况下,基于新浪微博数据,抽取出微博用户信息传播影响力、用户信息完整度、用户活跃度以及用户平台认证指数4项评价特征,以构建了用户权威度定量计算模型;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构建模型的4项评价特征的权值进行确定,并分别给出了4项评价特征的提取算法.同时,在用户关注关系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被关注价值的用户信息传播影响力模型UIRank,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比PageRank算法更加有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微博用户权威度定量计算模型比较合理,为用户权威度的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尚燕敏  张鹏  曹亚男 《通信学报》2015,36(2):117-125
提出一种新的朋友推荐方法,该方法同时使用用户兴趣和朋友关系这2种因素来为目标用户推荐朋友,对PageRank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能同时融合上述2种因素的Topic_Friend_PageRank(TFPR)模型。首先,采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分析用户发布的消息内容,将用户表示为若干主题上的分布,从而建模用户的兴趣。接下来,使用加权的PageRank算法建模用户在整个链接拓扑中的重要程度和用户之间朋友关系的相似性。最后根据主题感知的PageRank思想,将用户兴趣融入前面提到的加权PageRank中,形成同时融合用户兴趣和朋友关系的TFPR模型。采用新浪微博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性能,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同时得到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微博特点及现有微博推荐算法的缺陷,提出一种融合了标签间关联关系与用户间社交关系的微博推荐方法.采用标签检索策略对未加标签和标签较少的用户进行加标,构建用户-标签矩阵,得到用户标签权重,为了解决该矩阵中稀疏的问题,通过挖掘标签间的关联关系,继而更新用户-标签矩阵.考虑到多用户之间社交关系对挖掘用户兴趣并进行微博推荐的重要性,构建用户-用户社交关系相似度矩阵,并与更新后的用户-标签矩阵进行迭代,得到最终的用户兴趣并进行相关推荐.实验证明了该算法针对微博信息推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用户动态兴趣和社交网络的微博推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刘学军  李斌  章玮 《电子学报》2017,45(4):898-905
针对为微博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取向的个性化微博信息的问题,结合LDA主题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动态兴趣和社交网络(DISN)的微博推荐方法.DISN方法首先引入时间函数,推断出用户的兴趣向量,通过对新发布的微博数据内容进行聚类分组,以用户兴趣向量筛选与用户最匹配的分组,随后以网格索引的形式对选定的分组中微博进行查询,计算微博发布者被目标用户关注的可能性并进行排序,最终形成推荐列表.实验验证了DISN方法较之传统方法更具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巍  李锐光  周渊  杨武 《通信学报》2013,34(Z1):11-91
突发话题传播建模与预测的主要目的是对网络中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紧急性突发事件的后续传播进行控制。目前微博网络中的话题传播与预测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病毒传染模型、消息传播模型以及话题传播模型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微博粉丝关系、用户活跃度和影响力的话题传播模型,将微博用户集合划分为感染用户、易染用户和免疫用户,分析感染用户和易染用户的粉丝关系,预测下个时间窗口内被感染的用户规模。沿用话题传播模型研究中的“内外场强”概念,通过研究发现“内场强”和“外场强”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基于用户群的规模大小,分别提出基于用户和节点规模的话题传播预测算法。相关实验表明,基于用户的算法预测更为准确但是时间复杂度较高,基于节点规模的算法则更适合大规模数据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朱江  王柏  吴斌  李小明 《电子学报》2015,43(12):2497-2504
情感在微博网络中传播并感染用户,对微博网络甚至现实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发现具有情感影响力的用户(情感影响者)对社会管理或制定市场策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包含两种节点(用户,微博)和三种关系(转发,关注,发帖)的异质微博网络,利用微博情感相似性和用户情感行为相似性将其转化为只包含用户节点的同质网络,进而在该网络中使用随机游走模型发现情感影响者.贡献包含以下方面:利用微博情感相似性和用户的情感行为相似性验证了本文所构建微博网络的情感同配性,确认了情感影响在该网络中存在;提出EmotionRank模型用以寻找情感影响者;基于微博数据的实验结果有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张少中  俞东云 《电信科学》2012,28(2):115-118
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为用户的位置服务提供了新的应用,以用户位置行为分析为核心的服务技术具有重要的商业应用价值。用户位置及其活动特点和趋势与其所在位置的实际状况及本人意愿密切联系,用户所在位置的资源和状况信息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位置行为。本文引入小世界网络模型分析用户的位置行为特征,发现用户基于位置的行为属性和聚类。采用推荐度计算方法描述结点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将用户位置作为一个树根,把位置资源作为用户的兴趣结点,将兴趣搜索转换为最短路径计算问题。通过改进的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根结点到各个结点的推荐度,分析用户最感兴趣的位置资源结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建立的用户位置行为兴趣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用户基于位置的兴趣和意愿,算法在结果精度和计算时间上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位置社交网络的兴趣点(POI)推荐是人们发现有趣位置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用户在不同区域的地点偏好侧重的差异,加之高维度的历史签到信息,使得精准而又个性化的POI推荐极富挑战性.对此,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类别转移加权张量分解模型的兴趣点分区推荐算法(WTD-PR).通过结合用户连续行为和时间特征,来充分利用用户...  相似文献   

