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电子光学学科发展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即:旋转对称的弱流细束电子光学;电子光学的矩阵代数和优化设计;非旋转对称的多极系统;扫描束电子光学系统的新发展即聚焦-偏转复合系统;宽束电子光学系统;弯曲轴电子和离子光学系统以及波动电子光学。文中还展望了电子光学今后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射线电子光学理论基于计算单电子在电子光学系统中的运动轨迹,而束流电子光学则是研究在位置—动量的相空间中电子束的传输性质。近年来束流电子光学在核物理和加速器物理、质谱学和能谱学等领域中有了广泛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外束流电子光学理论多数是发展了线性的一级理论。作者近年来发展了考虑三级、五级象差的束流电子光理论,研究的对象包括: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直线轴和弯曲轴的电磁聚焦—偏转复合系统,磁圆形透镜和六极透镜的复合系统,圆形透镜与四极、八极透镜的复合系统,显然射线电子光学和束流电子光学两种理论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上述的束流电子光学理论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1XZ20/30W二代微光像增强器电子光学系统具有的特点,像增强管前级倒像系统电子光学的设计计算,电子光学成像参量的计算,像增强管的结构与工艺特点,最后介绍了研制结果并与国际上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1XZ20/30W二代微光像增强器技术性能优良,工艺技术先进,结构设计合理,像增强器所用零件和原、材、辅料基本实现国产化,适于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在均匀磁聚焦和周期磁聚焦部分屏蔽流过渡区设计的一种方法,指出于阳极电位与慢波线电位一同的电子光学系统,以及这两个电位虽然相同,但导流系数大,阳极孔效应严重的电子光学系统,它们的过渡区的设计,必须采用非等位空间中的傍轴电轨迹方程,并对用部分屏蔽流周期磁聚焦的电子光学系统,电子枪区中的电子轨迹与磁力线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曲轴宽电子束聚焦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静电圆锥透镜聚焦性质,提出了静电场中考虑主轨迹为平面曲线情况下电子束的焦点、焦距等电子光学基本参量的定义。作为例子,给出了两种类型的静电圆锥透镜的电子光学在不同电参量下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子光学的起源、基本原理、发展及其与微电子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尝试多重网格法引入三维电子光学系统场的计算,用三维场计算程序(多重网格法)对第二代激光像增强器XX1380的电子光学系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多重网格法是电子光学系统CAD中计算三维场分布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直观式贮能管的电子光学系统(包括阅读电子枪、校正系统,记录电子枪及贮能靶体——荧光屏等四个部分的电子光学结构)进行了剖析,并扼要地叙述了过去多年工作的某些体会。对直观式贮能管的发展动态,也从电子光学的角度,做了概括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1986年国际电子光学讨论会(ZSEOB′86)于1986年9月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外学者对电子(离子)光学进行学术交流的一次盛会,会上共宣读了论文近百篇.论文内容涉及电子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电子光学系统的CAD和优化设计;电子光学的应用等方面众多专题.下面着重介绍会议的部份论文.  相似文献   

10.
磁透镜极靴形状对其电子光学参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三种类型实用磁透镜的系统研究,提出可用形状参量W=(D2D1)/2S来表征极靴形状对其电子光学量的影响。在磁路设计良好并满足弱碱激励的条件下,若W〈0.7,极靴形状将影响电子光学参量;若W〉0.7,则影响可基本忽略。  相似文献   

11.
利用IDFT技术实现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离散付立叶反变换(IDFT)技术完成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的方法.首先依据付立叶变换理论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用典型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对实现这种测试方法可能引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应用该方法完成测试时关键技术参数确定的原则,讨论了用该方法测试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朱校通  郝建强 《通信技术》2013,(7):25-27,33
介绍了高轨卫星通信系统链路预算任务及设计方法,给出了链路预算所涉及的核心公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中GUIDE模块研制一款可实现多参数互算的链路预算软件。该软件弥补现有多数链路预算软件功能单一的缺陷,实现了发射功率、信息速率和发射天线口径之间的相互运算。介绍了链路预算软件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本款软件所实现的功能,最终给出软件的用户界面和通过此软件完成的链路预算实例。  相似文献   

13.
对定向耦合器热光光开关的工作原理做了介绍。描述了这种热光光开关的一般设计方法,并且用BPM方法(光束传输法)分析了它们的传输特性,提出了几种改善这一光开关波长不敏感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高效快捷地实现教学质量评测,采用J2EE中JSP,Servlet,Javabean等技术,基于MVC的设计模式,开发出基于MVC设计模式的教学质量评测系统。首先介绍MVC模式的结构,阐述MVC模式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教学质量评测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详细实现,最后着重阐述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高效的数据库设计是本系统的突出特点。立足于不同用户角色、准确分析其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逻辑层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扒导出了3个成份的光学猫态的平均光子数、二阶相干态和光子数分布的表达式,讨论了这种猫态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16.
雷达天线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雷达天线近场测试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测量系统的分几个关键问题重点讨论了近场系统的误差问题。并介绍了已实现的雷达天线近场测量系统的几个特殊功能,最后,进一步指出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邢明  王明飞  贾明利 《电讯技术》2005,45(4):141-144
本文针对WCDMA中上行链路存在导频信道的特点,并结合变步长LMS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查表LMS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利用导频信号作为空间波束形成的参考信号,把误差范围和相应的步长存储到列表中,在进行波束形成时所要采用的迭代步长直接在列表中查取。该算法的实现复杂度低,收敛速度快,运算量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通用信号处理系统,采用了TS101,Stratix和GA3816作为系统通用的信号处理平台,简单介绍了主要器件的一些特点,并且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设计中需要重视的方面。本系统具有实时性好、通用性强、可扩展和可重构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机动雷达高架举升系统,对各方案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平面机构原理的折叠式多连杆液压举升装置,实现了某雷达天线举升至18m高,并能将所有设备高度集成于一辆载车上,运输不超限,战技指标达到了较高的设计水平。重点阐述了该举升机构的工作原理与设计过程,分析了举升机构的载荷工况,完成了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最后对举升机构的机械结构进行了力学仿真,计算结果满足刚强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s presented in this special volume address the critical issues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epitaxial films accommodate the interfacial misfit through strain relaxation. In this concluding paper, we wish to highlight some of the important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 misfit accommodation at epitaxial interfaces. Towards the goal of achieving defect free epitaxial layers, efforts are continuously made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generation of misfit dislocations.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considerations are important in this respect. However, nucleation and growth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limiting step for the misfit dislocation generation in the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 Strained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have been used to reduce the propagation of threading dislocations. Similarly, patterned substrates are also employed to reduce the propagating dislocation density in the epilayers. These different ideas are used to produce defect free epitaxial structures for device construction. The present state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dislocation nucleation and generation are critically examined in this paper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