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CATV中干线放大器和用户分配系统调试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和安装时应该注意的基本事项,有助于解决在CATV系统中遇到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要维修好CATV系统,就必须熟悉整个系统的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的结构及其分布走向和各部分的电平值,这是维修好CATV系统的关键,CATV系统由天线,前端设备,干线传输、用户分配网络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凭借多年CATV的调试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了CATV中放大嚣和用户分配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和安装时应该注意的基本事项,以帮助解决在CATV系统中遇见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广播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卫星技术和光缆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正朝着宽带、双向、多种业务的宽带信息网发展。普通的CATV系统是单向的,即电视信号只能由前端传向用户终端。所谓双向传输的CATV系统是指除了经前端将信号传输分配到各用户外,还可以从用户或分配点将信息传输到前端和其他用户,即双向传输CATV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电视信号同时输出,以实现CATV系统的多功能服务。一、双向传输CATV系统的传输方式一般将电视信号从前端设备传向用户的方向称为下行方向,叵之称为上行方向。目前双向传输的CATV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通常所说的电缆电视系统(CATV)或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利用同轴电缆通过合理的干线传输和用户分支分配将经前端设备处理后的电视信号传送到系统的各十用户(即终端显示设备),前端电视信号包括接收的广播电视信号、卫星电视信号和各种自办有线电视节目含录像节目等,本文要探讨的既不是CATV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有线电视干线系统是整个CATV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前端和分配系统之间,担负着把前端输出的电视信号不失真地传输到分配系统的任务,干线系统工作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用户能否收看好电视。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实现干线系统稳定运行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干线系统的调试 干线系统调试是通过调整干线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平,使前端输出的各频道信号能不失真地传送到各个支线路,最后到达用户终端的目的。在考虑实际覆盖面积、传输距离、节目套数等因素的基础上,按干线系统的技术指标设计选定方案后,即可进行确定各级干线放大器工作电平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优质的CATV系统应重视对视音频信号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TV系统以其传输容量大、信号质量高、可多功能应用的特点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使得我国的CATV系统在不长的时间内得以迅速地发展和完善。对一个优质的CATV系统来说,除了应满足系统指标要求,还应满足用户在使用中的便利。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建成的CATV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对视音频信号的调整。虽说系统满足指标要求,但对用户来说却很不便利。CATV系统传输的节目很多,对用户来说不可能只看某一频道的节目,而是根据节目内容和个人的爱好经常转换节目频道,视音信号调整不当就会使各频道的图像明暗、对比度,层次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数字双向CATV系统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正向通道数字信号的技术参数 模拟CATV系统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已在国家标准GB/T 6510“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中给出。这里叙述数字双向CATV系统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在CATV系统中,从前端到系统输出口的正向通道,数字信号常以正交幅度调制(QAM)和正交相移键控(QPSK)等方式传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数字调制信号的技术参数要求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9.
通常所说的电缆电视系统(CATV)或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利用同轴电缆通过合理的干线传输和用户分支分配将经前端设备处理后的电视信号传送到系统的各个用户(即终端显示设备)。前端电视信号包括接收的广播电视信号、卫星电视信号和各种自办有线电视节目含录像节目等。本文要探讨的既不是CATV系统的设计、安装(合理的设计、安装只能算是CATV有了一个良好的开  相似文献   

