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文结合新时期下有关电视新闻采编的技术改进与传播变化,提出了开创新视角和丰富的形式来挖掘新闻深度,加强与新媒介的融合互动,提高新闻采编人员能力和素质,以使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能更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建设发展方面的广泛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新媒体时代到来,而新媒体时代的形成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新闻采编人员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要想寻求全新的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就应该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与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工作的需求相适应。本文针对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相应的能力培养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丰富多样,数字化信息在信息类型中占了很大比重,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信息量大大增加.这些都加大了新闻采编的难度,采编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新闻采编能力和素养.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新闻采编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波 《通讯世界》2017,(9):273-274
新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此背景,新闻的传播速度较快,且传播范围更广.新媒体时代新闻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于新闻的传播以及质量要求更高.为此,需注重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培养,提高其专业素养,使得新闻采编质量得以改善.本文首先对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就当前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新闻采编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面临较大的挑战,众多媒介也对电视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取得良好的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稳定观众群体,就需要强化电视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特点入手,着重分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强采编内容丰富性、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通信具有特殊的优势。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记者采访和编辑带来了一些挑战,但与此同时,它也为提高基本竞争力和适应时代趋势提供了新的机会。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的影响和竞争力,采编人员必须根据新闻的变化和特点,及时创新新闻采编工作。所以,本文从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特征入手,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是保障新闻信息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面临及时性、专业性、互动性等多方面的挑战。就新闻采编工作而言,为提高采编工作质量和水平,需要树立新的广电新闻传播理念,丰富采编内容和渠道,明确采编要点,拓展新闻采编的可能性。在实际工作中,一要注重提升时效性与公信力,二要增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互动性。为实现上述目标,要不断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曲红梅 《电视技术》2021,45(8):17-19,22
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媒体的主体与数量都发生了改变,受众群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直接影响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要实现新闻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新闻采编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非常关键.为此,分析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水平提升的必要性以及采编工作的现状,提出提升采编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基层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也影响着基层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了解各种新闻媒介的优势及传播特征,了解受众的心理和新闻节目的定位,同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优秀的新闻采编制作能力,才能为受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传递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正确地引导舆论。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新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接着论述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最后给出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素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因其传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调查研究,以深度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新闻采编的特征、存在问题及创新思路。探索新闻采编特点,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要积极革新,注重信息资源的挖掘,将信息传播优势予以发挥,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会给社会带来各种变化。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媒体行业就是其中之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塑造了新的传播生态,使新闻生产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变革。本文首先分析新闻价值的转变和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然后展开论述新媒体生态下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挑战,最后探究新媒体生态下新闻价值的转变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创造、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张洪 《电视技术》2021,45(10):40-43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给新闻的采编与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新闻采编工作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因此,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找到更加适宜的新闻采编策略,不断提高新闻采编的能力和质量.基于此,针对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采编工作展开讨论,分析探讨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媒体融合、广播新闻采编的概念为切入点,指出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采编面临的困境,如采编理念落后、新闻采编时效性不强、采编人员与受众的互动不足、采编人员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重点剖析媒体融合对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如影响广播新闻采编环境、采编业务流程等;提出广播新闻采编业务发展的积极对策,具体包括应用先进采编技术、优化新闻采编业务流程、构建采编监督机制、对采编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以及采编人员要积极应用广播新闻采编技巧、掌握群众需求等,以不断提升新闻采编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普及,为新闻资讯高效传播夯实了基础,使得传播途径更加多元,我国逐渐向新媒体时代过渡。在此背景下,传统新闻报纸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如果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改革时机,终将被市场所淘汰,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生存、发展成为报纸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简述报纸新闻的特征及采编方法,明确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探索高品质优化创新的策略,以促进新媒体时代的报纸行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给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全面掌握广电新闻采编工作要求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融媒体时代含义进行阐述,分析媒体融合时代广电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现存问题,最后探究广电新闻采编要点。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编人员是媒体的核心,其自身的编辑意识、编辑状态、编辑效果,是使媒体能够在行业快速发展中,一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编辑意识的培养,是确保其职业能力的关键.近年来,人们的新闻信息需求在不断变化,作为新时代的新闻采编人员,其编辑意识也应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结合自身实践,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存在报道语言枯燥乏味、新闻传播形式单一、与受众期望相脱节、内容审核效率偏低等问题。时政新闻采编人员要做到深耕内容,以可视化解读报道专业性;移动化传播,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果。同时,时政新闻采编人员要增强全媒体技能。如此,才能实现时政新闻的“破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广大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闻传播速度也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采编工作是广播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编人员需要充分借鉴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创新改革,实现广播电视的长期健康发展。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采编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创新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对电视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而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也逐渐成为其寻求突破的必然途径。因此,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采编工作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媒体环境,推动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为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更好地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媒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是保证新闻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采编人员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环境发生的变化,用全新的观念、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完成新闻采编工作,加速媒体行业发展。下文从融媒体内涵出发,分析融媒体环境对于新闻编辑产生的影响,并对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要求作出说明,探讨采编人员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及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