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外与激光复合隐身涂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红外、激光隐身材料的发展现状,并就红外与激光复合隐身材料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着重研究了复合隐身涂料的性能,并对光电隐身涂料的发展趋向提出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2.
崔方  沈卫东 《电光与控制》2007,14(2):104-107
简述了可见光、激光、红外隐身涂料各自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欲制成光电复合隐身涂料所必须处理好的三者之间存在的矛盾点.从材料学角度详细讨论了如何消除矛盾点解决涂料兼容性的问题并分别提出了可见光与红外、红外与激光及三者间构成光电复合隐身涂料的实现方法.重点研究了低发射率颜料、相变微胶囊及半导体掺杂技术在涂料复合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及广阔发展前景.最后介绍了国外光电复合隐身涂料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红外/激光/可见光复合隐身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红外/激光/可见光复合隐身涂料的研制。制备以半导体的无机复合材料为颜料和合适的粘结剂,得到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兼容的涂料。涂产在8 ̄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为0.6 ̄0.94,选用不同发射率的涂料,根据需要进行迷彩图案设计,达到很好的红外变形迷彩效果。涂料对1.06μm波长的激光反射率小于0.4%,使激光测距的最大测程较一般军用涂料缩短近80%。涂料的颜色分不同亮度的绿色和土黄等系列,根据  相似文献   

4.
新型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  白韶军  杨爱弟  胡传 《红外》2009,30(1):16-19
本文介绍了红外隐身技术实现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新型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工艺和初步性能测试,即发射率、降温性能、隔热性能的测试.作为降温材料,相变微胶囊的大规模制备,使得新型热红外隐身涂层的实现有了可能.实验结果为红外复合隐身涂料的实用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辐射对比度的涂料隐身性能优化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红外隐身涂料不能最大限度满足目标动态隐身需求以及没有合适的方法评估涂料隐身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隐身涂料性能优化与评估的方法.首先,以传热模型为基础,模拟计算了目标与背景的表面温度;然后,根据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对单一隐身涂料的发射率、短波和长波吸收率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定义了迷彩涂料隐身效能的评价参数,分析了多种红外迷彩涂料的隐身效能.研究结果表明:隐身涂料的性能参数经优化后有效提高了目标的隐身效率,从29.2%提高到79.2%;同时,隐身性能评价参数可以用来评估迷彩涂料的隐身效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可见光、激光、红外隐身涂料的作用机理,并从材料学角度详细讨论了如何使三者相互兼容构成光电复合隐身涂料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国外光电隐身复合涂料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光电隐身性能的表征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光电隐身的内容,阐述了光学隐身、红外隐身、激光隐身性能的表征方法,包括 材料性能的表征方法和目标隐身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红外隐身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康青 《红外技术》1996,18(1):25-27
本文对0.78 ̄14um红外波段隐身的现状作了综述,对红外隐身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近红外隐身与中、远红外隐身的不同技术要求,并对实现红外波段的复合隐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红外与激光复合隐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建勋  胡江华 《红外技术》1996,18(5):23-24,F003
在分析了平衡态辐射理论及其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对瞬态激光存在的弛豫反射现象,提出了非平衡条件下的辐射参数表达形式和红外与激光复合隐身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涂料型红外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简述了红外隐身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不同类型红外隐身涂料的性能特征。系统的论述了国外隐身涂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列举了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红外隐身涂料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光子晶体隐身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隐身和红外隐身的兼容是现代战场的迫切需求,但是二者对材料的要求是相互制约的,利用掺杂光子晶体的缺陷能级形成的“光谱挖孔”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薄膜光学理论中的特征矩阵法计算了设计的掺杂ZnSe的CdSe/SiO2光子晶体薄膜的反射、透射和吸收光谱,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光子晶体能够很好的满足热红外与1.06μm或10.6μm激光隐身兼容的要求。指出掺杂光子晶体的缺陷能级是由高透射引起的低反射,并不满足激光隐身的实际要求,解决方法是在光子晶体薄膜的基底中引入吸收材料,从而把缺陷能级透过的激光吸收掉。  相似文献   