10.
刘义录 《中国有线电视》2007,(17):1627-1628
干线线路是CATV系统的大动脉,它通过同轴电缆依靠干线放大器对其传输损耗的补偿,使前端的信号能够不失真地传送到各支路,直至到达用户,干线传输系统的调试包括干线馈电装置、干线放大器、均衡器、衰减器等器件。1干线调试的任务(1)检查被测干线放大器的供电电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明确干线放大器的工作方式。测试由电缆传输来的信号电平大小,确定斜率的高低,根据设计要求加入合适的衰减器和均衡器;(3)按每台干线放大器的设计调整好各干线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平。有线电视干线传输系统大多采用电缆芯线馈电,因此调试干线传输系统时,应首先…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有线电视HFC多为750MHz(或862MHz)系统网络。为解决时移电视、点播电视,迫切要求提高传输系统的带宽。HFC1GHz系统的网络能够解决目前CATV系统多频带服务频宽不足的问题。在广大农村用户稀疏的地方,出于投资运营成本考虑,采用CATV放大器覆盖更多的用户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本文就有线电视1GHz系统同轴电缆网,以用“瑞萨”砷化镓模块组合的干线放大器和分配放大器为例,进行指标计算,为网络频宽升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用户分配系统的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用户的收视质量,从而影响整个CATV传输网络的性能。传统的人工设计方法计算工作量大、效率低,系统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大大提高CATV用户系统设计的精度和质量,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王绍英 《电视技术》1989,(12):38-40
CATV原是为了解决用户收看电视节目困难而发展起来的,只能从首端向用户传送信号,即单向传输。为实现首端向用户及用户向首端传送信号,从而建立了双向传输系统。双向混合传输放大器是CATV系统的前端设备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多路信号混合成一路输出,并能保持输入、输出端各路互不干扰,同时阻抗匹配,即完成把常规的电视节目信号从前端下行传输给用户,而且用户也能将信息经上行通道传送给前端,再重新分配给用户。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城市和地广人稀的边远地区,空间电视信号场强一般较弱,这些地区的电视用户很想借助CATV系统来改善收看效果。在较大的城市,一般只能收看到本省市的节目,邻近省市的信号到达本地后亦成为弱信号。鉴于以上两种情况,我国的CATV系统依然存在着弱场强接收的突出问题。如何改善CATV系统中的弱信号接收传输分配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了改善上述问题,首先要强调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的关系:即画面质量与输出电压信噪比的关系,系统信号电平(系统前端输入电平)与用户电平(系统终端输出电平)及放大  相似文献   

15.
CATV系统主要由前端、传输和用户三大部分组成。各路电视信号在前端进行处理后,通过干线传输、放大器放大,由分支分配网络馈送到用户的电视接收机。绝大部分系统成一个拓扑树枝形网络。在这样一个网络中,同轴电缆起着桥梁的作用,它连接着每一个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单元,前端高质量的电视信号,必须通过高品质的同轴电缆的配合,用户才能接收到高质量的电视信号。因此,一个CATV系统的整体优劣与同轴电缆的品质息息相关,而一些用户往往对同轴电缆的品质重视不够,造成施工、调试、维护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影响系统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MMDS是多路微波分配系统的简称,又称无线电缆电视。80年代初在美国、加拿大兴起,后被西欧、中南美洲及亚洲一些国家采用。在我国,MMDS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用于建立农村CATV网或者覆盖一些地域空旷、用户分散、地形复杂的CATV分布区域。本文主要介绍一下MMDS发射系统常见的图像信号异常现象及其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 CATV 系统中,图像重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故障现象,尤其是在用户分配网络中,当图像重影严重时,将影响用户的收视效果。重影可分为前重影和后重影两种,前重影主要是由于空间信号比经过电缆传输的信号提前到达接收机造成的。这种重影只有靠加强系统的屏蔽,选用带屏蔽的用户盒和屏  相似文献   

18.
徐兴东 《中国有线电视》2005,(14):1400-1403
简述了在CATV系统中目前解决用户收看增补频道的方法,介绍CATV邻频传输系统分配方案,对接收机频道变换器(机上变换器)类型进行分类和叙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CATV系统从隔频传输方式转入邻频传输方式,随着频道数的增加,CATV系统从300MHz跃升到550MHz或更高频道。前端系统的隔频传输装置改换成邻频传输装置,该装置在出厂时已基本调试好了,使用时无须作大的调整。而干线与分配系统往往是部分或全部更换。笔者在改造CATV的干线与分配系统中积累了表(1)中C/N、CM的分配比与C/N、CM相对应的关系。应用简易的分数运算可得出所需的C/N,CM指标值,供CATV系统改造与设计时参考。考虑到设计时留有一定余量,表(1)中C/N、CM设计时取44dB,CM设计时取47dB。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家标准GB/T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规定了在系统输出口处衡量CATV系统的性能要求。但是,在系统输出口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