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0616992一种大负载和变电压输入条件下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新型控制策略〔刊,中〕/Seyed Reza Hadian Am-rei//电网技术.—2006,30(6).—53-58(L)由于DC/DC开关变换器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近年来得到了许多应用。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滑模控制方式可被应用于各种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流模式控制方式只是特定地应用于DC/DC变换器的控制。然而,在大负载电流和输入电压波动的情况下,这些控制方式的补偿能力明显不足。文章综合这两种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和获得动态参考电流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证明,这种动态参考电流的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准Y源开关电感型DC-DC转换器(SLQY),可以改善准Y源变换 器自身的缺点,与传统准Y源变换器相比,既保留了传统准Y源变换器连续的输入电流?又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由于具有连续的输入电流,其能够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应用场合,进行了基本的工作原理的总结和分析,提供了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结果,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该DC/DC转换器的合理性以及高升压比。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子技术》2020,(4):29-33
蓄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电池在供电过程中,其端电压会随着放电的进行逐渐下降,导致用电设备系统效率降低或超出设备供电电压允许范围。为避免储能电池直接供电存在的不足,利用NQ60升降压变换模块设计了一个程控升降压DC/DC变换器,该程控DC/DC变换器可实时检测输入和输出侧电压、电流参数,并通过CAN总线设置其输出电压及最大输出电流限值,将储能电池输出电压变换到设备允许的额定电压范围内,实现设备的稳定供电。通过对DC/DC变换器功率电路、控制单元的详细分析与设计,实现了该DC/DC变换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DC/DC变换器输出值可程控设置,输出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零电流DC/DC变换器中的电流电压函数关系和基本原理,深入讨论了同步整流技术应用于零电流DC/DC变换器存在的困难,以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方佩敏 《今日电子》2004,(11):58-59
新型非隔离、降压式、低电压、大电流、超低压差电荷泵DC/DC变换器在结构上没有泵电容,其主要特点有:输出电流大,可达800mA;输出电压精度高(见表1及表2);超低压差,特别适用于便携式产品;有输出电压连续可调及固定输出电压两种类型;有输出短路保护及输入电压过压保护;模块做成三端器件,仅需外接输入电容器及输出电容器,使用十分方便;无电感器;电路简  相似文献   

6.
开关电源是采用高速半导体器件来进行电能转换的,开关切换过程中产生的电压电流尖峰造成了严重的EMI问题。常规的DC/DC变换器工作在频率固定的PWM模式下,频谱是离散的,开关频率和低次谐波的能量尖峰很高。文章研究了频率调制技术抑制DC/DC变换器EMI噪声的效果,通过对一台Boost变换器样机进行周期频率调制,证明了频率调制技术对抑制DC/DC变换器EMI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Z源变换器输出电压低、输入电流断续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含耦合电感的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拓扑。该变换器是以传统准Z源网络为基本架构,引入耦合电感电容单元,可以对占空比和耦合电感匝数比进行双向调控,共同提高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合理的利用准Z源网络的二极管和电容形成无源吸收回路,重新吸收了漏感能量,不仅提升了变换器的效率,而且还削减了开关器件的电压及其尖峰。详细给出了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模态下的运行原理,分析了处于稳态时的工作特性。最后,搭建了一台140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该变换器可应用在大升压比场合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改善PFC变换器输入电流过零畸变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普遍存在输入电流在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畸变的现象。文中详细分析了PFC变换器输入电流在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产生畸变的原因,指出了Boost 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超前于输入电压是导致位移因数不为1和输入电流过零畸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根据输入电流在输入电压过零时刻的值实时修正参考输入电压的初相角,以改善PFC变换器输入电流过零畸变的数字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在400Hz输入电压下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电子产品世界》1999,(9):28-29
在电池供电的计算机、消费类产品和工业设备中,DC/DC变换器是重要的部件。变换器有两种类型:线性变换器和开关变换器。开关变换器主要有三种拓扑结构:降压变换器(开关稳压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低的稳定输出电压);升压变换器(开关稳压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高的稳定输出电压);逆向变换器(开关稳压器将一输入电压变换成一较低的稳定反相输出电压)。在此用Motorola的MC33466微功率开关稳压器来设计降压变换器、升压变换器和逆向变换器。MC33466器件具有非常低的静态偏置电流(典型值15pA),含有高精度电压基准、振荡器…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颖的DC/DC变换单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工作于ZCZVT(零电压零电流转换)状态的、两开关DC-DC PWM变换器主电路拓扑结构,讨论和分析了该电路工作过程,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tate feedback based control strategy for a PWM AC to DC voltage type converter with phase and amplitude control. In this control strategy the state variables of the LC filter connected to the AC side of the converter are fed back to the PWM pattern generator, thereby eliminating a DC offset of the AC input currents as well as oscillations of the DC output current during transients.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converter system with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shows that the transient waveforms of AC input and DC output currents are improved greatly even if the damping effect of the AC side resistance can not be expected. The DC voltage regulation with good dynamic response is also achieved even if DC capacitance is substantially reduced.