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详细分析了P2P僵尸网络的生命周期以及网络特征,从P2P软件和P2P僵尸病毒的网络行为相异性出发,提取其特征向量,并结合三种著名的数据挖掘算法,提出一种基于终端网络行为特征的P2P僵尸主机检测模型——Bot_Founder,并论述了虚拟机环境搭建和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高效准确地区分出正常的P2P进程与P2P僵尸进程,检测出处于潜伏阶段的僵尸主机,具有较低的漏判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决策树的僵尸流量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尸网络目前是互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之一,检测网络中潜在的僵尸网络流量对提高互联网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重点研究了基于IRC协议的僵尸网络,以僵尸主机与聊天服务器之间的会话特征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的僵尸网络流量检测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IRC僵尸网络频道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量特征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僵尸网络频道数据流在不同周期内流量的聚类性、相似性、平均分组长度、流量高峰和协同流量高峰等特征,并以此作为僵尸网络频道检测的依据。检测过程中,采用改进的最大最小距离和k-means聚类分析算法,改善了数据聚类的效果。最后经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李翔  胡华平  刘波  陈新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5):132-135
P2P僵尸网络对Internet构成巨大的安全威胁。在基于主机的P2P流量检测和恶意行为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P2P僵尸网络的检测模型。构建一个基于CHORD协议由监视节点组成的结构化P2P网络,将同时具有P2P流量和恶意行为的主机信息上报监视节点。通过对P2P僵尸主机行为进行融合分析,具有相似性恶意行为的主机被认为处于一个P2P僵尸网络中。  相似文献   

5.
目前僵尸网络主要是通过网络流量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检测,这往往依赖于僵尸主机的恶意行为,或者需要外部系统提供信息。另外传统的流量分析方法计算量很大,难以满足实时要求。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僵尸网络在线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并提取其内在的关联关系检测僵尸网络,并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使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工作同步进行,实现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测率可达到90%以上,误报率在5%以下,并且数据量较大时加速比接近线性,验证了云计算技术在僵尸网络检测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僵尸网络需要在控制者和受控主机之间维持周期性通信,如果能够有效识别僵尸网络的周期性通信行为,就能够以此为基础实现僵尸网络检测。尽管一些算法提出了基于周期性通信行为的僵尸网络检测方法,但是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实现僵尸网络的快速检测仍然是一个问题。基于量子计算的僵尸网络周期性通信行为检测算法,是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量子计算来提高周期性通信检测算法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与已有算法相比,拥有相同的检测精度,与此同时,能够使用较少的查询次数完成僵尸网络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僵尸网络检测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僵尸网络已经引起了信息安全领域的高度重视,目前现有的IRC僵尸网络检测算法或者需要先验知识,或者不能达到轻量实时处理,多数都不能满足大规模网络检测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利用僵尸网络昵称采用决策树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检测是否是僵尸网络.  相似文献   

8.
僵尸网络作为一种新型攻击方式,如今已成为互联网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威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僵尸网络逐渐从传统的基于IRC协议向基于HTTP协议转变。海量的HTTP数据流使得僵尸网络可以有效的隐藏自身,这给僵尸网络的检测和识别增加了难度。通过分析HTTP网络流量,获取僵尸网络流量特征,提出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僵尸网络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准确地从HTTP流量中检测僵尸网络。  相似文献   

