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董丽丽 《科普研究》2009,4(5):63-68
达尔文在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异常广泛的传播,原因包括社会变革等外部原因,同时,还包括进化论以及《天演论》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察,得出对当前科普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渐引人关注,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世界第二大排放国,中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有关全球气候的谈判中,其地位至关重要。然而,与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具有的重要性相比,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却有很大不足。在本篇论文中,笔者结合了对媒体报道内容的分析与面向气候变化科学家及科技记者的问卷调查,试图得出那些造成媒体报道气候变化问题不充分的社会的、科学的和传播方面的因素。在中国,缺少制度化的科学传播途径导致了媒体对这一题材上报道能力不足。在传播技术上,缺乏对科学争议、细节和与读者相关性的报道,则让这类新闻的影响力相当有限。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在科学传播方面进行更加系统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DIIS方法为框架,基于传播效果理论,提出科学传播对高校学生关于科研机构认知(美誉度、联想度、感知质量、信任度)—态度(满意度)—行为(忠诚度)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以中国科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科学传播通过4条作用路径对高校学生行为产生正向作用,作用强度从强到弱依次是"科学传播—感知质量—满意度—忠诚度""科学传播—信任度—满意度—忠诚度""科学传播—联想度—忠诚度""科学传播—联想度—满意度—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牛桂芹 《科普研究》2014,9(3):23-28
中国的科学传播实践在内容上始终存在着失衡现象,技能性较突出。究其原因,技能性的科学传播理念应该起着决定性的引领作用。针对这一重要问题,本文对科学观、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国家意识形态及西方思想等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论述中国技能性科学传播理念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最终诉求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及传播实践提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1975年美国186位知名科学家,在18位诺贝尔奖得主带领下,联名批判占星术。费耶阿本德却对此举提出严厉批评。本文通过对这一案例及相关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提出科学传播必须借鉴主要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在内的科学文化研究的成果,才能避免朴素过时的科学观的干扰影响,实现科学传播从朴素向反思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8.
吴欧 《科普研究》2013,(5):10-10
吴欧女士的发言题目是“以果壳网为例的科学传播的契机与实例分析”,作为资深的一线科普人,她以热点新闻事件为切人点,结合经典案例,详细介绍了果壳网在科普实践中的诸多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探究科技类综艺节目快速发展的政策成因、自身成因、现实成因和受众需求成因的基础上,分析这类综艺节目面临的三大发展困境,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为中国科技类综艺节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袁康  杨帆 《科普研究》2011,6(6):39-45
环境NGO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环境保护领域的新生力量。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环境NGO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为政府建言献策、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咨询服务,成为政府工作的有效补充。在我国,环境NGO作为一个新兴的组织形态,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阻碍,存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资金匮乏、缺乏优秀人才、社会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定性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环境NGO的科学传播活动和组织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我国环境NGO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何丽 《科普研究》2009,4(6):53-57
质的研究与定量的研究是科普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本文探讨了质的研究方法在科普研究中的应用,说明质的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是科普研究中不可相互替代,却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我国科普政策、管理机构的发展,并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科学技术普及研究及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当前国内科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大科普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现科普项目产业化、市场化运营,加大科普人才培养,优秀科普产品宣传以及建立科普发展检测系统,为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等发展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普研究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光 《科普研究》2008,3(4):15-21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普研究的发展历程,并按照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和特点进行了阶段的划分,同时指出了中国科普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现代科普的特点、属性以及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科普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索,以期为中国科普研究史进行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相互作用的原理,科技先行国家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相结合方面的典型做法;分析研究了我国目前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作用的现状;并对国内外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相互作用模式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相互促进作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加强我国基础科学领域的科研与科普结合,促进科普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科研院校的申请人在思维上的转变,以及审查员应对该转变所采取的检索策略.首先,介绍了科研院校申请的特点,然后介绍了根据上述特点应对科研院校申请的现有追踪检索策略,随后分析了科研院校申请人思维的转变,以及应对该种转变审查员所采取的检索策略.文章各个部分均结合实际案例对科研院校申请的情况和审查员的检索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以来,科学媒介中心在各国相继成立,本文选取其中范本——英国科学媒介中心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了其如何促进科学家与媒体间的沟通,增进两个群体间的理解合作。英国科学媒体中心为我国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应充分调动科学家利用媒体平台传播科学信息的积极性,在提高科学家沟通传播能力,培养记者科学思维和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建立两者有效沟通互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研究科学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从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的关系分析入手,结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对水产食品安全基础研究的科学传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此外,对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旨在为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传播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民素质则是第一国力;大众传媒是科技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在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总结和归纳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九个特点——中介性、公益性、导向性、高效性、时代性、大众性、通俗性、互动性和娱乐性。  相似文献   

20.
马桂英 《科普研究》2007,2(5):24-28
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妇女、残疾人、农村人口、贫困人群等科普边缘群体的状况和成因,指出科普边缘群体低层次的科学素养和知识习得状况暴露了严重的科普公正问题,政府和社会在国家科普政策和关注重心、科普资源分配、具体的科普实践和科普实效三方面缺乏或者难以实现科普公正,最后提出了4条实现科普公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