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组合序列密码芯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群  彭喜元  杨自恒 《电子学报》2006,34(3):409-412
序列密码一直是密码学中最重要的加密方式之一.现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序列密码加密芯片设计,在保留原序列良好统计特性基础上,使输出序列的周期性和线性复杂性均有增加.利用FPGA技术进行序列密码芯片电路设计,灵活运用现代电子设计方法实现了运算功能和时序分配.逻辑综合仿真结果验证了芯片电路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序列密码算法在信息安全及现代保密通信设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密码的图像加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群  陆哲明  孙晓军 《电子学报》2004,32(4):677-679
利用离散Hopfrield神经网络生成的序列密码,对图像信号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实验研究表明,该网络可模拟复杂非线性函数,使输出序列的周期性、0与1平衡性和序列相关性等均满足序列密码设计要求,而且并行运算速度快,有利于数字电路实现.  相似文献   

3.
针对嵌入式系统软件代码易于复制、保密性差的缺陷,介绍了一种通过专用加密芯片实现的嵌入式软件加密方案。系统以AML8726MX SOC芯片为平台,采用专业加密芯片ALPU-M3,在Android 4.22系统上,通过软件代码和加密芯片绑定的方式,实现了OTT系统代码的不可复制性。详述了ALPU-M3 ART总线驱动在Android系统下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斐  李绍荣 《信息通信》2009,(3):17-19,31
本文介绍了硬盘接口和工作原理.提供了一种FPGA实现ATA协议的方式.并且对协议的时序进行了分析和实现.最后详细介绍了存储和加密两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并且通过数据显示进行了验证.较之传统接口驱动设备,该方案中.硬盘初始化.存储.格式化等功能完全可以脱机使用;另外只需通过USB接口芯片与计算机的USB接口相连.就可以在计算机界面上完成读取.加密等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基于密钥分配中心(KDC)的密钥分配技术,为了防止会话密钥被篡改或泄露、消息的重放攻击,采用在认证过程中增设公开密钥和附加消息认证码的机制,并采用混沌加密算法产生伪随机序列,实现了认证和加密过程中的"一次一密".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序列密码算法在信息安全及网络加密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加密工作是通过在主机上运行加密软件实现的。这种方法除占用主机资源外,运算速度较慢,安全性也较差。而硬件加密是通过专用加密芯片、FPGA芯片或独立的处理芯片等实现密码运算。相对于软件加密,硬件加密具有加密速度快、占用计算机资源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视频数据在网络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随之也提出了视频安全的问题,通过视频加密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文中分析了目前主流的H.264SVC标准所采用的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根据视频分级编码特点选取关键信息进行分层加密,实现不同级别的视频加密。同时,所提方案采用了序列密码进行加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安全性高、复杂度适中、实时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简淦杨 《电子器件》2020,43(2):239-244
目前配电终端安全加密芯片与MCU之间主要采用SPI总线进行同步通信,由MCU输出网口数据实现配电终端应用层安全加密通信。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加密防护能力,本文选用IPSEC安全加密芯片直接输出网口数据,芯片与MCU之间采用异步数据传输,实现网络层安全加密防护功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安全加密芯片的配电网络双层加密防护应用,通过对内嵌安全加密芯片的终端进行软硬件设计,并研究配电终端与主站之间的加密应用,提升了配电终端加密通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IPSEC极限通信测试、应用加密测试以及现场实际测试,验证了内嵌安全加密芯片的配电终端的加密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密码体制及加密芯片的设计、应用,简要叙述了分组加密、公钥加密及椭园曲线加密系统的算法实现、性能分析及其在一些领域内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流加密算法为思想并结合智能IC卡技术的高速加密系统.通过矩阵群和基于地址的取数方法,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伪随机序列产生算法,并将伪随机序列产生算法和智能IC卡结合在一起,将发生器的矩阵群及算法内置于智能IC中,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安全保证.所产生的随机序列通过了FIPS140-2标准测试,智能IC卡芯片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软、硬结合的方式保障了加密系统的安全和加密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