13.
杨东风 《信息技术》2011,(7):118-120
针对数字图书馆图书借阅推荐系统中通常采用的协同过滤算法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该算法存在在用户多兴趣情况下推荐时难免会产生偏差,从而降低预测推荐准确率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多兴趣度的图书借阅推荐系统推荐算法的设计思路。该算法首先对待推荐图书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用户的借阅情况计算其对每类图书的兴趣度,将对每类图书兴趣度相似的用户聚为一类,在小范围内寻找最近邻居,最后根据用户对不同类别书目的兴趣度作为权重值来产生对该用户的每类图书的推荐数目。该算法不仅能够解决用户多兴趣度问题,同时也可减少计算工作量,提高推荐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动学习和否定选择的垃圾邮件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小娟  刘磊  邱宁佳 《电子学报》2018,46(1):203-209
针对现在网络上泛滥的垃圾邮件问题,本文结合主动学习方法和否定选择算法提出了一种二类文本分类方法:主动否定学习算法.根据用户少量标注建立双向兴趣集,利用否定选择算法的自体异常检测机制改善主动学习中的采样策略,并将双向兴趣集作为检测器,新增样本集作为自体集,对两者进行异常匹配.本文算法与在线垃圾邮件快速识别方法、增强差异性的半监督协同分类算法、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基于人工高免疫的多层垃圾邮件过滤算法和在线主动多领域学习方法在六个常用邮件语料集上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召回率、分类精度,和较低的用户标注负担.使用用户个性喜好转换为双向兴趣特征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算法的分类能力;利用异常检测匹配选取未知类别特征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用户标注负担.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用户兴趣感知的内容副本优化放置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聚类算法从用户访问日志提取各用户的群体内容兴趣主题,依据其所辖用户的个体兴趣度加权得其群体兴趣度,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然后在非线性优化模型下,以最小化平均响应时间为目标,优先放置群体兴趣度较大的副本,以实现被放置副本与用户内容兴趣主题的最大匹配。在平均响应时间、请求响应匹配度、负载均衡和邻近副本利用率等方面,与1-Greedy-Insert等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显示各性能指标平均提升了约30%,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李春林  廖丹  熊玲  黄月江 《电子学报》2015,43(11):2145-2150
针对如何为互联网用户从多个相同或相似的服务中进行选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选择算法:基于QoE(Quality of Experience)量化评估的服务选择算法(A Service Selecting Algorithm Based on Quantified QoE Evaluation,ASSABQ).该算法基于一种层次化评分模型,从历史评分中学习获取用户偏好,根据多种评价因素计算每个可用服务的满意度,并选择满意度最高的服务给用户.与已知算法相比,ASSABQ算法的复杂度从O(n2)下降到O(n).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应用场景下,采用ASSABQ算法得到的用户满意度比已知算法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17.
邱兆文  张田文 《电子学报》2008,36(9):1746-1749
 为了提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的性能和减少图像底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之间的鸿沟,本文提出了用户多媒体数据管理模型.包括用户语义模型、用户兴趣模型和用户意图模型.实验证明用户多媒体数据管理模型可成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图像检索和个性化推荐服务.  相似文献   

18.
Social network sites (SNS) presently face the task of grouping users into small subsets within themselves. In this study, an organizing scheme for single‐topic user groups is proposed for facilitating user sharing and communicating under common interests. The main rationale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re (1) only an influential single topic is selected through its impact evaluation to attract users; (2) only the users having high degree of interest, explicit or implicit, on the topic should be grouped; and (3) trustworthy relationships among user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enlarge the scale of user group. The proposed organizing scheme comprises 3 features: topic impact evaluation, interest degree measurement, and trust chain‐based organizing. The main structure of our proposed scheme is (1) an overview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its formal related definitions; (2) a topic impact evaluation method, ie, an importance evaluation and a popularity calculation; (3) a user interest degree measurement method, ie,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terest evaluation with dynamic factors included; (4) a trust chain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opology features of the trust chain; (5) an organizing algorithm for single topic user group, and finally, 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our scheme.  相似文献   

19.
Using the social information among users in recommender system can partly solve the data sparsely problem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commendation system. However, the recommendation systems which using the users' social information have two main problems: the explicit user social connection information is not always available in real-world recommender systems, and the user social connection information is directly used in recommender systems when the user explicit social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But as we know that the user social information is not all based on user interest, so this can introduce noise to the recommender syst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ocial recommender system model called interest social recommendation (ISoRec). Based on probability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 the model addresses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by combining user-item rating matrix, explicit user social connection information and implicit user interest social connection information to make more accurately recommendation. In addition,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our algorithm is linear with respect to the number of observed data sets used in this algorithm, and can scalable to very large datasets.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cross-layer design is proposed for downlink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which uses superposition coding (SC) scheme. SC theorem allows two users to share the same subchannel. Firstly, the subchannel will be allocated to degraded user (who is far away from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n this subchannel will be allowed to be shared by potential user (who is near to the base station). We also employed a packet dependent scheduling at the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which decides the transmission order of packets according to the delay, size and quality of service priority level of packets. The weight of each user can be calculated by summing up the weights of all packets in the queues of that user. We have considered that each user is having multiple heterogeneous traffic queu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algorithm in terms of total throughput and packet delay with the sam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