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a low power laboratory model are also included to confirm the simulated results an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客车、城市公交车在实际使用中发动机不同温度状况下的散热问题,有效地保证发动机的正常使用温度,车载电子风扇是最佳选择。指出了电子风扇专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电路的一些注意事项,结合具体实验,优化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很好地保证电机稳定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流电动机机械换相器和电刷等部件所固有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电流、转速双闭环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着重介绍了控制系统原理、系统整体构成、硬件各个模块及电机换相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案能有效解决直流电机固有的机械换相器和电刷导致了电机容量有限、噪音大、容易产生火花和可靠性差等缺点。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可靠性、良好的动态性能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8位微控制器的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8位微控制器实现的用于控制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用参数自调整的策略来优化常规模糊控制器,提高了DC/DC变换器的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控制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而且容易用成本较低的8位微处理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王新  许翔  吴博宁  黄冲 《电子科技》2022,35(6):64-69
针对双向AC/DC功率变换器在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LESO和滑模理论的前馈鲁棒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直流微电网三相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的动态数学模型,架构了三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并将三阶LESO的观测值用于滑模控制器的设计。该控制策略能够在不需要额外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前馈控制,并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该策略还能够有效降低滑模控制的实现难度,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 FEL-THz装置中电子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利用 Microsoft公司发布的 Visual C++6.0进行了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实验结果显示,该软件操作简捷,具有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程序实时响应速度快,运行稳定,为电子枪高压老炼以及系统测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运用三相星型六状态的控制方式,建立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分析其电子控制的运行状态,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三相星型六状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性能良好,为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常规PI调节器进行速度控制时存在的输出限幅和转速超调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超调问题的各种控制方案。本文针对内模控制在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和常规PI调节器进行速度控制时的系统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案不仅可以成功消除电机在起动过程中的转速超调,而且使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机载雷达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宏 《现代雷达》2003,25(9):31-35
对机载雷达用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转速、电流闭环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利用仿真结果来指导实际系统的设计。设计了无刷直流电动机PWM控制器、角位置与速度检测等硬件电路以及位置、转速、电流闭环控制系统。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合理设计,使系统获得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20.
A PWM voltage rectifier has useful characteristics on its DC and AC sides. On its DC side, a DC-link unidirectional voltage is obtained and bidirectional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is possible by reversing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DC-link current. On its AC side, near sinusoidal current waveforms and AC four-quadrant operation can be obtained, leading to high-quality power being exchanged between the power converter and the mains. The use of AC filters becomes unnecessary. The rectifier DC voltage must be regulated to a constant value. In this paper, three solutions for the DC voltage control are presented. In the first solution, the DC voltage is controlled by acting upon the quadrature component of the power converter fundamental Park's voltages with relation to the mains voltages. Slow responses are necessary because of stability reasons. Also, load power variations produce both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variations in the power converter AC side. To improve the DC voltage response, a second control solution is presented. The power converter currents in Park's coordinates must be controlled. The DC voltage is controlled by controlling the direct Park's current component and, thus, acting only on the active power of the converter AC side. Faster responses are achieved. In this case, load power variations do not produce reactive power variations in the converter AC side. The third control solution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is last on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a 2 kVA IGBT-based prototype showing good system dynamic performanc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