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32位对数跳跃加法器结构.该结构采用ELM超前进位加法器代替进位跳跃结构中的组内串行加法器,同ELM相比节约了30%的硬件开销.面向该算法,重点对关键单元进行了晶体管级的电路设计.其中的进位结合结构利用Ling算法,采用支路线或电路结构对伪进位产生逻辑进行优化;求和逻辑的设计利用传输管结构,用一级逻辑门实现\"与-民或\"功能;1.0μm CMOS工世实现的32位对数跳跃加法器面积为0.62mm2,采用1μm和0.25μm 工世参数的关键路径延迟分别为6ns和0.8ns,在100MHz下功耗分别为23和5.2mW. 相似文献
2.
对数跳跃加法器的算法及结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加法器结构——对数跳跃加法器,该结构结合进位跳跃加法器和树形超前进位加法器算法,将跳跃进位分组内的进位链改成二叉树形超前进位结构,组内的路径延迟同操作数长度呈对数关系,因而结合了传统进位跳跃结构面积小、功耗低的特点和ELM树形CLA在速度方面的优势.在结构设计中应用Ling's算法设计进位结合结构,在不增加关键路径延迟的前提下,将初始进位嵌入到进位链.32位对数跳跃加法器的最大扇出为5,关键路径为8级逻辑门延迟,结构规整,易于集成.spectre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在0.25μmCMOS工艺下,32位加法器的关键路径延迟为760ps,100MHz工作频率下功耗为5.2mW.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规整结构超前进位加法器,其加法时间与位数的对数成比例;而且其结构规整、逻辑简单、互连容易。SPICE模拟表明,采用2μm CMOS工艺的16位加法器最坏情况延时为5.4ns,并具有位数加倍延时仅增加1.2ns的扩展特性。它可以方便地用全定制或半定制等VLSI设计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4.
5.
浮点加法器是协处理器的核心运算部件,是实现浮点指令各种运算的基础,其设计优化是提高浮点运算速度和精度的关键途径。文章从浮点加法器算法和电路实现的角度给出设计方法,并且提出动态与静态结合设计进位链的方案以及前导O预测面积与速度的折衷方法。动态与静态结合设计进位链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改善了性能。目前已经嵌入协处理器的设计中,并且流片测试成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计算机加法器的研究,从门电路标准延迟模型出发,在对超前进位加法器逻辑公式研究的基础上,在主要考虑速度的前提下,给出了超前进位加法器的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案。主要对16位、32位加法器的逻辑电路进行分析设计,通过计算加法器的延迟时间来对比超前进位加法器与传统串行进位链加法器,得出超前进位算法在实际电路中使加法器的运算速度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8.
加法运算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运算,所有的其他基本算术运算,减、乘、除、模乘运算最终都能归结为加法运算。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加法器对其要求也不同,有的要求速度更快,有的要求面积更小。基于速度更快的要求,对3种常用加法器从结构与性能上进行比较,给出了综合面积与速度的比较。进而对超前进位加法器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加入了流水线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其速度性能。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个应用于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快速64位超前进位对数加法器.通过分析超前进位对数加法器原理,提出了改进四进制Kogge-Stone树算法的64位超前进位对数加法器结构,并结合使用多米诺动态逻辑、时钟延迟多米诺逻辑和传输门逻辑等技术来设计和优化电路.该加法器采用SMIC 0.18 μm CMOS工艺实现,在最坏情况下完成一次加法运算时间为486.1 ps,与相同工艺和相同电路结构采用静态CMOS实现相比,大大减少了加法器各级门的延迟时间,取得良好的电路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FPGA的快速加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法器是算术运算的基本单元,可以有多种实现结构,采用不同的结构实现其耗用的资源和运算的速度也各不相同。本文研究了基于FPGA的常用加法器的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对各自性能加以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流水线结构设计了一个8位的加法器。并在Xilinx公司的ISE5.2i软件环境下,采用VHDL和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了设计实现并使用Modelsim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流水线加法器的速度高于其他结构实现的加法器。 相似文献
11.
原始状态的确定对于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而言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设计实例设计过程中原始状态的分析和确定,完善了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使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时序逻辑电路设计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步骤分析研究,强化了原始状态的确定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清晰设计思路,强化时序逻辑电路经典的设计方法的同时,补充了与实践应用相关的设计实例,完善了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3.
根据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数字逻辑电路中二进制、十进制和任意进制计数器设计方面的一些授课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可测性设计在电路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内建自测试作为可测性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内建自测试的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以八位行波进位加法器为例,详细介绍了组合电路内建自测试的设计过程。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整个内建自测试电路进行模块划分,用VHDL语言对各个模块进行代码编写并在QuartusII软件环境下通过了综合仿真,结果表明此设计合理,对电路的测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
设计了一个与静态电路兼容的64位动态加法器,采用嵌入逻辑的动态触发器,以及多相位时钟技术,实现了与上、下级静态电路的接口.在加法器内部采用稀疏先行进位策略平衡逻辑路径长度以降低内部负载,提高性能.在STMicro90nmCMOS工艺下,该加法器可工作在4GHz时钟下,功耗45.9mW.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