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汤寿根 《科普研究》2012,7(4):15-19
本文试图阐明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与作用。科学是"求真","科学用逻辑和概念等抽象形式反映世界,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技术是"务实",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还可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设备,以及工艺过程)。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核心是求索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自然科学追求的是穷尽"自然的真理";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穷尽"人生的真谛",两者都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理想。科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理性活动。科学的理性包含着批判、怀疑、创新的精神;理性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人类社会谋求持续协调、全面发展需要科技为动力,人文作导向。科技为人文提供依据,人文为科技确定目标。科普的社会责任是:"解读自然奥秘;探究人生真理。"  相似文献   

2.
张开逊 《科普研究》2012,7(3):92-93
"哲人石丛书"讲述近100年间发生的重大科学事件,以及活跃在这些重大事件中的科学家们;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中,寻觅科学思想的源  相似文献   

3.
张志敏 《科普研究》2021,16(4):92-98
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是"十四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举措,其设立顺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符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合作的外交大局,对内对外意义重大."十四五"时期,科学素质国际合作交流工程需从拓展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渠道、丰富国际合作内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4.
王聪  郭晗  杨茜 《科普研究》2021,16(1):24-31
以抖音平台上有关疾控中心论文事件的短视频为例,在将科学形象界定为"科学共同体情境中科学形象"和"公众情境中的科学形象"的框架基础上,考察科普短视频这一媒体形式所呈现出来的科学形象.研究结果显示,抖音平台上能够获得一定关注的有关论文事件的短视频数量有限,且样本中的短视频更倾向于呈现公众情境中的科学形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传统媒体采访视频到短视频呈现出的是对科学共同体情境中科学形象的过滤过程,而制作者、短视频的形式特点、受众三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影响短视频对科学共同体情境中科学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5.
王聪  郭晗  杨茜 《科普研究》2021,16(1):24-31
以抖音平台上有关疾控中心论文事件的短视频为例,在将科学形象界定为"科学共同体情境中科学形象"和"公众情境中的科学形象"的框架基础上,考察科普短视频这一媒体形式所呈现出来的科学形象.研究结果显示,抖音平台上能够获得一定关注的有关论文事件的短视频数量有限,且样本中的短视频更倾向于呈现公众情境中的科学形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传统媒体采访视频到短视频呈现出的是对科学共同体情境中科学形象的过滤过程,而制作者、短视频的形式特点、受众三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影响短视频对科学共同体情境中科学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6.
郑念 《科普研究》2010,5(3):41-43
1 科学与人文的本质 尽管学界对科学与人文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对于科学与人文的本质的理解还是比较接近的。从科学与人文的本质,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蒋劲松 《科普研究》2009,4(6):21-27
以科学松鼠会第一本集体著作《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中连岳先生序言引发的网络争议为线索,本文试图通过整理相关争论,梳理出关于科学传播理念的种种分歧曩。如科学。传播与人文关怀、谦卑以及时尚的关系等等。并揭示背后的科学观的差异和冲突,为进一步研究科学松鼠会和当代中国科学传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蔡雨坤 《科普研究》2017,12(5):50-57
为了认识我国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现状,本文对样本科学类微信公众号进行了量化分析,以了解其科 学信息传播内容和信息表现形式。结果表明,科学类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拓展了科学传播的传播渠道。科学类 微信公众号在科学主题上均比较多元,同时也积极使用图片、动图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以提高文章的生动性, 在内容建设和信息形式方面是积极向好的。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外的实证调研结果为基本依据,结合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国际比较,提出了"生活科学"的概念,并探讨其主要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与生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将实用工具性置于优先位置;突出感性和直观的作用;与社会科学紧密结合;与文化传统底蕴有内在联系。如果说科学是日常经验及思维的精致化,那么从侧重于常识的"生活科学"走进更为学术的"学院科学"就成为理解科学的一条道路。这启示我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仅要重视"学院科学"(R.K.默顿,UCDOS),同时需要结合现实及生活需要的"后学院科学"(J.齐曼,PLACE)和"生活科学"(BISSC)进行科普,从而全面引导公众理解科学、运用科学。  相似文献   