12.
徐戎  张晓忠  吴晓 《红外技术》2021,43(3):266-271
为满足多波段兼容伪装的需求,采用多种材料合理匹配与多功能层组合结构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可实现可见光、红外和雷达多波段兼容的新型复合植被伪装材料。用雷达波屏蔽效能和反射率测试实验对伪装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测试,用成像法对伪装材料的可见光和热红外伪装性能进行了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研制的伪装材料有良好的雷达波衰减性能,大于5 dB的吸收频宽高达3.9 GHz。植被伪装材料面层纹理、颜色、亮度、热图与背景较为接近,隔热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和红外伪装效果。  相似文献   

13.
激光隐身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激光隐身原理提出了用相对反射比、隐身距离和隐蔽系数评价激光隐身效果的三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点、适用范围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凌军  张拴勤  吴坚业  潘家亮 《中国激光》2012,39(3):308005-207
通过分析伪装涂层防激光半主动制导的隐身机理,提出了降低涂层激光反射率并同时控制涂层表面激光空间反射特性的激光伪装技术途径。结合伪装涂层研究对激光反射特性测量的实际需要,分析了半球反射率和双向反射系数的测量原理、方法和特点,利用设计研制的测量装置实验研究了伪装涂层的激光反射特性。结果表明,利用所述方法能够准确、客观测量伪装涂层的激光反射特性,可用于指导涂层激光吸收剂的配方设计和涂层表面工艺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烟雾干扰光学制导武器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光学制导武器的作用距离方程,分别给出了烟雾干扰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红外点源制导导弹和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有效性条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在典型战术条件下,烟雾材料的使用量.计算结果表明为有效干扰先进的光学制导武器,烟雾材料的使用量比较大.最后以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为例,研究了将隐身技术与烟雾干扰综合使用时的干扰效果.研究表明,隐身技术的使用可有效地降低烟雾材料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新型热红外伪装体系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李晓霞  张胜虎  凌永顺  路远 《红外技术》2002,24(1):42-45,49
针对热红外成像侦察技术对军事目标形成的严重威胁,介绍了三种新机理型热红外伪装体系:1)三色涂料体系,三色涂料以一定形式叠加在军事目标上,利用涂层和孔洞的明暗实现目标与背景在红外及可见光区的融合。2)相变材料体系,将相变材料以微胶囊的形式分散在基体中,利用其发生相变时伴随的吸热效应,对目标产生的热量和目标温度加以控制。3)簇饰物伪装体系,选用低发射率的聚合物薄层材料做成叶簇状物附在常规伪装网上,在移动目标的周围产生空气流,从而达到散热和抑制目标红外辐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浅谈现代战斗机的红外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毅 《红外技术》1994,16(6):6-10
雷达隐身技术、电子战、红外探测技术和战斗机高机动性等因素使红外隐身技术变得更为重要。本文讨论了现代战斗机的红外隐身技术。目前在现代战斗机上采取的红外隐身措施,主要是综合使用冷却、屏蔽、遮挡和红外隐身涂料等技术手段,达到消除或模糊目标与背景之间的温差,降低目标红外辐射的强度和亮度,限制目标红外辐射的方向等目的。这些隐身措施对减小现代战斗机的红外辐射特性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战斗机的用途和性能有关;但因战斗机需大功率发动机和高速飞行,一般说来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仍是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红外动态伪装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综合的红外动态伪装效果评估方法。根据红外侦测图像的特性,选择了亮度对比度、直方图特征、纹理特征和边缘形状特征等四种特征指标,分别统计背景图像与伪装图像之间四种特征的相似度。四种特征相似度在综合评估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不固定,特征权重分配依据伪装图像特征序列数据的信息熵的大小决定。最后累加单幅伪装图像的四种特征值与特征权重的乘积,作为该幅图像的综合评价结果。在红外动态伪装系统上进行了试验,通过采集背景图像和序列伪装图像,验证了效果评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红外动态伪装效果的评估结果可为优化伪装设计算法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红外侦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军事目标面临新的威胁环境,因此,以对抗敌方红外侦察与打击为目的的红外伪装技术受到各国军界的普遍重视并得以迅速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红外伪装技术的三大分支即红外抑制技术、改变介质红外传输特性技术和红外欺骗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