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传统滤波器组为降低旁瓣,需要提高滤波器阶数。该文将广义旁瓣相消的思想运用于滤波器组的旁瓣干扰抑制,在滤波器通带外的干扰信号频率处自适应形成零点。基于LMS算法,该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旁瓣相消器的滤波器组旁瓣干扰抑制算法,给出了算法的矩阵形式。通过限制系数长度,旁瓣相消器仅仅对消旁瓣大功率干扰信号,而对带内有用信号的影响很小,其作用相当于用一个低阶滤波器实现一个高阶数滤波器的功能,当信号功率较之干扰功率很小时尤其有用。仿真结果显示算法具有良好的旁瓣干扰抑制性能,较之高阶滤波器组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讨论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仰制从天线旁瓣进入雷达系统的有源干扰问题,即自适应旁瓣相消技术。介绍了相控阵雷达及自适应旁瓣相消技术发展的背景和状况。结合某型相控阵雷达研制的工程实际,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发展的背景和状况。结合某型相控阵雷达研制的工程实际,从理论上分析了自适应旁瓣相消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干扰信号与旁瓣相消权值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6.
7.
8.
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技术是在天线技术、自适应滤波以及阵列信号处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自适应旁瓣相消系统能够使雷达天线的旁瓣零点自适应的对准干扰的到来方向,最大程度的抑制干扰。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主天线的信干噪比。 相似文献
9.
官林海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67-69
自适应旁瓣相消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手段,在理想情况下,自适应旁瓣相消技术能有效抑制干扰而保留期望信号,从而使相消后的信干噪比达到最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干扰相对天线位置的抖动、接收单元幅相特性差异等必然存在,导致常规旁瓣相消措施在工程应用中效果欠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一种稳健的干扰抑制技术,通过零陷展宽,有效增强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并利用该方法对外场实录数据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抗干扰策略可以达到良好的抗干扰效果,与常规旁瓣相消方法相比,可显著提高雷达抑制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11.
12.
采用宽带信号的相控阵雷达可获得高的距离分辨率,但也面临挑战:宽带数字波束合成和自适应抗干扰。典型的宽带自适应数字波束合成架构中,首先,在基带采用分数延时滤波器实现多通道的延时补偿;然后,将宽带信号分解为许多子带,在每个子带内做传统的窄带自适应数字波束合成;最后,合成为宽带波束输出。该信号处理方法,在宽带条件下,通过宽带延时补偿实现了精确的波束指向,取得了较好的抗干扰性能。文中基于子带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架构,将延时补偿合并到窄带波束合成中,即用窄带的附加相移,代替了原有的多通道延时补偿单元。结果是该架构中不再需要分数延时滤波器,大大降低了计算量节约硬件资源。同时,仍然保证了宽带阵列雷达波束的精确指向。结合相控阵雷达阵列实例,文中分别采用传统架构及所提出的新架构完成宽带波束合成,给出仿真结果以供对比,证明了新架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相位子带自适应回声消除系统。在子带内进行自适应滤波对建模长度比较长的脉冲响应特别有效,同时由于仿射投影算法具有预白化的作用,它同样也具有改善滤波器收敛性能的功能。该系统集中了多相子带自适应滤波和仿射投影算法的优点,结合了子带内的双端检测算法,使得系统在临界采样的情况下能进行稳定有效的工作。实验表明:该系统对于语音信号和强相关信号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子带TF-GSC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基于传递函数广义旁瓣相消器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系统的收敛速度,将其自适应模块的输入信号分解到子带以进行处理,并将多通道维纳滤波器引入传递函数广义旁瓣相消器的非自适应支路,以便更有效地抑制非相干噪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全带广义旁瓣相消器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系统,采用该子带传递函数广义旁瓣相消器结构的语音增强系统具有更高的输出信噪比.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副瓣对消(ASLC)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自适应副瓣对消的原理,结合试验数据对副瓣对消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浮点运算精度对副瓣对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