10.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坚  黄婷 《科普研究》2011,(Z1):61-65
科学素养指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的基本理解,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可通过通识教育来进行。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涵盖了人的综合素质,因此要从根本上推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造就既有科学素养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钱贵晴 《科普研究》2009,4(4):16-23
从科普的自然属性理解,科普是非学科科学技术教育与传播的集合。作者综合应用脑科学及创新教育理论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对科普进行研究,提出了“科科普环境信息场”理论,从中国国情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来理解科普,并从这一新视角对科普的定义、内涵、属性特征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章军杰 《科普研究》2013,8(3):43-46
21世纪,体验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业态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当前,在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热情不高的情况下,体验经济的参与性与接触性,或许可以成为科普工作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破题关键。在体验经济理念之下,科普产业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变"灌输式"、"说教式"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体验经济理念、加快发展数字化科普产业、加强科普衍生产品开发,研发设计不同体验风格的科普产品和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科普场馆中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提出了十种方法和手段,并从科普展品的制造、表现形式、造型和展品设计方法等四个方面予以归纳总结。提出了应使展品具有“工艺品气质”和强调“人性化”设计,倡导在展品设计制造过程中采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方法。指出有效的技术交流和沟通,可以使名称相同的展品做到“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4.
科普人才建设任务及执行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刚 《科普研究》2011,6(4):45-49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势,要求我国尽快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而科普工作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支撑手段。我国目前的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较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因此,必须加快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在尽快补足科普人才数量的同时,扎实提升科普人才的工作能力酝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围绕重点任务的执行需要,设计好支撑办法,形成环环相扣的措施体系,并最终实现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陶贤都  李勤 《科普研究》2013,8(2):80-85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杂志》包含了较多的科技内容,积极进行科技传播。《东方杂志》科技类文章以述评为主,科技消息较少。科技类文章与战争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图文结合的方式提升了传播效果,巧用补白处刊登趣味性的科学小文章,广告和书籍推介版块也承担了一定的科普功能,设立"医事卫生顾问"栏目以灵活的问答形式进行医学卫生知识传播。虽然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动荡和波折,《东方杂志》仍然在促进中国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提升民众的科学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面向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创新范式”已经成为科技传播研究的新兴传统,它与面向科学文化和公民科学素质的“普及范式”共同构成当今国内科学传播的两大传统。在一阶和二阶科学传播的基础上,以公民参与科学为核心的三阶科学传播日渐重要,并成为实现“四科两能力”的有效路径。根据科学传播研究的最新趋势,可将其扩展为传统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反思科学、公众参与科学、公共科学服务五个阶段,其共同构成科学传播结构化系统,实现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机统一,并为社会科学文化形成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谈科学教育中的“科学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杰 《科普研究》2009,4(4):50-52
“科学记录”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书面呈现,显示着学生亲历科学过程所留下的印迹。教师对学生“记录”的认真解读,不仅是对学生为了完成探究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善于教给学生恰当的记录方法,既是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普形式 增强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军 《科普研究》2010,5(3):57-62
一般的传播模式由于传播链条太长,无法形成或较快形成反馈,缺少交流的亲切感与成就感,因而很难引起公众的学习兴趣。首都科学讲堂传播模式的成功在于它有一个“核心动力”——注重平等交流的现场活动,并通过沟通、对话、交流,调动公众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其主动地接受。最终,形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理解促述接受,接受又加深理解,进而带动周边“因素”形成良好的社会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9.
许清 《科普研究》2009,4(1):52-57
欧盟实施《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的宗旨是促进科学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强化研究人员、企业家、决策者与公众之间的对话,拉近科学与社会的距离。这也是创建欧洲知识经济社会的关键。欧盟的《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具有很强的欧洲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整个欧洲层面上进行这个被民众普遍关注问题的研究,从不同国家得到互补的经验。目前在欧洲,科学与社会的含义己远远超越了人们常说的“科普”,它的研究领域和活动范围是不能仅以科学知识传播和普及来替代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科普知识的广义理解,将科普知识分为核心层、中间层与外围层三个层面。核心层是在"学院科学"理念下的简化的科学知识,遵守默顿的CUDOS规范;中间层是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后学院科学知识,遵守齐曼的PLACE规范;外围层是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生活科学知识,遵守BASIC规范,且各层次从目的、理念、内容、模式、物化表现等方面都各具特点。这三个层面的科普知识从核心到外围没有绝对界限,但从"纯净"的基础科学知识到社会、文化因素渗透的趋势越来越强。科普知识的细分与深层剖析为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