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2.
1997年1月12日,美国字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  相似文献   

4.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  相似文献   

5.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6.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7.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8.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9.
太空旅游的时代要从2001年算起,当时美国的大富豪丹尼斯·提托(Dennis Tito)买了一张到国际空间站的票,乘坐的是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后续的自费太空游客也是如此。不过到2009年就不能这样干了,空间站的人员从3位增至6位,“联盟号”飞船的全部座位都必须先用来保障空间站工作人员的往来。  相似文献   

10.
《卫星与网络》2011,(12):29-29
新华网华盛顿5月19日电,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宇航员19日完成了升空以来的首要任务——将名为“阿尔法磁谱仪2”的太空粒子探测器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今后,该磁谱仪将伴随国际空间站的有生之年,持续观测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阿尔法磁谱仪2”重约6.7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上月23日将首台太空3D打印机和20只实验用小鼠送到了国际空间站。3D打印机将用于测试3D打印技术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工作情况,“标志着太空制造业新时代的到来”。而小鼠则用来研究执行长期太空任务时人体如何降解。“龙”飞船还给空间站送去一个海风监测仪,它获得的数据将有助于地球海洋飓风预报。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员里德·怀斯曼和德国宇航员亚历山大·格斯特本月7日在国际空间站外实施了一次长时间的太空行走,历时6小时13分钟,把一个故障冷却泵移到位于“寻求”号闸舱外的外部存储平台,并更换了“命运”号实验舱外电视摄像头的一个灯泡。此后,两位宇航员又在“命运”号右上方的桁架上安装了一个移动运输中继装置,这一设备为空间站外的“移动运输车”提供备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卫星与网络》2012,(7):22-25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中国开创了载人巡天的历史新篇。从那之后,“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相继飞向更遥远的太空,一次次欢呼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这些英雄航天员的名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线电视》2007,(12):1209-1209
6月1日零时0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人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发射。  相似文献   

15.
在两度推迟后,美国私营企业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货运飞船29日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这是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之后,又一艘与空间站对接的美国私企飞船。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载着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3位"天之骄子"腾空而去,随后与在轨运行近两年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应用性飞行。"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空间站,也是目前地球轨道上除国际空间站以外仅有的空间站。概括地说,空间站是一个长期运行在轨道上的实验和居住平台,是人类步入太空的踏脚石。那么,空间站到底经  相似文献   

17.
《卫星与网络》2011,(12):31-31
2011年7月21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万众瞩目中平安返航,为美国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正式画上句号。美国共建造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5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1月20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12个成员国组成的16国国际空间站首批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和平开发太空的开始。空间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载人飞行器,计划耗资400亿美元。11月20  相似文献   

19.
"空间站"这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897年,当时德国科幻作家K·拉塞维茨认为"空间站"是太空旅行的关键。1968年,这个幻想搬上荧幕,美国著名电影制片人斯坦利·库勃利克在电影《2001年:星际旅行》中想象了一个巨大的通往月球和木星的地球轨道空间站。  相似文献   

20.
《电信技术》2012,(7):120-120
载人航天介绍 航天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呆在摇篮里。”探索太空是人类干百年来的梦想,中国在这方面从未停下脚步。神舟九号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的精准对接,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完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成功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神九精准对接的背后是来自联想ThinkServer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