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常规透射电镜及草酸盐-焦亚锑酸盐技术原位固定细胞内钙,对豚鼠脊髓前角细胞内的钙分布进行超微定位,探讨钙稳衡改变在免疫介导运动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模型组豚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可见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排列紊乱等.神经元周围胶质细胞增生.在运动神经元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池和线粒体内室可见数量不等颗粒状电子致密的钙沉积物.线粒体内室内钙沉积颗粒与线粒体肿胀的程度相关.星形胶质细胞内肿胀的线粒体内室及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池内也可见电子致密钙沉积颗粒.因此认为,钙稳衡失调参与了免疫介导的运动神经元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糖皮质激素受体 ( 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在脑神经细胞分布与作用的研究已倍受关注[1] ,脊髓 GR受体的分布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对 GR受体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定位进行了电镜观察 ,为进一步探讨 GR受体对脊髓功能的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为成熟 Wistar大鼠 (体重 2 5 0~ 30 0 g) ,全身麻醉下 ,用 4%多聚甲醛( 0 .1 mol/ L PBS缓冲液配制 )固定液心脏灌流固定 ,摘出脊髓 ,用同种固定液再继续浸泡固定一夜 ,同上缓冲液洗净标本 ,采用 microslicer(…  相似文献   

3.
内耳螺旋器毛细胞是接受不同声波振幅和频率的特殊细胞 ,尽管它的来源、衍发及细胞属性尚未获得统一认识[1,2 ] ,但其功能则尽人皆知。本研究拟从超微形态角度对该细胞进行深入探索。样品取自豚鼠内耳 ,断头处死动物取出耳蜗 ,沿骨蜗管外壁开几个小孔后 ,迅速投入 4 %戊二醛固定液 ,0 5h后修整并轻取螺旋器 ,继续固定 ,常规脱水、包埋、半薄切片定位、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电镜观察 :内毛细胞呈曲颈瓶状 ,胞体顶端游离面可见三排平行纵列的微绒毛 (静纤毛 ) ;外毛细胞呈圆柱状 ,微绒毛亦三行 ,但并列成“V”或“W”形[1,3 ] 。二者…  相似文献   

4.
人胎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NLY的电镜观察*任昊石玉秀(中国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沈阳11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570377)我们利用酶细胞化学方法曾对大鼠、豚鼠中枢神经细胞的线状溶酶体(Nematolysosome,NLY)进...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组织的超微病理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髓核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应用电镜技术,对19例患者手术中取出的髓核组织进行详细的超微结构观察,并探讨其病变程度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1)软骨样细胞减少,多呈不同程度地退变,死亡、细胞外周致密颗粒增多,并与其退变程度成正相关。2)胶原原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融合、扭结或钙化,胶原纤维束间裂隙增大,斑声状扭结的数量与胶原原纤维的退变程度成正比。3)弹力纤维数量减少,伴老化,变性。4)髓核退变程度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成正相关,而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胶原原纤维的扭结和致密颗粒的数量是判断髓核退变程度的重要指标。多种因素诱发髓核组织多种成份,不同程度的退变是导致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毒黄素对小鼠肾脏毒性作用的超微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毒黄素对小鼠肾脏的超微病理改变,探讨毒黄素中毒的机理.小鼠腹腔注射毒黄素( 1.5 mg/kg),2h后取其肾皮质,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电镜下可查见毒黄素主要损伤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表现为大量线粒体空泡化和毛细血管基底膜不匀性增厚.毒黄素可造成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损伤,以线粒体和基底膜的损伤更为突出,为毒黄素的毒性作用提供超微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讨肺癌患者胸水中腺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及与反应性间皮细胞的鉴别,分别对41例肺腺癌患者胸水中的癌细胞和对照组10例胸水中反应性间皮细胞进行超微结构对比观察.肺腺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核凹陷和胞浆内的分泌颗粒、连接复合体及板层小体等超微结构均有助于与反应性间皮细胞的鉴别,其中短棒状微绒毛作为腺癌细胞形态特征标志,检出率为92.7%,如果再结合观察细胞间的连接复合体,其检出率高达95.1%.在常规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电镜观察,对肺癌患者胸水中腺癌细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包埋前纳米金-银加强法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对神经递质和受体的超微定位研究,被证明是一种敏感和高分辨率的方法。P物质是在脊髓后角内十分丰富的一种神经肽,我们应用这一技术研究P物质的定位时,发现当大致密芯泡的泡芯密度高时,其内的神经肽无法被纳米金-银颗粒标记,只在泡膜附近有金-银颗粒标记,这一现象在猴的脊髓后角神经终末中尤为明显,虽然这个缺点不影响研究含这种神经肽的神经终末与其它结构的关系,但据此结果来阐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28例尘肺伴发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一般特点是:发病年龄偏早(64%在41~49岁确诊为肺癌),有中度以上吸烟史,预后差。病理特点是全部病例除尘性病变外均有支气管树上皮的慢性损害(变性和增生),肺内纤维化病变周围的肺泡上皮增生。28例肺癌的光、电镜诊断符合率为39.3%,不符合占60.7%,电镜诊断结果为:单纯鳞癌4例、单纯腺癌3例、单纯Apud肿瘤1例,单纯间皮瘤2例、鳞腺(或腺鳞)混合癌10例、鳞癌和Apud瘤混合3例、腺癌和Apud瘤混合2例、鳞腺癌和Apud瘤混合3例。上述全部肿瘤均来源于支气管表面上皮(基底细胞、粘液颗粒细胞和Apud细胞)和间皮细胞。电镜诊断反映了瘤细胞不同方向分化和不同配比的组合。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透射电和超薄切片技术,对长毛对虾和斑节对虾的杆状病毒病进行研究。在对虾幼体发育的糠虾期之前的各期虾苗未查到病毒,而在糠虾期之后各期的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中的均查到大量典型的病毒及其包涵体。两种对虾感染的病毒大小、形态相似, 同一种病毒,该病毒属杆状病毒科A亚组。病毒颗粒呈杆状,多见单囊模,少数似见有两层囊膜,病毒颗粒单个散要廖质和包涵体基质中,由核心、衣壳和囊膜一部分组成,核衣壳大小约(39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过程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变特征,将新鲜的猪脊髓前角匀浆加佐剂注入Lewis大鼠的背部皮下,每月一次,连续四个月。在最后一次免疫后2个月,灌注固定取材。制作超薄切片,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突起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丢失。残存神经元的核周体内有排列紊乱的神经丝异常聚集,构成有界膜包绕的球形或类圆形包涵体,其突起内还有大量线粒体和溶酶体聚集。其次,尚可见线粒体变性及高尔基复合体扁囊和粗面内质网池的扩张。因此认为,在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神经丝的异常聚集可能与神经元的变性、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PCF)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辐射损伤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单次UVB辐射损伤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病理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在2h后即出现变化.包括胞内空泡形成、线粒体嵴断裂、基质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核异染色质浓缩及边集,呈现早期细胞凋亡改变。而用0.25%~l%的PCF预处理细胞30min,可减轻成纤维细胞受损的程度,且呈量效关系。结论:扇贝多肽可有效地保护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对抗UVB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