9.
针对P2P僵尸网络的特点,将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P2P僵尸网络检测技术中.首先根据当前僵尸网络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P2P僵尸网络的生命周期和行为特征;然后对僵尸主机的状态划分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P2P僵尸网络进行数学建模,并提出一种P2P僵尸网络的检测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僵尸网络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伟宙  余顺争 《电信科学》2007,23(12):71-77
僵尸网络是指由黑客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入侵并控制的主机组成的网络.僵尸网络是各种恶意软件传播和控制的主要来源,检测僵尸网络对于网络安全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僵尸网络的结构,着重对僵尸网络的命令与控制信道进行了讨论,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主机信息的、基于流量监测的和基于对等网络的僵尸网络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僵尸网络活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尸网络已经成为网络攻击者首选的攻击平台,用以发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窃取敏感信息和发送垃圾邮件等,对公共互联网的正常运行和互联网用户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较大规模地发现和监测实际僵尸网络的活动行为并对其规律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是更为全面地监测僵尸网络和对其实施反制的必要前提。通过对所监测的1961个实际僵尸网络的活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从中给出了僵尸网络数量增长情况、控制服务器分布、僵尸网络规模、被控主机分布以及僵尸网络各种攻击行为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僵尸网络从传统恶意代码进化而来,随着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与移动互联网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移动僵尸网络已成为一种潜在的威胁。针对移动互联网,提出一种具有流量自适应性的移动僵尸网络云控机制,通过分析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在3G和Wi-Fi不同网络环境下采取不同的流量使用策略,使用自适应的调度算法执行僵尸指令。仿真实验证明,在确保僵尸网络命令有效执行的情况下,流量自适应调度算法可有效增强移动僵尸网络的隐蔽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僵尸网络(Botnet)是一种从传统恶意代码形态进化而来的新型攻击方式,为攻击者提供了隐匿、灵活且高效的一对多命令与控制信道(Command and Control channel, CC)机制,可以控制大量僵尸主机实现信息窃取、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和垃圾邮件发送等攻击目的。该文提出一种与僵尸网络结构和CC协议无关,不需要分析数据包的特征负载的僵尸网络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预过滤规则对捕获的流量进行过滤,去掉与僵尸网络无关的流量;其次对过滤后的流量属性进行统计;接着使用基于X-means聚类的两步聚类算法对CC信道的流量属性进行分析与聚类,从而达到对僵尸网络检测的目的。实验证明,该方法高效准确地把僵尸网络流量与其他正常网络流量区分,达到从实际网络中检测僵尸网络的要求,并且具有较低的误判率。  相似文献   

14.
僵尸网络的类型、危害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强的新型攻击手段,僵尸网络逐步成为互联网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僵尸网络不是一种单一的网络攻击行为,而是一种网络攻击的平台和其他传统网络攻击手段的综合。介绍了僵尸网络的分类及危害,提出了僵尸网络的应对方法与措施,并对僵尸网络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僵尸网络是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一类严重安全威胁。传统的被动监控方法需要经过证据积累、检测和反应的过程,只能在实际恶意活动发生之后发现僵尸网络的存在。提出了基于僵尸网络控制端通信协议指纹的分布式主动探测方法,通过逆向分析僵尸网络的控制端和被控端样本,提取僵尸网络通信协议,并从控制端回复信息中抽取通信协议交互指纹,最后基于通信协议指纹对网络上的主机进行主动探测。基于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ActiveSpear主动探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扫描所使用的IP动态变化,支持对多种通信协议的僵尸网络控制端的并行扫描。在实验环境中对系统的功能性验证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际环境中对系统扫描效率的评估说明系统能够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对网段的大规模扫描。  相似文献   

16.
Botnet is a distributed platform for illegal activities severely threaten the security of the Internet. Fortunately, although their complicated nature, bots leave some footprints during the C&C communication that have been utilized by security researchers to design detection mechanisms. Nevertheless, botnet designers are always trying to evade detection systems by leveraging the legitimate P2P protocol as C&C channel or even mimicking legitimate peer‐to‐peer (P2P) behavior. Consequently, detecting P2P botnet in the presence of normal P2P traffic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issues in network security. However, the resilience of P2P botnet detection systems in the presence of normal P2P traffic is not investigated in most proposed schemes. In this paper, we focused on the footprint as the most essential part of a detection system and presented a taxonomy of footprints utilized in behavioral P2P botnet detection systems. Then, the resilience of mentioned footprints is analyzed using three evaluation scenarios. Our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P2P botnet footprints are not resilient to the presence of legitimate P2P traffic and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to introduce more resilient footprints.  相似文献   

17.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 has wide application in botnet detection.However,with the changes of the forms and command and control mechanisms of botnets,selecting features manually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To solve this problem,a botnet detection system called BotCatcher based on deep learning was proposed.It automatically extracted features from time and space dimension,and established classifier through multiple neural network constructions.BotCatcher does not depend on any prior knowledge which about the protocol and the topology,and works without manually selecting featur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botnet detection and has ability to accurately identify botnet traffic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