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搭建了中低轨航天器及其地面站通信的桥梁,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输,并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为对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调度业务的质量以及效率进行有效评估,在STK功能和接口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TK通信组件(STKX)的跟踪与中继卫星实时场景仿真及其原型系统实现的技术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中继卫星针对中继业务的运行可视化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TKX的仿真平台能够满足中继卫星地面终端对中继任务的实时任务监控以及业务调度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2.
电话耦合器等传统的电话导播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行广播业务的发展。DDL数字导播系统弥补了传统导播系统的不足,实现了热线电话的智能化、可视化处理和调度;同时也实现了导播和主持人之间的便捷交互。系统采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E1数字中继线路,以IP通信相关技术为基础进行构建。本文从系统特点、系统架构以及对系统的后续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吴昊  陈树新  张衡阳 《电讯技术》2012,52(4):452-455
为满足远程局部战场的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以小卫星为中继的远程通信方案.在分析远程通信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推算了小卫星轨道参数,构建了具备通信中继功能的中椭圆回归轨道小卫星星座,实现了战机-作战指挥中心通信功能,通过STK软件建立了基于小卫星中继的远程通信覆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指定战区的平均覆盖率为99.69%,作战指挥中心与战机的可连接时间达到98.26%.  相似文献   

4.
应用无人机实现地面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中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应用无人机实现地面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通信中继的方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卫星中继、有人机中继的比较具体论述了无人机通信中继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分析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作战信息链路,对整个系统的关键技术即数据融合技术和数据链技术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战场应用提出了相关的设想,为应用无人机进行战场通信中继的预先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龙军 《电子工程师》2009,35(5):32-34,38
WSN(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分布式的不同规格和功能的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一个小范围的无线网络。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的远距离通信中继问题,能够将网络信息通过中继顺利地传送到远程终端,设计了基于移动螃蟹的传感器网络。它以机器螃蟹作为中继,进行数据的本地化处理和融合,实现分布式数据采集和监控。本系统应用于大规模的无线网络,增加了设备状态数据采集与通信的距离,有效地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6.
刘哲  刘长安 《无线电工程》2004,34(10):46-48
文章针对利用系留气球平台搭载通信中继设备,实现中继通信的方案,详细阐述了整个通信链路的设计原 理、系统构成、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7.
基于选择性分集技术的无线中继系统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中继传输能够抵抗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克服阴影效应,从而增强通信质量,提高频谱效率。该文首先给出了两跳中继系统模型,针对非再生及再生两类中继方式,简要介绍了采用非分集接收及最大比合并时的链路性能。考虑到接收机复杂度和系统实现的性能代价比,该文引入了处理相对简单但又具备分集优势的选择性合并方式,并根据中继节点不同的位置分布,分析了两类中继方式下系统的通信中断概率和误码率。数值结果表明,非再生中继传输具有较好的性能,同时中继系统若采用选择性分集接收,则既能降低收端复杂度,又能获得较大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8.
该文讨论了使用固定天线和中低发射功率的LEO卫星接入到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并通过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来实现空-地数据传输的可行性。文中给出了LEO卫星与TDRS进行通信需满足的前提条件,提出了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计算LEO卫星与TDRS全天通信时间和通信业务量的一般思路和具体实现方法,为论证具有固定天线的LEO卫星接入TDRSS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技术》2015,(21):67-71
设计一种基于n RF24L01无线射频模块的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研究中继协作传输相比于直传链路的系统性能。利用无线射频模块和STC89C51组成硬件系统实现数据收发和转发,阐述系统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的实施关键。以降低系统误码率为目标,最大限度减少信道中噪声干扰和信号衰减程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实现的中继协作通信具备更强的抗干扰性能,提升了通信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随着三网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也将建成符合”三网融合”特点的应急通信系统。特别是基于宽带VSAT卫星综合业务平台建设的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率先实现了话音、视频、数据.组播以及移动基站中继传输等通信业务的融合.在满足应急通信需要同时,也开启了卫星通信在三网融合中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王诺  戴逸民 《电子学报》2004,32(7):1219-1222
非平衡QPSK(UQPSK)是通过对QPSK载波的两个正交分量分配不同的功率,以达到同时传输两种不同类型及速率的二进制比特流数据的一种调制模式,现在主要用于卫星数字通信,如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本文针对TDRSS的S波段前向链路采用的UQPSK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提出其中频载波恢复算法的改进设计,并给出了全数字化方案的性能和理论分析.最后基于FPGA实现的方案及性能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机载雷达数据记录仪对宽带雷达回波信号的实时存储,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宽带中频信号数字下变频结构。讨论了多相滤波正交化和分布式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宽带中频信号数字下变频的实现方案,重点对结构中正交化和抽取滤波两个模块进行了分析设计。Matlab仿真结果和FPGA仿真结果表明:该宽带中频信号数字下变频结构具有...  相似文献   

13.
赵秋明  沈博  胡晓鹏 《电视技术》2011,35(19):48-50
介绍了一种基于SCA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的具体设计方案,通过对平台的资源需求估计,确定以DSP+ FPGA为核心器件构建一套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的通用通信平台,该平台能够完成信号的基带和中频处理,从而实现多模式、多频段、多信道等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基于FPGA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民用短波电台的中频数字处理单元。分析了相应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实现方法;结合音频信号的处理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实现了该单元。经过实际测试,证明所设计的中频数字单元性能优良,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斌 《电讯技术》2006,46(3):93-95
无线战术通信系统采用越来越多的信号波形以满足各种战术使用功能的要求,中频数字化处理是目前软件无线电技术方案实现多功能通信的基本技术途径。通过简述多种调制方式中频信号数字产生的基本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具体实施方案,并分析了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晓卿 《电讯技术》2012,52(5):716-720
S模式信号处理终端是询问/应答设备的数据处理核心。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一 种基于FPGA的S模式信号处理实现方案。针对S模式询问/应答信号的调制方式和信号格式, 给出了一种中频信号处理实现方法和信号的同步检测以及信息提取方式,通过对数据信息编 码/译码的原理分析,介绍了信号处理流程设计和实现方法。该方案已经过大量的仿真测 试并通过了工程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事自动识别系(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收发信机的信号处理主要采用专用芯片实现的现状,提出了一种中频数字化的替代方案,采用FPGA完成AIS中频收发信机的信号处理.重点研究了突发GMSK中频信号的调制、差分解调、位同步和帧同步的设计方法及实现过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并行化的数字信号处理,增强了设备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提高了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张碧锋  郭英 《电讯技术》2011,51(2):46-51
为满足高性能信号处理的要求,需要直接对中频信号进行采样得到正交的两路信号.分析了直接中频正交采样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其中最重要的滤波器设计思想及其在FPGA上的硬件实现方法,并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满足高性能信号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何光明  黄云 《电子科技》2010,23(8):58-61
多相滤波是实现数字下变频及数字相干检波的关键技术,是雷达、声纳和通信等系统中为数字信号处理提供高质量的正交信号的有效手段。文中讨论了多相滤波的基本原理,给出了采用多相滤波的方法对中频带限信号处理的仿真分析,并结合一款脉冲压缩雷达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实现方案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在技术指标上可有效克服正交通道不一致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AD6620的中频数字化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CDMA定位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一种基于AD6620的数字中频处理方法,获取CDMA反向接入信道信号处理中所需的CHIP×4速率信号,分析表明,该方法对于实现CDMA定位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